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政策引領、旅游需求多樣化的推動下,旅游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潛力,旅游人數一路攀升,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與難點。
數觀旅游
旅游人數旅企數量雙增長
從國內旅游市場來看,據文旅部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五一”、端午等節假日,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總消費均實現了顯著增長。一季度,國內出游人次14.19億,比上年同期增加2.03億,同比增長16.7%。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5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0%。
據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統計,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旅游業相關企業已累計超過400萬家,今年上半年新增近26萬家。上半年我國現代旅游服務相關企業數量增速約為9.5%,比全國企業增速高出近2個百分點。其中,旅行社及相關服務企業增速為12.6%;旅游交通服務企業增速為8.8%;旅游住宿服務企業增速為5.6%;旅游景區服務企業增速為8.3%;數字化旅游會展服務企業增速超過10%。
從出入境游市場來看,得益于國際航線及航班數量持續增加,境外旅游服務供應鏈及服務網絡加速重構,出境團隊游業務得以進一步恢復,加之中國免簽國范圍的不斷擴容,過境免簽政策的進一步推行以及簽證政策的全面優化,加之持續推出的支付便利化措施,海外游客赴華旅游的意愿也明顯提升,1月份至5月份,旅行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8.4%,成為服務貿易第一大領域。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達到2.87億人次,同比增長70.9%。
客源地與目的地分布
根據途牛旅游網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度旅游消費報告》顯示。
客源地: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用戶依然是旅游消費主力軍,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成都、深圳、鄭州、杭州、天津、武漢等地市民出游熱情位列“2024年上半年熱門客源地TOP”榜單前列。
目的地:國內熱門旅游目的地方面,上海、北京、三亞、廣州、西安、南京、成都、重慶、杭州、蘇州等傳統熱門城市對游客保持著強勁吸引力。
增長亮點則是三四五線城市及縣域旅游目的地,其中,開封、德陽、馬鞍山等地用戶的出游人次同比增長均超過了2倍,東營、海口、黃石、菏澤、宜賓、六安、舟山等地用戶的出游人次同比增幅也都在100%以上。
旅游上市公司業績分化
近期,上市旅企相繼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結果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據不完全統計,15家旅游企業中,有8家企業今年上半年預期歸母凈利潤錄得正數。
業績向好的企業:宋城演藝凈利潤拔得頭籌,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宋城演藝營業收入約11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約48.54%~68.80%;歸母凈利潤約4.8億元至6.2億元,同比增長約58.52%~104.75%。
凈利潤增速第二的就是長白山,同比增加63.27%到87.76%,利潤高增長原因系旅游人數增加,近年來冰雪旅游的升溫和度假旅游的興起也讓長白山淡旺季分明的界限如今正逐漸模糊,今年上半年長白山客流增幅顯著,淡季客流高速增長。據長白山管委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長白山主景區共接待游客74.5萬人次,同比增長99.5%。
得益于出入境旅游的火爆,主營業務包含旅行社的眾信旅游和嶺南控股表現不錯,其中眾信旅游由虧轉盈,預計盈利6500萬元至8000萬元;嶺南控股盈利同比增加,預計盈利3600萬元至4500萬元,ST凱撒雖然處于虧損之中,但是相比去年同期已逐步減虧。
業績虧損的企業:張家界、西安旅游、桂林旅游、西藏旅游、曲江文旅、云南旅游、大連圣亞凈利潤同比均有下滑。其中,曲江文旅、桂林旅游、西藏旅游同比由盈轉虧。
曲江文旅虧損源于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增加,桂林旅游虧損是受醫保減免政策取消等因素影響,使得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公司投資收益同比減少,加之6 月桂林旅游受洪水影響,形成部分固定資產損失,西藏旅游的虧損也是受人工成本增加所致,張家界的虧損主要還是被大庸古城拖累,業績預告顯示,本期大庸古城公司預計虧損6400萬元。
旅游市場的冷思考
旅游消費兩極分化情況愈發顯著,一個是經濟實惠的旅游產品暢銷,大家主打一個性價比,不愿意再為品牌溢價付費了,高端旅游項目同樣也備受青睞,一些提供私人訂制以及個性化的旅游項目,像私人島嶼度假、極地探險旅行不缺客源。
失業率上升、地產行業下行以及對未來預期不樂觀等因素對部分消費者的旅游預算造成壓力,限制其旅游消費能力,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所謂的“中產階級”,即大家講的中產坍塌,原本一些中產愿意高品質旅游產品買單,但現在源于資產縮減,旅游消費也被迫開始節流了。
其次,出入境游市場的復蘇雖然強勁,但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例如,出境游市場存在簽證繁瑣、安全隱憂、航空運力等問題,入境游也有支付不便以及景區預約難,景區、住宿企業服務入境游客的意識有限等問題。
總體來看,2024年旅游市場“冷熱并存”,既有困難也有機遇,這主要體現在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旅游市場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上,像一些酒店民宿苦等游客的同時,縣域旅游的崛起為旅企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旅游市場整體的好壞不能一言蔽之。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