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女性消費市場”在快速增長,“她經濟”已然成為線上線下商家追捧的大蛋糕。對購物中心來說,“如何獲得女性消費者青睞”是每次調整升級都離不開的話題。聚焦母嬰、美妝兩大女性消費重點類目,基于大數據,本文將與大家一起探討:2017年母嬰&美妝行業的消費新格局,為購物中心品牌調整提供新方向,掘金“她經濟”。
第一部分:母嬰篇
01 母嬰市場主要細分方向
嬰童專屬品類
新生代父母對嬰童個體意識更強,他們重視對下一代獨立生活環境的構建,在兒童專屬產品上消費增加,如兒童汽車座椅、兒童浴盆、兒童餐具、兒童坐便凳等,其增速超過兒童桌椅。
產品場景/功能拓展
由于科學護理及養育意識的提高,他們關注的生活場景更加廣泛,相應特定場景下母嬰功能性產品的市場需求顯著增加。
02 新型育兒觀驅動品類偏好變化:“積木”等益智玩具受歡迎
新生代父母格外看重寶寶的早期培養,愈加重視寶寶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
位列2015年嬰童玩具主要增長拉動型品類前三位的:積木、繪畫類用品、拼圖/配對/拆裝玩具,都是益智類玩具。
在這種強烈的功能訴求下,對嬰童益智玩具的偏好大幅增加,尤其是建構拼插類玩具受到家長的歡迎,而毛絨玩具和傳統玩具偏好度下降。
03 品牌競爭加劇,“小而美”品牌日漸受到歡迎
母嬰市場品牌間競爭加劇,各類目大都呈品牌集中度下降趨勢,尤其是以標品為主的嬰童食品和用品類目。
消費者不盲目崇拜品牌,消費個性化趨勢逐漸成主流,單靠“知名品牌”吸引消費者變得越來越難。以牛奶粉為例,頭部品牌近年來的強勢地位有所下降,而中間品牌以及小眾品牌市場占比持續提高。
04 品牌差異化戰略在現今母嬰市場尤為重要
不論是標品還是非標品,在競爭日趨加劇下都需要利用差異化品牌策略搶占細分市場。例如:
迎合消費者對產品升級的功能訴求,推出有機產品;
發現價格空白地帶,拓展中低端和超高端產品線;
精簡渠道,全力拓展線上市場等。
05 國內外品牌競爭格局加劇,市場地位此消彼長
奶粉市場
以奶粉為代表的標品市場傳統上以國際大牌為主,但近年隨著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回升,國產奶粉品牌市場占比有所增加。
鞋服市場
以國內品牌為主,但隨著眾多國際大牌進入中國市場,童鞋服國際品牌與國內品牌的差距在縮小。
玩具市場
仍以國際品牌為主。
06 進口消費日趨多元化:孕婦用品、嬰童玩具類進口產品存在較大機會
進口嬰童食品消費比例逐漸下降,而孕婦用品和嬰童玩具類進口市場存在較大機會。
隨著進口品消費習慣養成,消費者的進口母嬰購物品類會越來越豐富,實現全球購買。
第二部分:美妝篇
01 美妝護膚行業人群細分化,專業品牌受歡迎
隨著美妝消費升級和護膚觀念普及,美妝行業人群逐漸細分化。以男士護膚為例,近年涌現多個男士護膚專業品牌,以專業性占據細分市場龍頭地位。
02 彩妝產品為高增長品類,但基礎護膚品仍是主導品類
高增長品類
以彩妝產品,尤其是專業彩妝為主;覆蓋部分細分護膚市場(如手工皂、豐胸乳霜、男士護理)。以小份額產品為主。
主導品類
以基礎護膚品為主,彩妝品份額低于護膚品。 03 美妝品牌格局變換:歐美品牌用戶忠誠度高,日韓品牌成吸客新寵
國產品牌
留存用戶中三四級城市消費者占比偏高,經濟實力更強的一二級城市消費者容易流失。
歐美高端品牌
更容易沉淀顧客,用戶忠誠度相對較高;二三線品牌的顧客則更容易流失到其他品牌。
日韓品牌
近幾年成為消費者新寵,不僅拉新能力強大,還搶奪現有顧客。
韓流盛行
韓國品牌以明星代言、贊助韓劇等模式快速滲透新興的年輕消費者,引來購物狂潮。
積極創新
無論是彩妝還是護膚,韓國品牌的創新意識均走在前列,以各種噱頭打造爆款,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