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前不久宜家的進駐開業,令桂瀾路商圈熱度再升級,媒體統計整條桂瀾路的商業面積接近百萬平方米,堪比4個天河商圈的體量。
本著吸引廣州南站匯聚創新資源的禪城“東大門”奇槎片區建設如火如荼,然而時代地產在奇槎的首個項目卻打出了桂瀾路商圈作為噱頭。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地緣更近,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在地產商看來,桂瀾路商圈比禪城商圈對購房者更具吸引力。
前不久宜家的進駐開業,令桂瀾路商圈熱度再升級,媒體統計整條桂瀾路的商業面積接近百萬平方米,堪比4個天河商圈的體量。
與老牌商圈祖廟相比,近兩年南海核心商圈匯集了更多的“過江龍”,外來資本先后進駐,且都是“明星大腕”級的商業綜合體。而禪城少有的明星級“過江龍”友誼商店卻短期鎩羽。無論在綜合體的數量還是體量上,南海似乎都已具備與禪城平起平坐的實力。南海憑借區位優勢,商業發展直指廣佛同城化,提出“東有天河北,西有千燈湖”的口號。而禪城最響亮的嶺南文化名片,在商業競爭中的作用則被認為未達預期。
按照禪桂中心區常住人口約200萬左右測算,截至今年底禪桂中心區的人均商業面積將達到1.3平方米,已經超過了人均1.2平方米的通用合理參考標準。也就是說,接下來禪桂商業綜合體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不過,有房地產業專家表示,應從禪桂一體化角度看待禪南兩區的商圈發展,兩區不同綜合體的進駐其實是一個相互填補空白的過程。
“奮斗”兩年 南海綜合體數量追平禪城
除了開業的宜家,9月底南海還將有另一商業綜合體中海寰宇城開張。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南海核心商圈大型商業綜合體數達到13家。其中,像萬達廣場、萬科廣場、佛羅倫薩小鎮、宜家這樣的“明星”都是這兩年進駐的。2014年上半年的統計顯示,以禪城區為中心十公里半徑范圍內的城市綜合體一共有42個,其中禪城區21個,南海區12個。到了2016年,禪桂中心區在營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還有26個,禪南兩區核心商圈綜合體數量已經基本相當。
在南海“明星”綜合體快速崛起的同時,禪城也有一批商業綜合體開業,包括鉑頓城、恒福國際、嶺南站NOVA等。不過,這些綜合體的影響力卻不及宜家、“兩萬”和佛羅倫薩強勁。媒體報道南海這些“明星”綜合體開業時都是一鋪難求,人氣爆棚,成為一段時間的網絡熱詞。禪城可與之匹敵的友誼商店僅短暫經營后就提前撤場。雖有傳聞友誼商店想再入禪城開折扣店,但是確切消息尚未可知。
記者走訪季華路商圈內的恒福國際發現,即便在周末其客流量依然不大,基本沒有出現過車位滿員的情況,主要客戶均為附近居民。除了湯臣這樣的品牌食肆生意不錯外,其他商鋪經營一般,其中一家主打低消費的“海洋餐廳”掛出裝修的牌子之后已經數月沒有動靜,一樓一家飲品店也已兩易其主,現在的經營者對生意依然不看好。媒體報道稱,建成已三年的恒福國際目前開業率僅六成左右。
處在大祖廟商圈范圍內的東方廣場明珠城一樓和二樓的客流也不算多,導購圖上標記“服飾搭配”的三樓全部空置,二樓部分商店也貼出了“店鋪裝讓”的字樣。“2013年,承載著許多大品牌的明珠百貨撤出之后,這里的客流就開始變少了。”明珠城二樓商戶黃小姐說。
不過,祖廟商圈核心區的嶺南站NOVA勢頭不錯。盡管仍處于試業期,但還是呈現出一番“新氣象”。體感游戲、主題展覽等新晉時尚元素十分醒目,雖然商場規模不大,但從設計到入駐品牌都體現著都市范兒。在嶺南站三樓經營J&M的王小姐說,“我曾經在凱德廣場賣同樣牌子的鞋子,價格在250元以上成交量就很低,在嶺南站只要款式合適,基本都能夠賣得出去。”他家的一款小白鞋剛剛以389元賣給了一位來自桂城的顧客。王小姐透露,從上個月26日開業至今,前來咨詢的顧客很多。消費人群集中25到45歲之間,有一定經濟實力。一位經營者告訴記者,嶺南站NOVA對入駐商家有一定的要求,沒有特色的經營項目是不能進入的。
以文促商 商家感覺還需“更大力”
嶺南天地一家經營創意飾品的小店,大約10平方米的面積,每月的鋪租加水電差不多1.4萬元,店主小云說:“盡管自己在廣州旺地已有店鋪,網店經營得也很不錯,但是嶺南天地這家店一定要守住,因為絕大多數客人都是來嶺南天地的游客,通過這間店了解到我的東西,再在網上購買,這間店鋪的價值不是賬面上可以計算的。”
與小云的飾品店類似,嶺南天地以及祖廟核心區的許多商家,基本都受益于祖廟這塊文化旅游的金子招牌。不過,離開祖廟步行不到20分鐘的東方廣場,受訪商家表示感覺不太出來文化旅游對他們的帶動作用。吉之島二樓一家知名女裝品牌店主宋小姐說:“消費的人群還是本地人為主,游客很少。東方廣場看起來離祖廟不遠,但是文化旅游這塊是割裂的,你看東方廣場哪有什么體現陶文化的景點?根本沒有嘛。”
禪城早于幾年前提出了“文化+商業”的“以文促商”的商圈發展理念,禪城的確是廣佛都市圈內以陶文化為代表的最典型的嶺南文化集聚地。不過,正如前述宋小姐所說,這些文化元素至今還沒突破“連片”的關卡。“祖廟—嶺南天地”片區整體打造得不錯,但是向西走到城門頭,就已經看不到嶺南文化的元素了。當初位于城門頭的友誼商店提前撤場時,也曾提到政府沒有兌現商圈打造的承諾。向北的東方廣場也是如此,不僅沒有文化元素,而且從祖廟到東方廣場之間,沿路依然存在連片的非常低端的小門面,難免不令游客止步折返。
東方廣場德勝樓一家火鍋店負責人希望“以文促商還要更大力點,早幾年嶺南天地還沒起來的時候,我們的生意都很好,現在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我左右的店都換了好幾撥了,鉆石城也難做,整個東方廣場都不好做,沒有整體的品牌和包裝不行”。
同樣,即便處在祖廟商圈核心地段的鉑頓城,其商家也希望政府能夠在以文促商方面做更多文章。鉑頓城一家日料店店長說:“目前感覺商場還是主要依靠自身的布置,推出的一些主題也不具有嶺南文化特點,仍是比較基本的。鉑頓城與嶺南天地雖然只隔一條馬路,但是感覺卻擋掉了不少人氣,希望以后能在地下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通道,連成一片。”
商家聲音
禪城商圈有啥短板?
A 交通“堵”客
“很多客人說過桂城比禪城好,其實主要還是路況差異,東方廣場附近經常塞車。盡管目前為止日子還過得去,但是由于交通問題,今年的客源和銷售情況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前來消費的客人起碼少了三成,銷售額減少百分之二十。”在東方廣場明珠城二樓租了一家48平方米的店鋪賣服飾的媚姐說。媚姐認為東方廣場附近部分路段封閉和限行是導致客流量減少的直接原因。
“相比起建新路和祖廟路,萬科和萬達周邊道路比較寬廣,城市交通規劃相對較好,車輛通行壓力較小。”嶺南站經營J&M的王小姐說。
與之相比,南海區的桂瀾路商圈擁有優越的地鐵網絡,沿線設有廣佛地鐵1號線金融高新區、千燈湖、崗、南桂路4個站點,未來地鐵6號線奇槎站也將位于桂瀾路上。合富輝煌佛山分公司市場研究部總監曹紹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便利的交通條件是商圈興旺的硬件基礎,大型綜合體的人流偏向年輕化,因此公共交通的支撐非常重要。
B 管理缺位
“東方廣場現在給人的整體感覺都不太好,這里不像桂城,桂城許多大商場由專門的物業公司統一管理,對商戶的限制比較多,在這里商戶基本可以為所欲為。”明珠城黃小姐說。
除此之外,在明珠城的商戶看來,設施維護滯后也是禪城商業體走向沒落的原因。“百花廣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百花廣場以前生意很好,但是一直以來都不注重更新,這違背了消費者尋求新鮮感的需求。要生存下去首先要學會進步,但破舊的墻體和陳陋的設施已經使得這個商業體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的確,隨著時代的變遷,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消費體驗,他們更青睞硬件設施齊全、品牌質量高的商業綜合體。媚姐直言:“新鮮感會給人帶來購買欲望,桂城商業體更新快,而禪城基本處于‘原地踏步’狀態。”她建議老商場重修以滿足消費者的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