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方面商業地產數量井噴式增長,商業地產所面臨的的競爭壓力極為激烈,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這些都推動著商業地產的轉型。通過對商業地產的市場觀察,飆馬商業地產機構認為,國內商業地產大抵沉陷如下幾種趨勢:
一、商業地產大數據化。
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和網絡零售市場均沉陷爆發式增長,電商的數據化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利用大數據平臺可以做什么
1、大數據指導運營。
商業地產大數據的挖掘,正在成為商業地產企業轉型的關鍵。大數據首先顛覆了實體商業了解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方式,飆馬商業地產顧問機構以前服務的案例基本通過問卷方式進行數據收集,無法真實跟蹤消費的消費行為,而通過智能設備收集消費數據和行為數據,可以更加準確地對接消費者的偏好,指導項目規劃和招商。
2、智能手機端導流。
智能手機的普及使人們的生活保持”在線”狀態,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體驗被延長,各大商場也在嘗試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向線下導客。目前自建O2O平臺存在著線上線下互搏、物流成本高企、支付端口搭建等問題,往往會陷入用利潤換用戶的困局之中。
二、商業地產輕資產化。
地產開發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金融在行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開發資金退出難,一直是制約我國商業地產發展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如果僅靠租金非常困難而且波動很大,并且需要高度的運營管理能力。在金融產品種類有限、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不放開的情況下,商業地產的資金來源只有經營型貸款和租金回收兩種途徑,回收期大多都在十幾年以上為解決資金難題,不少開發商和投資人開始了金融創新,包括輕資產、眾籌等各種”玩法”。王健林在”2015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表示,五年內萬達商業地產將去房地產化,轉型為一家商業投資服務公司,完全輕資產化。輕資產的資金來源既包括基金、保險等機構投資者等外部管道,還有萬達建立的內部融資管道。
三、商業地產重體驗化。
近年來百貨、專業賣場的關店潮預示著城市商業業態正在經歷互聯網洗禮。各業態商業品牌也在電商與實體商業相互融合中,調整著自己在城市間的布局與擴張路線。隨著中產階級、新富階層消費人群的快速增長,時尚而小眾的個性化輕奢品牌需求旺盛,市場份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與此同時,娛樂和兒童業態,正在發力擴張階段,也是目前新增商業項目中,主要聚集人氣的體驗型業態所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的商業主力。
趨勢不可違,以上種種趨勢是在消費者、市場、科技共同推動下的產物,商業地產項目需求未來的發展需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培育項目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