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電子商務”這個詞很快就會被淘汰,“純電商時代將很快結束。從明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及電子商務,因為它只是一個擺渡的船”。
圖片來源互聯網
市場又一次走在了理論的前面——當一些“專家”還在憂心忡忡于實體門店受到電商沖擊的論調,聰明的實體門店已經打通線上,開始了華麗轉身。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實體門店正在以全新的商業模式將馬云所預言的“新零售”變成現實。
這個雙11,優衣庫天貓旗艦店迅速售罄,而消費者可以在優衣庫400多家各大門店24小時快速提貨。這一模式不僅方便了消費者,還將線上的流量導入線下,為優衣庫門店帶來了新的銷售機會。
類似的案例,在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期間比比皆是。消費升級大背景之下,雙11引燃“新零售”序幕,而全渠道打通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優質的購物體驗。“今年雙11在全渠道融合上往前更進一步——線上線上打通的店鋪超過100萬家,近10萬家門店實現全面數字化。”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說。
線下實體店和線上電商之間的傳統沖突,正在被線上線下融合帶來的巨大能量所取代。雙11前兩周,創維與阿里宣布深度戰略合作,打造中國家電行業新零售樣本。據介紹,傳統門店供應鏈管理中,一般每個月壓一次貨,壓貨數量可能多達千件,而周轉率一旦走低,又會出現高庫存風險;通過阿里的全渠道庫存共享資源,以及菜鳥物流的小批量柔性補貨方案,門店庫存可以保持在合理水位,即便是1件貨,也能實現快速補貨。
雙11凌晨1:01:25,遼寧本溪的杜先生付款在天貓購買了創維電視,當天早上10:00他就收貨并安裝完成。在線上線下融合共贏的新模式下,鄉鎮用戶的包裹也完全有希望當日送達!
一向給人高冷印象的奢侈品,如今也打通了線上線下。著名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高端美妝品牌法國嬌蘭,在一次1小時的天貓直播中,招募到5萬年輕新會員,唇膏銷售3600多支,總體銷售超過1萬支,超出日均銷售100%,而參與直播的5個城市專柜銷售增長超過200%。這樣的數據讓嬌蘭確信,線上的銷售正帶動線下的銷量。
在杭州的銀泰,北京的大悅城等多個購物中心,跳廣場舞的大媽們也關掉音樂,拿起手機,加入天貓雙11發起的“捉貓貓”搶紅包活動。“很多人認為中國零售業的寒冬已經到來,我們卻把互聯網當作是線下零售的一個新機會。”銀泰CEO陳曉東說。
11月6日,天貓全球首家全渠道智慧型門店在杭州湖濱銀泰in77的卡西歐試點落成。在這家門店的電子屏上,不同消費者看到的商品都有所不同。僅6平方米的線下店展示商品有限,對應到線上卻是無限的商品。阿里利用線上線下的大數據,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購物訴求,即時展示最適合的商品,從而促進業績銷售,提升運營效率。
線上線下打通的全渠道狂歡,不只屬于大品牌。在成都凱德金牛mall二期二樓,有一個營業面積1500平方米、主打慢生活的買手制品類集合店,有品、素向、樂燈、意樹、阿卡等40余家中小品牌入駐。線上引流的效果顯而易見,這些品牌雙11當天的銷售額,是910 開業那一天銷售額的近3倍。
不只是優衣庫,不只是創維。當消費者在一些品牌的天貓旗艦店購物時,可以通過阿里提供的奇門系統,實現貨品的對接,從而實現最近門店配送,最快兩小時送貨上門。此外,通過“數據銀行”將線上線下會員信息融合,還可以實現基于大數據、基于全渠道的消費者運營。
雙11這一天,新華社刊發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今天是‘雙11’,在今天召開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政策吹風會,我覺得具有特殊的意義。”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說。
這份意見特地提出,要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包括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向實體零售企業有條件地開放數據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經營決策水平。實際上,不少品牌已經和阿里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
實體門店擁抱現實走向未來的創新之舉,成為了一個全新雙11的活力來源之一。如果說往年雙11的基礎形態是“電子+商務”的話,今年的雙11已經沒有人在意其交易形態到底為何——新零售的形態開始在今年落地,那就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緊密契合,線下的企業走到線上,線上的企業深入線下,進而結合現代的物流,從而打造出一個無處不在的商業體——全渠道融合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百萬門店打通線上線下,近10萬家門店實現電子化,包括蘇寧、銀泰、優衣庫在內的眾多線下商家同時參與狂歡;而大數據作為底層服務,為商家和消費者構建高度個性化的消費場景。
這是中國商業史上或將被反復提及的一幕,亦再一次驗證馬云此前的說法,“電子商務”這個詞很快就會被淘汰,“純電商時代將很快結束。從明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及電子商務,因為它只是一個擺渡的船”。
來自:互聯網 文/江南子(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