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轉型現在已經結束了。”2月28日,李寧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總裁李寧表示。
當天,李寧首家主打消費者互動體驗的品牌體驗店落戶上海大寧國際商業廣場,李寧親自到場揭幕。
自2012年起,整個體育用品行業陷入“庫存困境”,李寧公司繼而尋求轉型,從以往以批發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向零售轉變。“一個企業要改變是很難的,要否定自己去轉型不那么容易”,李寧稱全世界企業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過去幾年,李寧一直在尋找未來發展的一個商業模式,所謂的業績下滑都是主動調整的結果”。
轉型之路
過去五年對于李寧公司來說,有些不堪回首。其間,李寧公司業績出現連續三年虧損,是自2004年上市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境況,而這一切與2010年實施的品牌重塑不能說沒有關系。
2010年6月,時值成立20周年之際,李寧公司對外宣布更換品牌口號及Logo,試圖抓住年輕一代消費者,與國際品牌一較高下。
不過,后面發生的事情則證明這一改變既沒有抓住年輕人的心,卻同時受到了老一撥消費者的脫離。隨著2012年行業過度擴張造成渠道庫存問題凸現,整個體育品行業隨之走入寒冬。
為了解決困境,2012年7月,曾經主導品牌變革的李寧公司老臣張志勇讓位于TPG合伙人金珍君,后者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執行副主席,在當年年底就宣布實施大規模的一次性渠道復興計劃,涉及費用14億-18億元,以減少渠道庫存及緩解經銷商銷售壓力,造成當年業績出現19.79億元的巨額虧損。
不過被視為李寧公司救世主的金珍君卻在去年離開李寧。當時外界猜測“改革未能取得明顯成效,阻力較大”是導致金珍君離開的最重要原因。
在經歷的大手術后,李寧仍然在虧損中掙扎。2014年,李寧的虧損額比上年擴大到7.8億元。
如今,創始人李寧又走向幕前,并把“互聯網+”作為公司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徑,不久前聯手小米推出了定價為199元及399元的低價智能跑鞋。
在去年3月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李寧一改此前不看好電商銷售的觀點,明確表示公司目前電商業務占收入比約5%,期望未來兩至三年內能將電商業務的銷售占比從目前5%提高到25%至30%。
關鍵之道體育營銷總裁張慶表示,就消費者洞察來說,運動品牌的口號最終都是去激發潛能,李寧原來的口號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心態,這也是當初被廣泛傳播的重要原因。
至于互聯網+,張慶認為,這已經是消費者趨勢,作為品牌來說,順應潮流是必須的,但是最終的成果還是要看怎么做,畢竟和耐克等國際品牌相比,國內品牌的起步已晚。
最大互動體驗店探索轉型
2月28日,國產運動品牌“李寧”首家主打消費者互動體驗的品牌體驗店,落戶大寧國際商業廣場。李寧公司正在為轉型“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服務提供商,做出諸多嘗試。
作為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的全品類運動裝備李寧品牌體驗店鋪,“體驗”是新店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位于二層的李寧壹季iRun跑步俱樂部,設有體成份測試儀、力量訓練的彩色壺鈴、TRX訓練帶。一層跑步產品區設有專業的跑姿測試設備等。
此外,李寧品牌體驗店還是集綜合體能訓練、跑步課程培訓、運動康復治療、科學人體測試、特色約跑等服務為一體的互動平臺,為運動愛好者提供溝通交流空間,鼓勵更多的消費者享受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天,國產運動品牌“李寧”首家主打消費者互動體驗的品牌體驗店,落戶大寧國際商業廣場。李寧公司正在為轉型“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服務提供商,做出諸多嘗試。
作為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的全品類運動裝備李寧品牌體驗店鋪,“體驗”是新店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位于二層的李寧壹季iRun跑步俱樂部,設有體成份測試儀、力量訓練的彩色壺鈴、TRX訓練帶。一層跑步產品區設有專業的跑姿測試設備等。
此外,李寧品牌體驗店還是集綜合體能訓練、跑步課程培訓、運動康復治療、科學人體測試、特色約跑等服務為一體的互動平臺,為運動愛好者提供溝通交流空間,鼓勵更多的消費者享受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連續兩年出現虧損后,李寧公司今年1月6日發布業績預喜公告稱,2015年將實現扭虧。提高直營店鋪經營效率及盈利能力,加強與渠道合作伙伴的長期合作關系以及拓展電商業務,是扭虧的動力。
自金珍君離開后,李寧同時兼任李寧公司代理執行總裁。
李寧在2月28日稱,目前仍然在繼續尋找合適的人選,但這并不是緊急的事。他自認為自己對運動、生意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與人交流的方式,“李寧(公司)這一塊,我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