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圖書是700億,當當網賣了100多億,占30%左右。當當網是圖書電商的中流砥柱。近日,當當創始人兼CEO李國慶在某論壇發表題為《自我的批判》的演講,過去16年的電商經營,他認為更是“電傷”。李國慶感慨:第一個五年和淘寶競爭,第二個五年和亞馬遜競爭,第三個五年是京東。我那點財力都浪費在價格戰上了!
蜂投網小編就結合李國慶的演講內容和當當網的一些數據,對未來電商的五大格局做一個小展望和小預測。
一、網絡媒體競爭日趨多元化。
BAT三大巨頭、京東、亞馬遜也在使勁,另外,公眾號的興起帶來自媒體的興盛,號召力也不容小覷。如羅輯思維,一個媒體人一年推薦60多本書,也能賣1個億,還經常按原價賣。
二、垂直電商平臺迎來消費升級。
在過去的垂直平臺、垂直電商中,巨頭占主位。但可以肯定,垂直電商的確非常有潛力的。只不過在大而全的巨頭平臺下,既沒有社交化,也沒有專家導購化,壓力的確不小。但只要能挺過燒錢期低谷期,堅持下來,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相反,如果還沒站穩腳跟就發展擴張品類,是很危險的。
三、電商平臺去媒體化。
電商平臺目前已經被媒體化了。幾乎所有電商都開發了包時廣告,直通車按點擊付費;購物中心按平米收費也有。未來電商將不斷去媒體化,跟商家變成一種分享制、共贏制:商家賣得好,電商平臺倒扣流水就多;商家賣得不好,電商就沒有。一個點擊就賣商家20塊這樣的情況會逐漸杜絕。
四、大數據成為核心競爭力。
如今,大數據是很火的概念,如當當為代表的一些電商已經實現了出版社預售。利用大數據,等預售完了,出版社七天封裝,三天送到讀者手里。這樣可以有效較少商品積壓。
大數據在各行各業都有巨大潛力。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甚至有人放言:抓住了大數據,就抓住了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