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個新項目的招商團隊,不僅要有追著品牌三顧茅廬的誠意,兼備中英文的溝通技巧,還要有紅、白、黃三種酒精飲料的海量。招商,儼然已經成為一份比拼智慧和體力的苦逼活兒,甚至可以說招商是一件有損自尊和自信的活兒。
有不少朋友感嘆,現在招商的活兒太難干了。一個新項目的招商團隊,不僅要有追著品牌三顧茅廬的誠意,兼備中英文Presentation的溝通技巧,還要有紅、白、黃三種酒精飲料的海量。招商,儼然已經成為一份比拼智慧和體力的苦逼活兒,甚至可以說招商是一件有損自尊和自信的活兒。
最讓招商團隊困惑的是,一切能給的條件都給,但品牌依然沒有落戶的計劃,究竟是為什么?
一、品牌開店的根本目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對于商場而言,了解品牌的需求、品牌開店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解開困惑。
1、覆蓋新區域、招募新客人
對于品牌而言,通過兩個方法可以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一是招募、獲取新的客人,二是提升現有客戶群體的業績貢獻量,而開店,其實就是為了覆蓋更多的區域、招募更多的新顧客。
商場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品牌為何如此關注商場所在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性、停車位數量、所提議的樓層和位置,這幾個因素都與商場能吸引多少穩定的客流有密切的關系。
2、貢獻更多業績和利潤
投資一家店鋪與投資一個樣品展示間的最大區別,就是零售店鋪能夠將商品轉化為現金,因此品牌不斷開設新店,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業績和利潤。如果缺乏穩定的客流,那么業績和利潤就無法得到保證。
3、服務于品牌的長遠發展
市場上優秀的品牌,大多都有長遠的歷史,相比國內任何一個商業地產的家譜,品牌的歷史都來得更加久遠。優質的品牌公司在每一步的發展上,都對照是否符合基業長青的戰略方向,從而使得品牌公司的著眼更加長遠。
優質的品牌在開店的決策上,不僅看重財務回報,更加看重這個店鋪是否符合該品牌的長遠的發展方向,而不是為了獲得一個短暫的合同期和一個看似誘人的位置。
二、品牌的賬本
提到商場可以出的優惠條件,除了給出免租期、較低的租金和扣率之外,有些商場還給重點品牌提供裝修補貼、流動現金等,讓商場覺得無法理解的就是,為什么如此優惠的條件都給了,品牌看似已經是零風險了,品牌還是不來開店?我們來了解一下裝修補貼究竟占到一個品牌運營成本的多大比例。
接下來,我們就以某國際服裝品牌為例,來看看品牌公司內部的財務成本占比。
根據以上表格,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就算商場給予品牌公司100%的裝修補貼,也僅僅只解決了品牌開一家店所付出成本中12%,如果銷售不力,該品牌雖然節省了12%的成本,但產品積壓、人員流失等等損失綜合算起來,依然還是無法盈利。
國際品牌每平動輒3萬到5萬元的裝修費,在商場看來,工程量、裝修材料和道具質量可能會覺得并非物有所值,但優質品牌公司一般都請國外設計師設計,這也是產生高成本的原因之一。
這里不得不提一句,以往很多國際品牌在國內都是代理商在運營,少數代理商為了降低風險會提出高于實際的裝修費要求,把6000元報成一萬,或者把一萬元每平方米的裝修報成為兩萬,這也確實加深了品牌與商場間在此方面的誤解。
三、不理解,源于房東心態
眾所周知,國內絕大多數的商場,在經營模式上采取的是房東收租的模式,而不是自采自營的模式。因此,商場天然地有著一種房東心態,比如疑惑說我免費租給你,幫你裝修好,為什么你還不領情?這種疑惑的第二個心理暗示則是,開店以后如果品牌做不好業績,裝修費還是我商場出的,那么在合同期結束后,我換下一家就是了。
但其實,相比運營商場而言,運營一個品牌是件辛苦的事兒,需要考慮相當周全的事兒,店裝修好了,只是個殼子,里面需要配備適合這家店的貨品、有銷售技巧的員工、投入大量的培訓和管理,才能使得這個固定資產變成為每日流水過萬的聚寶盆。殼子的包裝確實是房東幫忙完成,內部則需要品牌公司自行填充,這些還都不是錢就能完全解決的,需要花心力、人力、物力,甚至還需要一點市場東風這樣的運氣,實在沒有商場想的那么容易。
如果店鋪的銷售業績不佳,品牌直接面臨的是貨品擠壓、人員動蕩等問題。這些問題一旦產生,往往形成惡性循環,界時再要來解決就難了,影響品牌的健康發展。
之前聽聞一則業內的感嘆,“要付出跟三流女明星吃飯的同等代價,才能約到奢侈品牌的高管”,這說明了目前國內零售行業巨大的供求落差,而這個供求落差則給了品牌方議價的話語權。
在此提醒各位忙于招商工作的朋友們,真正去探究一下品牌公司要求裝補的原因,了解品牌公司需要什么并且盡量去配合,那樣才是品牌與商場實現雙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