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探索路徑下的國美電器機遇與挑戰并存。
昨日(3月27日),港股上市公司國美電器發布財報顯示,2016年集團實現營收766.95億元,同比增長18.73%,但同時受門店改造等因素影響,去年集團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國美電器方面表示,經過去年的投入和建設,集團未來有希望產生更高的流量增速,并隨著流量轉化實現更高的業績增長。
電商業務成為國美電器過去一年交易增長的重要驅動。財報顯示,2016年國美電器實現線上線下交易總額同比增長31.05%,其中線上電商的交易總額增長110.09%。集團實際實現銷售收入766.95億元,較上年同期645.85億元同比增長18.73%,線上電商自營業務銷售收入約106.97億元,同比增長58.85%。相較而言,線下門店的銷售收入同比減少約9.42%。
公開資料顯示,2012-2015年,國美電器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9.98%、17.83%、7.02%、7.02%,去年的營收增速達到近五年來的新高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和交易總額快速增長的同時,國美也面臨著轉型帶來的陣痛。財報顯示,由于一級市場的門店轉型以及電商業務持續高速增長,國美電器去年的綜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7.81%減少1.72個百分點至16.09%;經營費用率由上年同期的15.7%增加至15.88%。去年國美電器實現凈利3.25億元,同比減少73.1%。
針對綜合毛利率下滑原因,國美方面稱,國美電器正處于戰略轉型的實施和投入期,“全渠道、新場景、強鏈接”的戰略正在加速推進中,去年全年,國美電器改造門店數量超過500家,改造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其中,超過半數以上的門店位于一級市場,改造期間,對經營銷售,帶來一定影響,而隨著改造完成,去年下半年的集團業績已經有了明顯提升。
不可否認的是,在消費結構升級及零售新常態的背景下,國美積極打通商品、會員、服務環節,多渠道全域營銷。未來“新零售”增長是“存量業務+新場景導入新業務+后服務市場新業務”,國美將由“電器零售商”向“產品+家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
在消費結構升級及零售新常態的背景下,新零售已成為大勢所趨,國美積極打通“商品”、“會員”、“服務”,為用戶提供7*24小時購物場景,驅動“多屏幕”、“多平臺”、“多渠道”的全域營銷,形成國美新零售生態圈。未來“新零售”增長是“存量業務+新場景導入新業務+后服務市場新業務”,國美將由“電器零售商”向“產品+家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國美還將由電器零售賣場向“產品+娛樂休閑”體驗式賣場轉變。
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表示:“國美的"新零售"戰略轉型將依托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門店的新場景建設、線上線下的融合,再通過大數據科技驅動門店和用戶的精細化運營,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加服務生態圈。”
鏈接
推進金融領域布局 國美布局第三方支付牌照
3月20日,有消息稱,國美將以5億元的價格收購銀盈通支付有限公司70%股權。若屬實,意味著國美將正式獲得布局互聯網支付業務的資質。對此消息,國美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方便評論。
“沒有支付牌照,其用戶數據積累和挖掘必然大打折扣,將從根本上失去參與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巨頭競爭的資格,收購支付牌照成為實業巨頭全面布局互聯網金融業務邁不過去的一道坎。”蘇寧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國美就悄然布局金融領域,內部人也自稱“低調無比”。國美很注重保護品牌,已注冊了“國美金融”“國美銀行”“瑞金銀行”等域名。截至目前,國美金融板塊所持牌照已包括小貸、融資租賃、保理、基金代銷、保險經紀等金融牌照。
梳理發現,國美的金控板塊主要由黃光裕妹妹、前國美控股總裁黃秀虹掌舵。多個金融板塊運營實體的法人代表或者實際控制人都由黃秀虹擔任。
在黃秀虹看來,國美的金字招牌是金融業務最有力的背書,同時又具備做金融的能力和資源,資源再整合是創新的基礎和成功的條件。國美控股集團CEO杜鵑曾經說過,國美做金融有三大優勢:掌握著用戶的真實交易場景、擁有全渠道的用戶覆蓋、賬戶產業鏈上下游的海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