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大賣場發力社區商業 “七種武器”教你社區商業怎么玩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6-02-29

  核心提示:作為貼近“最后一公里”消費的商業形態,社區商業因其面積小、坪效高;開店成本低;選址靈活;消費者粘合度強等特性成為實體店轉型一大方向。那么,社區商業應該怎么玩?
  連家樂福、華潤萬家這些大賣場巨頭都開始發力社區商業了,你還在等什么?

  如果說2016年的實體店依然處于漫漫寒冬的話,那么社區商業的火熱發展或許成為這個冬季的一絲暖陽。作為貼近“最后一公里”消費的商業形態,社區商業因其面積小、坪效高;開店成本低;選址靈活;消費者粘合度強等特性成為實體店轉型一大方向。

  那么,社區商業應該怎么玩?《第三只眼看零售》特別整理了玩轉社區商業的“七種武器”供諸位參考,這或許目前社區商業最潮流、最有效、最前沿的玩法。

  1、生鮮

  之所以將生鮮放在第一位,這不僅因為生鮮品類是實體店對抗電商的最后一塊堡壘,更是社區商業的靈魂,該品類在提升客流、帶動銷售、提高門店利潤率以及增加消費者黏性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無論是生鮮傳奇、廚鮮生、正大優鮮等專門經營生鮮的小業態門店,還是像蘇果旗下的SGlife、新華都旗下的鄰聚生活超市等精品社區店,都把生鮮放到了戰略高地。

  濮陽綠城超市總經理田建忠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自從綠城超市加強生鮮經營,特別是生鮮產地直采和高端果蔬的引進以來,超市利潤空間提升很大,客流結構改善明顯,年輕消費者和高端消費者比例有所提升。

  2、餐飲

  將餐飲項目融入賣場是近年來社區商業發展的新趨勢。我們可將其視為主食廚房的升級版,有的企業將其歸類到生鮮品類,有的則是單獨作為一個品類進行管理。

  我們以蘇果超市去年新開的SGlife為例來分析:SGlife在賣場中央,最核心的位置引入臺灣美食、金陵小吃作為餐飲項目的主要部分,與烘焙、面點品類遙相呼應,并在賣場設立就餐區。SGlife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這一做法對提升客流起到了很好作用,并且在盈利方面也有良好表現。

  事實上,從美國全食超市、上海城市超市、全時便利以及華潤萬家V+超市的部分門店的實踐情況來看,餐飲項目無疑將成為社區商業未來競爭的一大利器。樂城超市總經理王衛在研究日本零售之后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生鮮熟食化,熟食堂食化,說的就是餐飲項目在社區商業中的應用。

  3、進口商品

  這兩年實體店的進口商品比例增速很快。多數企業的實踐表明,進口商品為門店競爭力提升做出巨大貢獻。對社區商業而言,進口商品也將成為其提升門店業績的一大法寶。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進口商品可謂魚龍混雜,要做好進口商品,我們不妨借鑒城市超市CEO崔軼雄總結的“六字真言”:

  1、身段

  進口商品一定要敢于高品質的商品賣高價,雖然面的經濟寒冬,品質不能降低。尤其是面對消費者口袋緊縮,不能迎合他們而放下身段,降低定位。

  2、舍得

  經營高端超市,不新鮮的食品一定要及時處理,要舍得丟掉。在核算成本的時候要把這部分損耗計算在內。

  3、主流

  經營進口商品,一定要賣國外主流的商品,確保要把好國外真正的好東西賣給消費者。目前進口商品魚龍混雜,一定要把好源頭,確保引進的是國外的主流商品。

  4、自有品牌

  在線下門店競爭同質化、線上以低價傾軋的行業環境下,社區商業如何捍衛自己的利潤空間不被蠶食?自有品牌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自有品牌的概念在國內早已被熟知,很多企業也做了相關的嘗試。

  但在筆者看來,一些大型連鎖將自有品牌發展成為針對供應商再次“剪羊毛”的工具,可以說走偏了。與之相反,一些中小零售商因為其實力有限,無法對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反而能夠將自有品牌開發回歸到商業本質,真正做到開發出好的商品,給消費者讓利。

  以河南金好來為例,金好來開發的一款自有品牌面包,500G的切片面包零售價僅3元錢,它的零售價比供應商的出廠價還便宜,并且能夠保持30%的利潤率。

  5、體驗升級

  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一年內,零售企業相繼升級改造自己的門店,一些商業設計公司、商用設備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崛起。可以預見的是,體驗升級將成為社區店吸引客流的一大利器。

  6、異業合作

  《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為,未來的社區店在“做專”的同時,還要“做廣”。所謂“做專”就是聚焦自身的定位、深耕商品、心無旁騖做好核心業務;而“做廣”就是通過異業合作的方式擴大服務范疇,更好地服務消費者。舉例來說,社區店與快遞、裁縫、洗衣、票務以及銀行業務的結合便是很好的異業合作方式。在未來,異業合作將更加廣泛、深化。

  7、全渠道落地

  盡管實體店經營電商并不被大多數業界人士所看好,但在互聯網背景下,實體店的全渠道嘗試卻是幾乎每家零售企業津津樂道的話題。從單純做電商到“全渠道”經營,概念變化背后更是零售企業家務實心態的體現,企業家并不是盲目投入電商平臺建設,而是借助已經成熟的電商平臺和各種解決方案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全渠道策略。

來自:第三只眼看零售 趙向陽(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