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三問河南文旅的“詩和遠方”

來源:未知       作者:網絡       時間:2020-05-11 14:11

疫情防控期間,一部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迅速在海內外走紅,作為杜甫故里,鞏義走進世界觀眾視野。

但提到杜甫,更為人們熟知的還是成都杜甫草堂。數據顯示,成都杜甫草堂游客接待量長期居全國人文歷史類景區前列,是游客到成都的必打卡地。

有網友問:“杜甫生長在河南,最知名景點卻在別處,是不是該反思一下?”

這樣的疑問遠不止這一個。把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建設文化旅游強省,河南還有一些迫切問題需要思量和解決。

今日召開的全省文化旅游大會,無疑將為破解這些疑問提供寶貴契機。我們相信,開拓創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這些問號終將被一一拉直。

有數量為啥少“留量”?

夜幕降臨,街燈亮起,霓虹閃爍。人們換上旗袍、禮服,悠然漫步“民國街道”。突然人聲鼎沸、警笛鳴響,黃包車夫從身邊飛馳而過。當你還未回過神來,一場盛大歌舞綻放眼前……

這不是電影鏡頭,而是鄭州建業電影小鎮給你的真實體驗。在這里,三重時空、四幕好戲、八大場景讓游人“既是觀眾、也是演員,不僅看戲、更要入戲”,真正享受一場沉浸式穿越之旅。

盡管因疫情防控限流,“五一”假期,電影小鎮仍然接待游客5萬人次——群眾對高品質文旅項目的需求如此強烈。

沒有需求,供給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正是深入研究受眾需求和市場供需,鄭州建業電影小鎮在謀劃之初就提出“本土元素、電影感觸、人文情懷”的理念,設計好一部“高顏值、沉浸式、穿越感”的“大戲”,既一站式滿足“吃喝玩樂購游娛住”全方位需求,又將文化元素融進視、觸、聽、演交互體驗中,潤物細無聲。

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河南,從來不缺文化資源、人文底蘊和自然風光,更不缺深藏潛力的巨大旅游市場。僅今年“五一”假期,全省累計接待國內游客1692.11萬人次,全國排名第五。

既有資源又有市場,但這么多年過去,表現搶眼的仍是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清明上河園等傳統景區。這兩年,盡管出現了像建業電影小鎮、洛陽夜游龍門、新縣田鋪大塆創客小鎮等這樣既有“流量”又有“留量”的旅游項目,但與我省海量的文化旅游資源相比,還不足以支撐河南文旅高質量發展。

5月6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指出,要整合旅游資源,從需求側聚焦重點項目,運用現代表達手段,提升旅游項目內涵。

從需求側入手,深刻把握不斷變化的文旅需求,在產業結構、產品轉化、市場運作等宏觀層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觀念轉變開始,變“端菜”為“點菜”,讓實踐的檢驗、群眾的點贊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標準,不斷培育壯大文旅市場主體;

從滿足受眾需求出發,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文化從書本里走出來、活起來,讓沉浸于美好體驗中的游客走進來、留下來。

數量、流量、“留量”,河南文旅任重道遠。

有“好牌”為啥缺“招牌”?

5月5日,周口淮陽平糧臺城址成功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時隔兩日,我省考古界再次傳出重大新聞: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消息一出便迅速霸屏。

既有來自大自然饋贈的美麗山水風光“三山一岳”,又有讓人驕傲的歷史文化內涵,秀外慧中。河南文旅天生一手“好牌”,理應打造出與之相匹配、在全國乃至世界叫得響的“金字招牌”。

近年來,圍繞“老家河南”這一文化旅游品牌,我省推出了云臺山、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及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等一批文化旅游項目,但多年來唱主角的一直是這“老幾樣”。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出境游用戶出發省份TOP10排行榜中,河南位列第五,但在入境游熱門目的地省轄市TOP10排行榜中,我省沒有一座城市上榜,嚴重不平衡,凸顯了河南文旅品牌競爭力方面的突出問題。

比如,重名氣輕開發。原本在今年春季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是迪士尼公司繼動畫版《花木蘭》大獲成功后,對這一品牌的再次“深耕”。本是屬于我省的文化IP,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在別人手中發光發熱。

比如,重門票輕文創。門票收入依然是文化旅游收入的重頭戲,許多文物、非遺資源還沉睡在庫房、展廳里,既沒有開發成有品質的文化產品,又沒有打造出比較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比如,重開發輕管理。缺乏龍頭企業,低端供給過剩與中高端供給不足并存的現象屢見不鮮。亟須在營造發展環境、吸引文旅高端人才流入和扶持優惠政策等方面積極探索等。

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李立新說,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背景下,牢牢把握“中華源·老家河南”的定位,圍繞黃河游、古都游、功夫游、姓氏根親文化游等,制定一批品牌規劃、提煉一批文化符號、做強一批龍頭項目,讓“古”的“今”起來、“活”起來,全面提高文旅產業競爭力、產品供給力、品牌影響力,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人們期待,不斷把“好牌”拼成“金字招牌”,打造出更多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文旅產品,不斷提升“老家河南”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有“珍珠”為啥穿不成“鏈”?

著名的“將軍縣”新縣1612平方公里的紅色熱土,扼兩淮而控長江,襟荊楚而屏中原。曾經,怎么把游客留下來成了亟待攻破的難題。

發展全域旅游,就是最好的答案。黃毛尖看杜鵑,蘇河賞芍藥,大別山露營公園相約親子游,武占嶺體驗戶外運動項目……將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謀劃,建設紅色經典、綠色生態、古色鄉村三大片區,“九鎮十八灣”魅力彰顯。

從“單打獨斗”到“美美與共”,效果顯而易見:今年“五一”假期短短5天,新縣共接待游客73.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8.7%。

這只是河南全域旅游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著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河南提出通過全域謀劃、因地制宜、豐富要素,發展全域旅游。僅2017年,全省就有16個市縣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

但同樣面臨風口,并不是所有地方、所有人都能“飛起來”。受思想觀念、經濟基礎、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有的地方面臨產業基礎薄弱問題,有的地方面臨企業投資與政府政策存在目標差異問題,有的地方面臨資本與貧困人口雙重壓力,旅游發展參與難度大的問題。

“河南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一地珍珠,顆顆晶瑩剔透,但需要細心打磨,由點及面,穿珠成鏈,變一處美為處處美,為不同的客人打造不同的產品。”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說,從長遠看,“全域旅游”必將產生巨大的全局效應,但短期內少數景區的損失難以避免。這不僅考驗著地方的大局意識和犧牲精神,更考驗著有關部門的智慧與勇氣。

“穿珠成鏈”發展全域旅游,要走出大水漫灌、粗放增長,通過統一規劃、集約管理告別單一盈利模式,延長產業鏈,讓旅游拉動二次消費。景區門票降價已成大勢所趨,二次消費升級的自主改革迫在眉睫,焦作云臺山打造了全國第一個景區IP“云逗逗”,符合互聯網時代游客場景消費、情緒消費的深層次需求。

“穿珠成鏈”發展全域旅游,要避免遍地開花、大同小異,減少省內景點的重復競爭,徹底打破同質化怪圈。比如,欒川、嵩縣、西峽、淅川、魯山、盧氏等6個貧困縣成立了伏牛山全域旅游扶貧聯盟,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形成產業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帶動上下游多個產業發展。

其實,現在流行的智慧旅游,恰似一根無形的“線”,能改變景區碎片化、分散化發展狀態。目前全省已有400多個A級景區入駐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吃喝玩樂”全鏈條智能化鏈接,向著“一部手機在手,暢游河南無憂”邁進。

以自然資源為骨、以文化為魂,串聯起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格局,比如,看完許昌三國文化,再看洛陽大唐盛世,又看開封東京夢華,真正實現全盤共贏,讓游客念念不忘、走一城又一城。

樹立全空間、全要素觀念,把文旅融合發展與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結合起來,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與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這串“珍珠項鏈”,將璀璨奪目、經久不衰。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資源是可持續的資源。在文旅行業逐步復工復產、重新出發之際,我們探問“留量”、聚焦“招牌”、觸摸“項鏈”,目的便是砥礪河南文旅放眼未來,去攀登和收獲高質量發展更加絢麗多姿的“詩和遠方”。 

Copyright © 2008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