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既認房也認貸的限購、限貸措施,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能看到房地產市場哪些新的趨勢呢?
第一,成交量在下滑。熱點城市的需求短期內受調控的政策抑制,重點城市每周成交量的走勢開始呈現有一定的回落。無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它成交的每一套的套均面積有所減少,改善型需求受到抑制。二胎政策的放開使得三代同屋的現象可能會逐步的增多,多居室、二套房的需求在增加,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改善型需求的占比在上升。
第二,土地供應受限,熱點城市供需缺口加大。重點城市房價上漲,但是它的土地供應的缺口非常大,如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的土地供應,在2016年明顯偏低。土地市場的需求不減。土地供應的結構里面,商品住宅供應量的比重在降低。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非常重要的趨勢。
第三,房價走勢平穩,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雖受調控抑制,但不容忽視。土地供應的缺口持續存在,新房供應跟不上,使得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已經或者正在進入一個存量房的時代,所以二手房成為滿足熱點城市需求的主力,這也是非常顯著的一個趨勢。
第四,二手房流通成本加大。提高存量房的流通是解決局部市場供不應求、支持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第五,租賃市場進入發展快車道。在非常長的時期內,年輕人在一線城市仍將以租賃為主,怎么讓未來的年輕人在城市里創業的時候,給他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住下來,發展租賃市場,是難以回避的方向;保護租戶的利益,進行政策的引導,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的機構,適當地加強準入資質的監管,是不可回避的新課題。
第六,信貸環境收緊,房地產開啟去杠桿。去年去產能、去庫存方面有明顯的進展,但是在去杠桿方面進展不大。房企的融資渠道收緊,個人的購房貸款收縮,導致購房杠桿出現回落。
第七,開發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從統計數據看,房地產的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開始出現一定的回落。
第八,開發企業集中度提高。在市場下行的周期里面,開發商的集中度往往是提高的,大企業在調整期反而成長得比較快,這也將加劇房企整合、并購和洗牌。
第九,環一線城市圈效應進一步顯現。作為中國城鎮化主要發展的載體,特大城市的產業人口的外遷,以及隨之而來的購房需求的外溢,使城市圈效應進入到新的階段。需求和資金的聯動性增強帶動城市圈房價聯動性增強。
第十,短期內房地產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較低,但是要關注局部風險。未來的城鎮化還有空間,怎么圍繞城市群來進行統一的部署和規劃,將是未來非常明顯的一個新趨勢,也就是說以圍繞中心城市的環一線城市都市圈的城市群建設,將成為中國新階段城鎮化發展的一個主要載體和動力。
(聯商網&搜鋪網整理自2017觀點年度論壇 作者: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巴曙松)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