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追根溯源:是什么開啟了中國百貨業現代化?

來源:界面       作者:界面       時間:2016-05-30

百貨業二十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四大百貨公司,由于經營店鋪之大和生意影響之廣,名噪一時,被時人統稱為“中國四大百貨公司”。

四大百貨公司的創始人是同鄉,也是競爭對手,祖籍都是廣東中山人。早年,先施百貨創始人馬應彪、永安百貨創始人郭樂、郭泉和大新百貨創始人蔡昌分別在澳洲開設果欄,馬應彪的果欄叫永生、郭樂的果欄叫永安,而蔡昌的果欄叫泰生,后來三家還合辦了一家果欄叫生安泰果欄。在澳洲,永安果欄已經經營了花生、瓷器、大米白酒等近百貨種類,形成了百貨商店的形態。彼時,澳洲對華人征收高額所得稅和遺產稅,打壓華人商業活動,于是華商們紛紛將目光投入國內。

1900年,馬應彪在香港創辦了先施百貨,隨后又在廣州和上海建立了先施分部。先施百貨開張消息傳開后,郭樂兄弟也動了去香港開辦百貨公司的念頭。

1907年,郭樂在香港創辦了香港永安公司,涉及百貨業,兼營出國手續、投遞信件、匯兌外幣等等。1910年永安在現香山石岐設立銀業部,專門負責吸收僑匯,為永安公司及其集團的發展獲取了大量僑資支持。幾年后,郭樂又將經商目標轉向國內商業最發達的上海。

1912年春,蔡昌兄弟集資400萬港元在香港繁華的德輔道開設自己的公司,即大新百貨公司。在香港站穩了腳跟后,蔡昌于1916年在廣州惠愛中路設立大新分店。

1926年,在一次回國探親時,李敏周得上海先施公司任職的黃煥南的幫助,與同鄉劉錫基合作,在上海創辦新新百貨公司。

先施亮相上海灘

1917年10月20日清晨,整條南京路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往日里看慣了單門面單品類商號的上海市民發現,街上涌立起一座五層高的騎樓式建筑的先施百貨,這家百貨大樓寬敞,舒適,種類齊全。首先,進門是茶室,一樓日用百貨,二樓服裝、綢布,三樓珠寶首飾、鐘表等貴重商品,四樓大件家具、地毯、皮箱等,商場設立24個部門,各層用大樓梯互通;商場還用大玻璃櫥柜展示商品,生動的陳列減輕了顧客壓迫感,讓顧客更輕松自由的欣賞商品;四樓和五樓還開設有高級餐館和旅館,屋頂建有先施樂園,設有各種游樂設施,水族亭、萬花亭、彈子房及電影、戲劇、曲藝、說書等劇場,應有盡有。

先施之前,上海已有惠羅、福利、泰興、匯司等4家外國百貨公司,但這些百貨公司只具有購物的功能,且只服務外國人和少數高層次消費的華人,而能聚集百貨、茶室、餐館、旅館和游樂這樣綜合服務于一體的,兼顧高端消費群和普通消費群的百貨僅先施百貨一家。同時代的中國商號,大多數單開間門面,經營一類商品,三個伙計,兩個學徒,一個掌柜,而先施公司,則1萬余平方米經營面積,1萬余種商品,300余名員工。

先施百貨的成功,吸引了海外華商紛紛前來上海興辦大型環球百貨商場。南京路上又先后出現了永安、新新、大新等著名的大型百貨公司,形成了大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貨”。一場場不見硝煙的商戰開始了。

四大百貨,各顯其能

永安百貨,獨家商品占先機。新開業的永安百貨主打“統辦環球貨品發售,輸出中華諸生土產”經營方針,與先施環球百貨貌似相同,事實上各有區別。永安在美國、英國各設一個辦事處,同美英等國一些名牌廠商直接建立購銷關系,有些商品還特意去國外定制,比如英國毛織物、法國化妝品、美國電氣制品、瑞士鐘表等。上海富翁有一種趕時髦相互攀比的習氣,對于時尚新穎的物品,不管價錢怎樣貴,總會爭著購買。因此,當一些外國廠商和洋行來推銷新穎商品時,永安公司便與他們約定包銷,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獨家銷售。比如美國克寧牌奶粉,最初即由永安公司獨家經銷,當先施可以進貨時,有錢人已經買得差不多了,永安因此占了先機。直到今天,獨家商品依然是百貨商場的吸引顧客的重要武器。

新新百貨大樓的外形和內部布局,吸取先施和永安的優勢的同時,更比肩歐洲同業,被稱為中國最新型百貨公司。新新百貨財力弱于永安,遂調整了經營策略,銷售的國貨商品比例高于永安和先施,罐頭、酒、煙草、文具、化妝品、金物、南貨、西藥、手帕、襪子、服飾等人們最想購買的商品都設置在一層。這或許就是今天百貨底商開設超市吸引顧客的原始模型。同時,新新公司首創冷氣開放,炎炎夏日,商場里就像清涼世界。此外,還別出心裁地在6層商場里用玻璃隔出一間演播室,日夜不停地做廣告,并采取“猜謎得獎”的獨特經營方式。

大新百貨則先裝上了手扶自動電梯,這比香港百貨公司出現要早三十多年。當年,人們為了見識見識這新奇的手扶電梯,有事沒事就去逛逛,頓時大新百貨人頭攢動,甚至出現了眾人排隊乘電梯的景觀,甚至乘電梯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都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

四大百貨比拼硬件、商品的同時,還以絢爛的室外霓虹廣告、高頻率的報紙廣告刺激消費者。先施百貨和永安百貨還辦起月刊,月刊不僅對時新的消費品有相關“指南”,還配了專欄文章,講述消費時尚,成為推進“摩登”上海的主要力量。除了廣告營銷外,四大百貨還從推銷方面取巧,把一元售價的商品故意改為九角八分,以迎合顧客心理,或者采用較新款的花色品種搭配稍次的貨品,宣傳為買一送一等等。此外,它們還出高薪從競爭對手中聘請有經驗的員工。這些競爭手段,儼然與現在百貨業相同。

四大百貨公司,漸成為當時上海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哪怕沒有經濟實力,也可以去領領行情。他們扶老攜幼,去先施貨柜前看曼妙的女銷售員,去永安的天韻樓欣賞大戲,到大新購物場邊乘涼邊欣賞琳瑯滿目的商品,不知多少上海名伶從新新百貨的新新舞臺走紅,而從新新電臺里傳出來的“靡靡之音”,更是熏陶了一批又一批的上海小資。

30年代中期,南京路上百貨公司富麗堂皇的建筑及令人驚艷的櫥窗,作為現代城市的象征,也成為外地人對摩登上海的第一印象。1935年出版的《上海游覽指南》上提供了3天、7天、10天游上海的行程,無論哪一種行程,南京路上的百貨公司總是第一天的游覽重點,讓人任選一家公司,“以觀一斑”。四大百貨,開啟中國百貨現代化的鑰匙,帶動了中國百貨業和其他商業的振興。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