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余溫尚未散去,大量的包裹還堆積在物流倉里。從2009年到2016年,天貓“雙11”狂歡盛會已經走過了七年之癢。緊接著,屢受電商打擊、市場冷落的實體商業真真切切地打了個寒顫,然后開始更多的冷思考。
實體商業不景氣 “雙11”是罪魁禍首?
電商一直被作為打壓實體商業的“禍根”而存在于大眾乃至業內的討論聲中,但實體商業不景氣,商業地產遭遇“寒冬”,電商所起到的作用或許遠沒有那么重大。
一方面百貨行業出現的關店潮,單是成都市場就有天虹、尙泰、摩爾、華聯等先后撤離或閉店;另一方面,以超市、大賣場為首的主力業態似乎也紛紛陷入業績下滑的困境,開始放慢拓店步伐。
在經過八年“雙11”狂歡之后,消費者對電商的態度開始回歸“理性”,刺激這份“理性”出現的元素至少有三點:一是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逐步實現,電商的價格優勢開始被削弱;二是假貨的橫行,讓消費者質疑電商流程的規范性,并開始期待線上線下的更多結合;三則不排除八年的“雙11”已經讓很多消費者開始感到“疲勞”。
2016年上半年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累計下降,行業前景不容樂觀。實體零售的變革如箭在弦,但是架弓放箭的,很可能并非電商?
業態創新與跨界融合能否為實體商業殺出一條血路?
作為時下最主流的一種商業地產模式,同時也是實體商業的一個重要側面,購物中心正面臨著在運營上的差異化選擇。在思考差異化的時候,業態創新、跨界融合被頻繁地擺上臺面。加之個性化消費時代來臨,跨界、混搭、體驗正在成為商業地產轉型創新的關鍵詞和新賣點。
“雙11”大促歡喜落幕,一如既往的全民剁手狂歡,并繼續刷新多項紀錄。逐年攀高的銷售額讓商業從業者看到了市場的活力與潛力。然而,在第八個年頭,無論電商企業還是賣家商戶、物流企業都已不可避免地進入到新的零售生態圈。
過去,電商和實體店總是以生死搏殺的場景出現,充滿線上線下的戰爭炮火;如今,電商變身無界零售,新零售不再過分強調線上線下,全渠道成為趨勢。
那么,未來的實體商業如何協同電商,構建全新的城市商業格局?即將于2016年12月16日舉行的以“新商業·新模式·新未來”為主題的“2016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年會”,會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探討與分析實體商業如何求新求變。
2015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年會資料圖
2016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如何破局創新?
2016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由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聯盟發起,博眾房地產管理研究院、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贏商網、第一財經日報、華西都市報、西部商報、搜狐焦點網主辦,云南信息報、新消息報、房觀察協辦。
2015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年會資料圖
據了解,本次年會設有三場主題演講,分別是“當前經濟形勢下的房地產發展”、“跨界無界”和“重新定位城市商業發展新格局”三大主題。而在隨后的“巔峰對話”環節,主辦方則設置了“實體商業不景氣,商業地產陷入‘寒冬’?”與“業態創新與跨界融合,購物中心運營差異化的選擇?”兩個議題,并將邀請多位業內精英人士在現場展開深入討論。
另外,年會當天,商業地產年度價值榜也將在頒獎盛典隆重揭曉,堪稱史上西部最豪華的商業地產“奧斯卡”。活動將邀請行業專家、業界精英聯合組成評審團,通過對組委會推薦的人物、企業、項目逐一核定,力求公平、公正、公開,全面詮釋記錄西部商業地產近年來的發展歷程。
2015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年會資料圖
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年會于2006年由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在成都發起,至今已經走到第十個年頭。2013年隨著西部商業地產聯盟的組建,論壇開始走出四川進入陜西、云南、甘肅,其規模已由成都擴散到整個大西部地區,全面輻射重慶、甘肅、云南、陜西、寧夏、內蒙古、青海、貴州等省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