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浪潮
不得不說,隨著科技戰、貿易戰、新冠疫情等黑天鵝迭出,中國對自主可控的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需求,比以往更為迫切。
科技是立國之本,產業是興國之路。自政府認識到房企在產業地產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后,發展產業地產早已蔚然成風。
各家房企,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尋找適合自己的產業發展模式。
但是總體而言,根據各家企業所依賴的資源表現,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大模式:
第一種模式:依靠強大的政府關系,幫助地方政府承接新興產業。
這種模式從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建設開始,做園區招商、管理、運營以及企業服務,并深度介入每家入園企業的成長歷程,提供行業圈層、金融支持、政策顧問,甚至是與地方政府共同為園區企業提供IPO的全流程服務。
這一個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莫過于華夏幸福。
以華夏幸福為例,華夏幸福在培育產業過程中,積極參與組建和引入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為維信諾、航天振邦等上市或擬上市企業提供資本支持;
助推上市公司,全面梳理園區企業,建立科創板上市儲備庫,助力重點企業登陸科創板。
不得不說,這種模式是短時間內能最快看到產業落地效果的一種方式。但是弊端也顯而易見,因為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強大的政府關系。
第二種模式:依靠強大的資金實力,自己主動選擇一個前途光明的高科技產業,并深入投資、研發,掌握其中精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形成地產與科技產業“兩條腿走路”。
甚至以點帶面,待公司在這個產業里擁有一定影響力之后,聯合產業上下游的其他公司,用產業反哺地產。
主要代表:恒大。
恒大深度介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遠赴瑞典拿到技術支持后,最終推出恒馳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對于這種模式,其實很多公司是心動的。因為地產公司不可能永遠只做地產,多元化是大趨勢。
而自己做其他產業一旦成功,就相當于給自己一個從地產巨頭向汽車等其他產業轉型的機會。
但這種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跨行業投資的風險太大,就算是恒大這樣的地產巨頭,跨行業投資也是一波三折;
另一方面,地產企業想要深度介入一個新行業產業的上下游,投資額較大,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保障研發和運營,普通房企想要扎根,難度也較高。
第三條路
剛才我們說了前兩種模式,那么,第三種模式呢?
這一種模式可能你想象不到,它是依靠強大的投資眼光,小股投資各個高科技公司,并用自身資金和應用場景優勢,孵化、扶持高科技公司。
最終以形成產業鏈或產業集群為目的,為這些科技公司按需定制、“量體裁衣”,打造新型產業園區。
而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則是金地。
對于金地,說實話,在我們的印象中,金地一向專注對房子的研究和實際技術運用,畢竟其口號是“科學筑家”,怎么一下子就成了產業地產的第三種模式代表了呢?
而從其在產業界的影響來看,金地還真是盛名已鑄,實至名歸。
在最新的克而瑞榜單上,金地是全國產城發展運營商Top10,旗下金地威新嘉定智造園,還獲得全國Top10優秀產城項目。
克而瑞榜單顯示,2020年8月11日,金地威新憑借著快速規?;臄U張、優秀的產品打造能力及豐碩的招商成果榮膺“全國產城發展運營商Top10”。
旗下金地威新嘉定智造園獲得“全國Top10優秀產城項目”。
上海金地威新嘉定智造園,已有眾多高端制造產業的領軍企業簽約入駐。
其中不乏各產業細分領域的巨頭和隱形冠軍。
如全球領先的內部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永恒力、全球毫米波雷達技術產業領跑者--木??萍?、世界工業無損檢測領域專業品牌--艾因蒂克檢測科技、中國百佳示范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施耐利機器人等。
那么,金地的這一種模式,是如何走出來的?
科技孵化
說實話,金地之所以能夠成為科技產業園的領跑者,主要緣于其三個特質:
(1)金地有投資科技公司的初心和基因。
1988年,金地誕生于深圳福田工業區(后更名為金地工業區)。
緣起中國最早的工業園區,金地自然了解中國工業化發展與進程的脈搏,也對工業科技的發展充滿了興趣。
由此,隨著金地逐漸發展壯大,金地開始有意識的投資一些高科技公司,嘗試通過資本和科技的結合,發掘初創型的科技企業,為其成長壯大提供助力,最終逐漸形成完備的產業鏈......
這便是金地所理解的產業科技未來。
就像“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發展高科技,也是金地董事長凌克對“金地是家好公司”一詞的終極詮釋:
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不在于能賺多少錢,而在于對于社會和科技進步有沒有實質性的貢獻。
雖說羅馬并非一天可以建成,科技投資之路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金地因為布局的早,仍然成功投資了一大批高科技企業.
行業覆蓋人工智能,包括云計算,集成電路,機器人等;在生命科學領域、靶向藥物,生物醫藥,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和轉化醫學方面,金地都做了很多成功的投資。
為了實現高科技公司的投資布局,金地在早年間,甚至還投資了4支全球知名創投基金
Amino Capital(豐元創投)、Mission Bay Capital III、Oriza VenturesII(元禾谷風)、清源創投。
匯集了諸如何飚博士這樣的國際頂級專家,幫助金地尋覓中意項目。
(2)金地每個產業項目必備“孵化器”。
說起投資高科技公司,好像很容易,砸錢就行了。
但真正有技術含量、有發展前景的高科技公司,在這個融資渠道拓寬的時代,并不缺乏創投資金。
這些高科技公司其實也在考量投資人,是否“只出錢不出力”。
因此,科技企業是否選擇金地,抑或金地能否拴住這些科技企業的“心”,關鍵在于金地是否能為這些科技企業提供全面和深度的服務。
與一般的股權投資者不一樣,金地投資人工智能、生命科學類的高新技術企業,并不是為了尋求做這些科技公司的大股東,而是為了更好的了解這些高科技企業的需求,為他們的研發、生產、應用提供一流的孵化器服務。
據了解,目前金地的自主開發及輕資產運營的純產業項目達29個,基本都配備了企業孵化器或創新中心。
例如,在國內的珠三角地區,金地與廣東省新材料實驗室、生命科學實驗室、深圳人工智能實驗室多個重點實驗室就達成了緊密合作,為他們的研究成果產業化提供資本投資、園區建設運營、應用場景服務等高層次的孵化器服務。
對此,金地董事長凌克認為,孵化一家公司或者一個產業的能力,是做產業地產的終極能力。
“我們一直希望幫助高科技的創業者進行投資,然后讓他們入駐我們的孵化器,到一定階段,他們可以入駐我們的加速器,最后也能夠入駐我們的產業園區,這是金地做科技產業園區的完整思路”,凌克表示。
(3)金地還為科技企業,提供30多年來在房地產行業所積累的綜合服務
金地在房地產行業已經扎根了30余年,一方面本身坐擁規模龐大的業主和產業,這使得各項新科技在物業服務、商業應用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場景。
科技公司的最新創新一出來,就能快速得到場景應用。
另一方面,金地還擁有30多年來在房地產行業所積累的綜合服務經驗,這些服務雖然瑣碎,但卻是每家科技公司所必須的。
而金地服務良好的口碑,在保障科技公司舒適度的同時,也能讓其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發和開拓市場上。
由此,在初創期有股權投資服務,在發展期有孵化器服務,在市場開拓期有園區綜合服務,又有哪家科技公司會不動心呢?!
產城融合
除了孵化科技公司、打造科技產業園,金地還在產城融合上,進行更多探索。
什么是產城融合?
我們知道,過去政府在做規劃的時候,是簡單地將整個城市簡單地以居住區、工業區、行政區等功能分割開來。
而“產城融合”,正是相對于產城分離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它要求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人們可以在城區工作,也能夠在城區里生活。
那么,金地是如何將產業創新發展和城市功能完善有機結合,打造產城融合的新城區?
10月10日,金地寧波拿下余姚黃山路北地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金地新獲取的余姚項目緊鄰余姚遠東產業園區,為大體量商住地塊,其中規劃2棟辦公樓。
從這個位置可以看出,該項目周邊產業人群基數豐富,產業發展空間頗大。
而金地此前在余姚打造的雙子項目——華璟庭、巧園雙雙圓滿收官,這個項目作為金地在產城融合上的試水,再合適不過了。
近年來,余姚的先進制造業及進出口貿易的表現都十分搶眼。
寧波市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已落戶余姚,全國機器人峰會永久舉辦地落戶余姚,2019年進出口貿易排名,余姚位于寧波市各區縣(市)第四位……
顯然,產業的加速集聚,基礎設施的加速完善,勢必引發更多高素質人才的涌入;
大量的就業崗位,使片區形成“以城聚人,以城促產”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推動余姚發展的超級引擎。
由此,對于這個項目,金地既要滿足附近產業園內企業辦公、居住和消費需求,融合辦公/公寓/商業等多種業態。
開發全品類的地產,又要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打造工作生活一體化、城市和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開發模式。
推動余姚的城市功能持續完善,促進余姚的產業資源不斷集聚。
在金地看來,當下的時代趨勢之下,地產企業不僅要開發全品類的地產,還應當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打造工作、生活一體化的產城融合新城區。
凌董也在采訪中表示,金地未來有兩個目標:第一是成為一家綜合型的城市服務提供商,第二是成為產城融合的新城區發展商。
產業未來
時至而今,金地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而是一家擁有通用產業園、專業產業園、舊改文創園、產城綜合體四類產品線的綜合型城市服務提供商。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金地更是科技孵化的領軍人物。
盡管投資高科技看起來“不務地產正業”,但金地幫助這些高科技企業或實驗室尋找資本和科技的最佳結合點。
最終的結果,卻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投資、孵化、園區建設運營一體化的產城協同發展閉環。
這頗有點佛門里“修行先修心、渡人亦渡己”的意思。
而相比依賴政府資源為代表的第一種模式,金地的這一種模式,由于是從科技公司初創期就開始投資,從而減少了招商的困難。
更有著將各家科技公司匯聚在一起,按需定制、量體裁衣打造產業集群、孵化壯大科技公司的能力。
相比于強資本投入為代表的第二種模式,由于其是“小股”投資,不是碧桂園恒大那種大手筆,不僅分散了投資風險,更因為擴大了投資范圍、有了更廣泛的投資視野,往往還會在投資收益上收獲意外驚喜。
因此,金地的這種產業地產模式,融合了前兩種模式之長,規避了前兩種模式之短,更兼具孵化科技的大格局。
能夠同時從投資科技公司、孵化器運營、園區綜合服務等多個環節培養“產業原動力”,可謂高瞻遠矚。
從金地的這個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出,以后的地產開發商做產業地產,應該有重大調整:
一是重心要聚焦在產業上,而不是地產;
二是運營要成為核心競爭力,而不是泛泛然只談各種概念;
三是做產業地產,要緊隨時代趨勢,融合科技化,為國助力!
文章來源:地產八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