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不斷出現的新零售業態,引發全社會的關注。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7年以來,相關行業景氣指數、銷售額、客流量等核心指標全面回升,線上線下融合已成趨勢,實體零售五年來首次回暖,社會零售進入黃金期。
電子商務和新零售的發展給傳統零售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一消費場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體化全渠道消費體驗成為零售業趨勢,對消費者來說,實體店不再是唯一購物場景,當前出現越來越多的購物終端,電腦、手機、平板、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手表、虛擬現實設備等,都成為購物界面。消費者正擁有無數多的屏、場景和購物入口。
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實體購物中心并沒有停下擴充的腳步。目前商業地產進入“存量時代”,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統計,2017年最后一個月已成為購物中心開業的高峰期。全國有107個大型購物中心在12月集中入市,占全年新開項目數的22%。僅上海一地就將有10個商業項目亮相,總體量約100萬平方米。在廣州,預熱已久的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將于2018年3月31日正式開業,宣稱將帶來革新版博物館零售新體驗,目前各種藝術品預售正火熱進行中。
在實體零售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的商業環境下,新興購物中心將如何“放大招”搶占客流?
業內人士認為,單純依靠打折促銷吸引人流,已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反而會令打折季過后的商場陷入冷清。新零售業態下,對新興購物中心的經營帶來了更多的考驗。中國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齊曉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未來實體零售行業主打的體驗式商業將繼續發展壯大。從目前運營較好的購物中心來看,體驗式業態超80%;餐飲、娛樂、親子體驗等已成標配,兒童、電影、文化藝術等主題商場更是層出不窮,這是電商零售所不具備的優勢。未來,新一輪“場景革命”或成實體零售業復蘇的關鍵,同時,借助新興技術手段與傳統商業形態的融合,也有助于開辟出獨具一格的零售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