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提出5大類16項具體措施推動實體零售商轉型升級,希望能釋放企業發展活力。其中,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經營機制與簡政放權、促進公平競爭以及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等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南都記者本周走訪本地多家零售企業,眾多零售高管表示《意見》出臺對于整個行業是實質利好,同時希望一些政策層面的細則、具體的操作措施能在深圳落地,給企業經營信心的同時也給深圳市民帶來各種實惠。
企業高度關注
“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在《意見》中,“促進跨界融合”指示里關于“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的表述引起業內高度關注。指示稱:建立適應融合發展的標準規范、競爭規則,引導實體零售企業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勵線上線下優勢企業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購重組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建立社會化、市場化的數據應用機制,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向實體零售企業有條件地開放數據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經營決策水平。
有深圳商業高管認為,線上線下融合是深圳乃至全國零售的一大趨勢,實體零售渠道價值可能會被商家重新挖掘和修正。因為零售線上線下融合涉及上下游多個領域,包括供應鏈、物流、服務、客流、大數據、智能化、資本運營等多個方面。這次國家層面上出來相關的指導政策,會加速這些領域的交會和融合。
該深圳商業高管介紹,例如將中國總部設在深圳的沃爾瑪最近戰略投資新達達就是非常好的案例,它們聯手打造生鮮商超O 2O的模式如今也受到了眾多實體零售的注意;近期在業界也傳出,由于國務院發文支持實體零售,讓很多大型電商企業開始布局線下實體店,來享受相關政策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這其實也是政府通過有形之手來讓社會資源進行合理調配的重要方式。
深圳零售企業已開始發力進行融合
深圳零售企業在創新和轉型上一直是走在全國的前列。在《意見》還沒出臺前,其實包括沃爾瑪、華潤萬家、百佳、天虹商場等都已經在自身的升級改造以及融合創新上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
百佳超市上周將深圳東海城市廣場店以及華僑城波托菲諾門店進行了升級改造,以旗下優質精品超市T A ST E業態來應對市場激烈的競爭。
百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今深圳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他們要求超市要提供更多的鄰里服務項目,因此企業在充分了解顧客需求之后,推出珠三角門店升級計劃,希望為更多社區居民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從而提升廣大消費者的生活質量和品位。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升級后的門店在場景化和體驗性上面作了很多改變。例如門店在中間位置特別開設了創意廚房,請來知名美食大廚到店與顧客分享優選美食與烹飪之道,非常受師奶們的歡迎。
至于在線上方面,百佳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后推出了手機版會員卡,它能方便顧客隨時查看優惠活動、新品推廣及積分等信息,同時在購物時可以享受會員特惠、用預存卡金直接支付等,免除了長時間排隊等埋單的痛苦。線下的體驗和線上的快捷,讓這個傳統港資超市重新煥發了活力,據說T A ST E業態不僅受到凱德集團的青睞并引入到深圳來福士廣場中來,而且將會成為企業明年在珠三角發力的領域,值得業內關注。
記者觀察
打造“新零售”需企業自我革新
這次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的確是給零售業界帶來很大的鼓舞,不少已經走上線上線下融合道路的企業則希望通過利好政策,能刺激實體零售進行創新、轉型,重塑輝煌。在走訪當中,深圳一些老字號,如天虹、茂業、海雅、歲寶、太陽百貨,還包括今年倒下的新一佳,其管理人員無不表達出這樣的意愿。
可是,打造“新零售”并不是一句口號,它需要根據經濟形勢、商圈氛圍、顧客需求等作出相應的調整,甚至有可能是自我革新。一個值得關注的例子就是茂業百貨,這個以促銷打折為主要營銷手段的企業這幾年業績下滑得非常快。今年南山茂業舉行的“吾鄰大惠”,有供應商投訴門店為了完成業績指標,壓榨他們的盈利空間,“被支持”之后部分商家有撤場的打算;而這幾年,無論是華強北茂業還是南山茂業,有消費者投訴在促銷期間,茂業百貨門店里有不少商品是先提價后再進行促銷,“虛假營銷”欺騙顧客等投訴經常見諸網絡。這種還停留在10年前“吃老本”的營銷模式所帶來的后果就是不斷喪失顧客的關注度和信任感。
在記者看來,如果一家企業沒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行動,嫁接再多的“新零售”幌子都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是實體銷售還是線上拓展,本質都是手段和渠道,關鍵是自我改造和升級之后能否真正滿足顧客和市場的需求。從目前來看,能活下去并且得到長足發展的都是內功深厚、服務細致、勇于迎難而上的企業。
(來源:南方都市報)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