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電商“投奔”實體 零售商業風向漸變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6-02-25

  近幾年,電商發展得風風火火,網購風靡一時,市場上也曾出現諸多猜想,“電商取代實體商業,電商沖擊實體商業”等,一時間,實體商業的處境尷尬。然而今年,零售商業的風向突然大變,先后出現了阿里巴巴收購銀泰中心和蘇寧電器,京東入股永輝超市等,類似此類的收購還在繼續,同時,不少專注于網店的零售品牌也在積極開設實體店,實體商業的重要性再次引起了關注。

  第一太平戴維斯上海公司副董事長,中國商鋪及零售服務部主管朱兆榮先生近日在接受采訪中指出,網購是一種新興商業模式,相比于成熟的實體商業,它的發展必然更加迅猛,但問題也逐步顯現了出來。

  電商平臺、零售品牌紛紛“投奔”實體

  對實體店的依附:如果追求快捷,網購確實是不二之選。但若想貨比三家,卻非實體不可及。以往專注于經營網店的零售商也漸漸意識到了,高品質,個性化的產品很難在網上進行展示,必然會流失一部分消費力。

  初具規模,營業額有限:網上零售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有限,盡管近年來的營業額突飛猛進,但相比實體零售業,它的占比并不大。而且隨著網上零售的進一步成熟,其增速也將逐年放緩。

  (全國網購交易額增速:2015 43%;2016 33%;2017 25%;2018 17%, 來源:艾瑞咨詢,第一太平戴維斯)

  朱兆榮表示:“我認為零售商不可能放棄實體店,網店的營業額一般只占總營業額的5-15%,實體店仍然是重中之重,線上線下并行的商業發展模式才是成功之道。”

  的確,我們看到“蘋果”在積極地拓展實體門店,而美國著名網絡零售商“亞馬遜”也在近幾年開出不少實體門店。朱兆榮認為:“目前的實體商業正處于低谷,阿里巴巴在這個時候進行收購確實是把握了好時機,同時也是看好實體商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沖擊”不僅僅是“電商”

  都說電商沖擊了實體商業,但這并非是事實的全部,從數據上看,電商成長迅速但實體商業的營業額并沒有下滑,只是增速放緩,這與宏觀經濟的走勢有著更密切的關系,而大批項目陷入困境,這又與供應激增不無關聯。我們要探索的是如何突圍。

  成功的關鍵:在供應激增,同質化嚴重的時期,實體商業應更注重地理位置的選擇、體量和業態的布局、內部動線的規劃和運營管理的專業度上。

  失敗的原因:錯誤的定位,缺乏經驗的管理團隊和不謹慎的復制。

  朱兆榮認為:“交通便捷,人流量大的位置一定是首選,通常考慮在地鐵上蓋;體量上,我更傾向于7-8萬平方米,甚至在11-12萬平方米,只有大體量才能做到業態豐富;由于項目的體量大了,品牌多了,動線規劃和運營管理顯更為重要,好的布局和管理能給消費者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失敗的原因通常都起源于錯誤的定位,”朱兆榮坦言,“地理位置和體量的選擇都是初期定位的重點,如果定位出了問題,后期很難補救。同時,商業地產更注重持續有效的經營管理,沒有相關的管理經驗也是致命的。此外,成功的商業地產卻是經不起復制,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環境,對商業地產的需求是不同的,即便是復制,也應該針對不同的市場作出細節上的調整。”

  香港知名開發商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繼陸家嘴IFC成功之后,淮海中路的iAPM沒有去簡單的復制,在定位和運營模式完全不同,也做得非常成功。

  “體驗”不僅僅是“餐飲”

  為了與網上零售錯位發展,很多實體商業增加了體驗業態的比例,舉例來說,體驗業態包含了餐飲、親子、藝術、電影院、美容院、健身房等,但朱兆榮認為,我們應該用更開闊的視野去詮釋“體驗”。

  “體驗”就是為了帶給消費者更舒適、愉快的感覺,這并不僅僅局限于對某幾種業態的選擇上,而需要更多軟硬件的配合。”朱兆榮笑言,“這決不是一頓飯能解決的問題。只有項目的體量足夠大,業態足夠豐富,環境足夠新穎,活動足夠多,才能給消費者真正的‘體驗感’”

  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妨可以關注今年入市且運營的非常出眾的靜安晶品(核心地段)、虹橋南豐城(新興商圈)和紫荊廣場(社區商業),它們的定位截然不同,卻都主打贏了這副“體驗”牌。

  旅游商業:未來的“贏家”

  今年上海的商業地產表現層次不齊,從租金表現來看,陸家嘴和徐家匯的租金漲幅較大。這主要歸功于陸家嘴的IFC和徐家匯的港匯廣場。“明年,我認為看點應該在南京東路和新天地。”朱兆榮堅信,隨著迪斯尼的開業,上海旅游勝地的地位又將大幅提升,而南京東路和新天地正是海內外游客必經之地,人流量的激增將為這兩個區域加分不少,而且旅游商業非實體莫屬,電商是遙不可及的,無疑將成為未來最大的“贏家”。

  對于未來的走勢,朱兆榮更強調實體和電商的同步發展。“它們都是商業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起步較早,一個朝氣十足,未來更將攜手同行。

  以首次進入中國的國際零售商舉例,在前期規劃時就應該將這兩部分同步進行,做到優勢互補。在重點城市開設實體店打響品牌,同時利用網店來覆蓋全國,將盈利空間最大化,才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來源:互聯網(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