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運營模式、發揮區位優勢、聚集特色產業……近來西安市“特色小鎮”憑借創新優勢不斷破殼而出,逐漸成為“產城融合”新亮點和轉型升級“新支點”。專家建議,“特色小鎮”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要避免“躍進式”發展,穩步推進還需注重“形神兼備”。
“特色小鎮”批量“破殼”
浪漫典雅的歐式建筑、環境優美的拍攝場地、“一站式”的婚慶體驗……在位于西安世博園、總占地近50畝的世園羅曼小鎮近日浪漫啟幕。這一圍繞婚慶行業打造的“特色小鎮”借力西安浐灞生態區的區位優勢,不但成功吸引諸多知名婚紗攝影企業入駐,還同時形成包括婚慶創作、婚宴服務、婚慶培訓等項目矩陣,產業鏈條拉長、聚集效應凸顯、品牌影響力遠播。
不少入駐小鎮的企業表示,這要得益于西安浐灞生態區的“顏值優勢”。作為國家級生態區,近年來西安浐灞生態區秉持“生態先行、生態求真、生態留白”理念,先后建成開放西安世博園、浐灞國家濕地公園、桃花潭公園等五大生態惠民公園。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門軒說:“延長的 綠色風景線 在進一步凸顯浐灞生態特色的同時,還將 景觀顏值 轉換為 經濟價值 ,并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籌碼。”
“小鎮不但環境雅致,配套齊全,還成立了基金協會,有助于同行交流,分散風險。”在西安浐灞生態區灞柳基金小鎮,首批入駐的方元磐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媛媛表示,瀕浐河、臨灞水,再加上“特色小鎮”的“一站式服務”,企業獲得感大增。
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說:“事實證明,風景也是生產力,生態最終會反哺產業,生態優勢現在已成為我們園區的特色優勢。”
在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正在打造的“航空小鎮”模樣也逐步清晰。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主任賀鍵表示,以客運人流和貨運物流為支撐的“臨空經濟”將和“航空小鎮”形成“鏈式反應”,有助于實現產業發展從資源要素驅動向創新發展驅動轉變。
此外西安長安區大學城的科技小鎮、西安國際港務區的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西安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的茯茶小鎮……越來越多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的“特色小鎮”加速破殼,正逐漸成為西安“產城融合”新亮點和轉型升級“新支點”。
發展“轉型密碼”待解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但長久以來,模式“同質化”、內容“雷同化”等因素一度致使“小鎮無特色”“發展缺動力”,制約西安經濟轉型發展。
“據我觀察,西安及其周邊不少 特色鎮 都主打陜派小吃和一日游,板塊特色、產業特色和生態特色區別不大, 千鎮一面 現象普遍。盡管 農家樂 式發展短期效益明顯,但從長期來看,產業鏈條短,規模效應弱,經濟帶動作用不強。”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楊東朗認為,政府規劃缺乏考量、政策導向不夠明確、參與者創新性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疊加致使西安不少“特色鎮”發展后勁不足。
2015年以來,以浙江杭州夢想小鎮、云棲小鎮為代表的一批創新性強的“特色小鎮”受到矚目。與常見的“特色鎮”不同,這些新興的“特色小鎮”“非鎮非區”,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色和社區功能的產業創新發展空間平臺,這些資金來源活、建設主體活、政策導向活的“新景觀”正逐漸魅力大增。
楊東朗認為,西安通過培育“特色小鎮”,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將有助于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產業、小載體大創新”,并由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專家組組長石英認為,“特色小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一種創新表現。一方面,這種創制淡化了行政區域色彩,不是政府包辦、行政主導,而是政府引導、市場機制、企業主體,靈活性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機構集中、專業性強化、集聚式發展有利于形成規模效應、競爭效應,產業功能和后續帶動性更強烈。
“形神兼備”才能行穩致遠
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翁建榮日前在西安交流時指出,“特色小鎮”建設不是簡單的變“路邊地攤”為“農貿市場”,而是要打破“城墻思維”精耕細作,找準區位優勢、挖掘產業優勢、做強創新優勢,警惕在建設過程中重“量”不重“質”,重“形”不重“神”。
首先,“特色小鎮”需注重“形神兼備”。翁建榮認為,陜西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山水風光、風俗人情、土特產品、鎮街小巷、獨特經濟、個性產業、人文歷史等皆可成為建設“特色小鎮”的重要資源。
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區別于傳統的“產業園區”和“特色鎮”,要從“低小散”升級為“高精尖”;要從“臟亂差”脫胎為“綠凈美”;要從“大車間”轉型為“新車間”。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地方內涵和區域特色,摒棄“千鎮一面”,同時注重延伸發展。
其次,“特色小鎮”建設不應成為政績工程的派頭、房地產開發商喬裝打扮、制造新庫存的蓋頭,更不能成為傳統產業轉型的噱頭和花招。相關專家指出,不少新興項目容易陷入“躍進式”建設的怪圈,隨后又出現“運動式”治理的怪相。對此,西安市相關部門應盡快解讀政策,建立標準,“嚴進嚴審嚴批”,一方面重新整合和規劃既有小鎮,實現差異化發展;另一方面,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屬地資源進行試點建設,總結經驗,探索可行性方案。
再次,政府要做好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西安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相關工作人員建議,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在人才引進、住房配套、區域交通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同時能夠降低行業稅費,給予企業發展幫扶,促進小鎮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