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后,生鮮電商似乎進入一個瓶頸期,很多從業者反應發展不如預期。
營銷層面的大量補貼、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生鮮損耗的難以控制、采購過程中的暗箱操作等問題都在制約著生鮮電商的發展。
面對發展困境,不少生鮮電商都在嘗試突圍,涉足的方向有:B2B、O2O、區域特色電商、轉型服務商等。
區域特色市場仍有機會
相比于全國性生鮮電商的艱難發展,區域特色生鮮電商早已悄然布局。和從互聯網起家的全國性生鮮電商不同,不少區域特色生鮮電商是依托于當地大型水果批發商或者渠道商發展起來的。
香滿園就是這樣一家區域性生鮮電商。香滿園是重慶菜園壩水果市場于2011年打造的線上B2C生鮮電商,線下業務是其發展的根本。
有傳統業務的加持,香滿園有以下發展優勢:首先,線下市場解決了生鮮電商的貨源和庫存問題;其次,有長時間積累的傳統生鮮農產品專業人才,了解商品屬性;最后,母公司是重慶市物流領域的傳統國有企業,自建車隊,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
香滿園總經理楊廷松認為,目前生鮮電商還只能走區域化路線,攻占全國市場是一個噱頭,是一個渠道品牌的發展方向。但是要真正做好生鮮電商,在國內目前的狀況下,還是要以本地市場為主,當然可以向其他城市拓展分站,做好一個城市后、再做另一個城市。“生鮮電商在本地市場做好的基礎是將供應鏈搭建好,之后有了好的市場營銷基礎,可以再向其他城市拓展。”
調果師創始人余金華也指出,三線城市電商大有可為。“三線城市生鮮電商的本質是供應鏈服務。三線城市城區面積比較小,離本地會員近。三線城市的區域性生鮮電商承載了中轉站的功能,本地生鮮可以向外運輸,外地生鮮也可以通過其進入到本地市場。三線城市生鮮電商的核心是中心倉儲的處理,要有相對較好的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
專注于北京市場的果酷也是一家區域性生鮮電商。果酷創始人賈冉認為,不同地區的用戶購買習慣和口味都不相同,要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服務,所以區域性特色市場還蘊含著很大機遇。
“區域性生鮮電商肯定比全國性生鮮電商有優勢,在中國這么大的國家,全國性生鮮電商對于資金的需求量很大,人員的管理難度也很大。而且就生鮮行業來講,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做的好的商家,全國性電商很難打敗他們。”賈冉直言。
轉型服務商也許是條路?
本想自己嘗試生鮮電商的多點和調果師,最終都走向了服務商的角色:幫助生鮮傳統業態轉型升級。此前,多點董事長劉江峰表示:“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幫助線下商超升級,幫助整個線下零售鏈條升級。在經營品類上,多點堅持以生鮮類目為核心。”
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高頻消費的生鮮電商必然會爆發,但卻不是以通常人們認為的那種方法和形式。“生鮮電商中蘊含最大機遇是傳統生鮮批發商以及傳統生鮮零售商的轉型升級,即加快商務電子化的進程。而并非是互聯網企業深入到生鮮業務中去。”
生鮮項目調果師一路走來的坎坷經歷恰好是上述觀點的佐證。最初,調果師從開線下果汁店入手,同時帶動線上銷售;而之后由于規模化發展陷入瓶頸,40元一瓶的高端果汁也難以被更廣闊的群體所接受。然后調果師轉型做線上線下打通的O2O水果店,再后來,調果師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為傳統水果店、傳統批發商以及傳統上游水果品牌商提供供應鏈SAAS系統服務。
調果師聯合創始人余金華認為,2016年,生鮮B2C電商會批量死亡,因為這種模式有“生理性”缺陷。生鮮B2C的心臟是傳統生鮮行業的,必須是懂貨的,能夠做到貨品的高滿意度交付的,而軀體是互聯網的,交付的質量/價格根本不可能有優勢,只能持續虧損。
“生鮮供應鏈不是電商人干的,是傳統人干的。不同水果的倉儲需要匹配不同的溫區,每一個品類都需要有不同的處理手段。一句話概括讓傳統人來做吧。我覺得生鮮的未來是傳統的生鮮人加上互聯網,這才是出路所在。這一輪的機會是屬于傳統生鮮人的。”余金華直言。
B2B是條不歸路?
據了解,現在很多互聯網起家的生鮮電商,例如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等都希望嘗試生鮮B2B業務,為線下水果零售店供應貨品。
一位資深生鮮人士表示,互聯網公司輕易涉足生鮮B2B領域會是場災難。因為B2B生意看起來容易迅速提升規模、擴大銷量,但實際上將會虧損嚴重,難以盈利,是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去年生鮮B2C電商被擠死了一大批,2016年、2017年生鮮B2B電商估計又會被擠死一大批。關鍵原因是生鮮B2B根本不是一個互聯網的生意,而是傳統品牌商和一級批發商的生意。互聯網企業在經驗、資源、認知、積累等方面,和傳統B2B企業相比完全沒有競爭力。”
上述人士認為,互聯網企業做生鮮B2B多數不能盈利,他們缺乏成本管控能力,互聯網人根本不懂貨,根本控制不了損耗,控制不了成本。
“而互聯網人對于生鮮的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成本計算還十分幼稚。” 該人士算了一筆賬:現在生鮮電商中,物流加倉儲一般占整體價格的10%;人工成本占10%;用于市場推廣的用戶補貼占10%;貨物損耗占5%到10%。“而生鮮批發的毛利一共才多少?10~20%。這樣的情況能盈利?這就是互聯網人涉足生鮮電商的真實水平。”
B2C+O2O被看好
對于很多生鮮電商布局前置倉、或者聯合線下零售資源形成生鮮B2C+O2O的連鎖模式倒是被不少業內人士所看好。愛鮮蜂、本來生活的本來便利以及剛剛獲得投資的U掌柜等都屬于這個范疇。
建立前置倉和聯合線下零售資源的好處是由于分布式倉儲可以就近配送,大大降低了包裝和物流成本,同時也降低了損耗。
例如,U掌柜采取的“集中式+分布式”倉儲模式,除了中心倉以外,在上海還建了40多家前置倉。在生鮮精細化運營的過程中,不同品類的水果的保鮮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香蕉保質期非常短,所以需要前置倉發貨來保證品質。而有些品類的水果可以直接從集中倉發貨甚至直接產地發貨。
但是由于線下經營成本太高,所以布局前置倉、整合線下零售資源的生鮮O2O模式需要大筆的資金支撐。
雖然生鮮O2O模式可能是生鮮電商“上岸”的一條捷徑,但能否走通還是要看是否有資本的強力加持。同時生鮮電商必須學會對前置倉的精細化運營,或者提升線下門店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