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然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而其中的流行詞匯則在迅速地演變、傳播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些網絡流行詞,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現象,不僅僅是文字的串聯,更是年輕人文化、情感和社會態度的鮮活寫照。
作為商業地產專業人士,在網上沖浪,是與時尚和熱點接洽的最便捷方式。為了能和大家一起行走在潮流尖端不掉隊,小編特意盤點了一些網絡熱詞??靵砜纯催@些詞你都get了嗎?
網絡熱詞背后的文化脈動
當時光走過2023的時光隧道,我們發現那些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網絡熱詞,早已不再只是簡單的詞匯,更是一種潮流文化的代表。站在商業的高地,審視這些流行詞匯,不僅能洞察消費者的需求與情感,還能連接文化與商業,探尋市場的新機遇。
商業變革與熱詞共振
一方面,網絡熱詞如影隨形地滲透到商業領域。商家嗅到商機,巧妙地將這些流行短語融入廣告口號、產品名稱,甚至是店鋪裝修,引發共鳴,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比如,肯德基的每周“瘋狂星期四”活動,引發大量網民在周四產出段子刷屏,肯德基則順勢推出“v我50卡”,大家玩梗不如自己玩梗,也能抓住年輕人的心,使品牌贏得口碑和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商業變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網絡熱詞的涵義。商業業態的調整和創新,催生了許多新的流行詞匯,這些詞匯又進一步推動了商業的發展方向。這種共生共榮的趨勢,使得商業和流行詞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催化,形成了新的商業文化生態。
網紅效應與品牌建構
熱詞不僅僅是一種流行表達,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泄。當品牌巧妙地運用流行詞,能在年輕消費者中引發共鳴,形成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紐帶。這種情感連接可以激發用戶的參與,從而形成真正的網紅效應,傳播力和影響力不容小覷。
最近爆火的塔斯汀就用“中國漢堡”四個字,占據了人們的心智,品牌強調“中國人自己的漢堡”,用國潮風格、中國菜式打造產品,將文化植入與品牌建設中,創造了漢堡更有意思的玩法和吃法。并在過去艱難的三年里實現了快速增長,從2020年的316家增加到2023年的4500家。塔斯汀切入“下沉市場”,并通過抖音直播營銷策略,抓住了平價消費人群。
這些熱詞不僅僅是噱頭,更是情感的代言人。品牌如果能緊密圍繞這些熱詞展開宣傳和營銷,將會更具號召力,更容易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多元客戶群與經濟多樣性
Z世代是1995年至2010年間出生的年輕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深受科技和社交媒體影響。他們的消費趨勢呈現出鮮明的多樣性和個性化,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產品和服務,而更看重與自身價值觀和興趣相契合的消費體驗。
這一代人善于運用社交媒體進行消費決策。通過社交平臺分享消費體驗、參考他人推薦,已經成為他們的消費習慣。因此,對于Z世代而言,具有社交屬性和互動性的產品和服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這與他們積極參與社交互動的需求相契合。
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創造消費的興起。這一代人注重個性,他們不僅僅是被動的消費者,更是積極參與產品設計和創意定制的創造者。這不僅彰顯了他們的創造力,還為商業界帶來了與消費者合作、創新的機會。
同時,價值消費在Z世代的消費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更加關注產品是否與自身的價值觀相契合,更注重品牌是否有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因此,他們更傾向于支持那些強調公益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品牌。
最后,體驗消費成為了Z世代消費的關鍵驅動因素。他們渴望多元化、多感官的消費體驗,追求新穎和有趣的購物方式。因此,他們更愿意為能帶來高品質和獨特體驗的產品和服務支付更高的價格。
年輕化趨勢與市場洞察
九十度青年
是自己開玩笑的說法,用來描述每次去參加聚會,都想找個角落坐下,不想被別人注意到的人。這種人通常對自己沒有信心,或者怕跟別人交流。
電子榨菜
指吃飯時看的東西,比如視頻、文章或有聲書,因為它們可以增加食欲,就像榨菜一樣。很多人會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不同風格的電子榨菜,比如“清爽型”、“營養型”、“經典型”等。
顯眼包是一個罵人的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總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但卻做了一些很奇怪、很丟臉的事情,讓大家都討厭他。顯眼包這個詞最早是說鄧超在一個頒獎典禮上模仿了幾個明星的表情包,但網友卻覺得他很有趣很可愛。
x里x氣
這種重復兩個字的形容詞,表示程度很深,同時也有一些口語的感覺。這種形容詞大多數是貶義的,也比較強烈。比如:傻里傻氣、土里土氣、怪里怪氣等。
網絡熱詞引發文化爭論
網絡熱詞是互聯網文化的產物,它們反映了網民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和社會現實。網絡熱詞在帶來潮流的同時,還引發了文化爭論。一方面,有人認為網絡熱詞是語言的創新和豐富,是時代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是青年人的個性和朝氣的體現。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網絡熱詞是語言的墮落和貧乏,是社會的問題和危機的反映,是青年人的困惑和消沉的表現。這些爭論涉及到語言、文化、社會、心理等多個層面,需要我們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和理解。
指鼠為鴨
由江西某職業技術學院食堂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學生在吃飯時發現了一個疑似老鼠頭的異物,拍攝了視頻并在網上曝光。學校和市監局回應稱異物是鴨脖,但沒有提供有力的證據,引發了網友的質疑和嘲諷。指鼠為鴨這個詞就是用來形容學校和市監局故意混淆概念,胡說八道,類似于古代的“指鹿為馬”。
這個詞也反映了網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和對于官方回應的不信任。
純愛戰神應聲倒地
源于漫畫《咒術回戰》中的一個角色已骨猶太,他的特技咒靈是他的初戀女友,他曾在對戰中說出“我們這可是純愛”,引發了網友的調侃和模仿。后來,這個詞被用來形容一些不符合常理或邏輯的事情,或者一些故意歪曲事實或誤導他人的言論。
孔乙己的長衫
來自魯迅的小說《孔乙己》,孔乙己是一個落魄的讀書人,他總是穿著一件臟兮兮的長衫,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尊嚴。這個詞被用來比喻一些不切實際、固執己見、不顧現實的人或事。
字母流行語:商業話語的密碼
字母流行語在商業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它們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幫助品牌提升知名度、形象和影響力。有些品牌會將字母流行語作為廣告語或口號,比如“YYDS、AWSL、XSWL”等。
AUV
AUV,是一種網絡流行語,同“哎呦喂”的意思,一般在驚奇、驚喜或者強調時使用。 它是“哎呦喂”的一種極簡表達,有時也寫作“euv”,不過使用的人較少?!鞍ミ衔埂逼鋵嵤呛芎唵蔚囊粋€語氣詞,放在不同的語境就會有不同的意思。
如:你今天穿得真好看,AUV?。ū硎举澝溃?/p>
AUV,你怎么這么厲害?(表示驚訝)
AUV,你別這樣說我啦。(表示害羞)
OOTD
OOTD,是英文“Outfit of the Day”的縮寫,意思為今天的穿搭。它是一種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每日服裝搭配的標簽,常見于Instagram和Twitter等平臺。OOTD還有一個姐妹縮寫OOTN,意思為今晚的穿搭,一般指晚上去參加派對或聚會時的服裝搭配。例如:
這是我今天的OOTD,你們覺得怎么樣?(表示展示自己的穿搭)
我喜歡你的OOTN,很有氣質。(表示贊美別人的穿搭)
我還沒想好今晚的OOTN,你有什么建議嗎?(表示尋求幫助)
CPU
CPU,最初是指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但現在CPU也被用來指代腦子或者洗腦的意思。這是由于一些人在說話時將PUA(Pick-up Artist,指搭訕藝術家或者感情綁架者)誤讀為CPU而產生的梗。CPU這個梗常用來調侃自己或者別人的智商或者感情狀態,還有KFC、KTV、ICU你等三個字母均代表這個意思。例如:
我今天考試又不及格了,我的CPU是不是壞了?(表示自嘲自己的智商)
你小心點,你可別被他給CPU了。(表示提醒對方不要被戀愛對象洗腦)
他真是個CPU高手,能把任何女生迷得神魂顛倒。(表示夸贊或者諷刺對方的魅力)
Wi-Wi型人格是指那些在網上很活躍,但在現實中很害羞的人。Wi-Wi是無線網絡的發音,表示這些人只有連上網才能展現自己的個性。
i人和e人
i人和e人是按照一種心理學測試來分類的,i人是內向的,e人是外向的。i人喜歡思考,和少數有深度的人交流,獨自一人時感覺很舒服。e人喜歡行動,和很多人聊天,和別人在一起時感覺很開心。
熱詞的情感共鳴與情緒釋放
網絡語言是年輕人的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它們具有創新性、簡潔性和趣味性,能夠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和興趣。這些網絡語言不僅僅是語言工具,更是情感的抒發和共鳴的載體。它們反映了年輕人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和態度,表達了年輕人對生活的不滿、焦慮、無奈、自嘲、解壓等復雜情緒。這些網絡語言也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符號,能夠增進彼此的理解和認同,形成一種文化認同和歸屬感。它們有助于年輕人構建自己的社會身份和個性風格,也有助于年輕人與社會進行溝通和互動。
特種兵式旅游
這是一種時間短、游覽景點多、花費少、效率高的旅游方式,其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其參與者多為大學生、都市白領等年輕群體。這個詞源自網友對一些旅游攻略的調侃,比如“48小時吃上?!?、“五天登五岳”等,形容這種旅行的強度像特種兵拉練一樣。
浪浪山
動畫片《中國奇譚》分集《小妖怪的夏天》的劇情設定。小豬妖住的地方叫浪浪山,因為想去更大的世界,就離開自己的家鄉浪浪山,開始了在城市里的奮斗。網友們將浪浪山比喻為自己的家鄉或舒適圈,表示對離開家鄉或追求夢想的不舍和勇氣。
泰褲辣
這是網友對王琳凱在演唱會上說的一句話“我覺得這件事情太酷啦”的模仿和戲謔。由于王琳凱的口音和發音,聽起來像是“泰褲辣”,就被網友們戲稱為“泰褲辣”。這個詞用來表達任何無法表達,但又很炸裂的情緒,或者用來調侃一些不合理或不靠譜的事情。
你人還怪好嘞
這是抖音博主“碰巧巧”創造的一個梗,是調侃當代大學生天真善良沒有心機對陌生人擁有莫名的信任感,他們相信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好人,就算被騙了,也會呆呆地跟別人說一句“你人還怪好嘞”。這個梗也被用來模仿大學生清澈的愚蠢以別樣的方式進行表達,或者用來幽默地回應一些無理或無聊的要求。
家人們誰懂啊
這是一個由西瓜條視頻引發的網絡熱詞,指的是一些男性在西瓜條上發布一些吐槽女性或者展示自己優越感的視頻,并在結尾加上“家人們誰懂啊”的字幕。這個詞被網友們用來諷刺這些視頻中男性的無知和自戀,或者用來表達自己對某些事情的不理解和無奈。
主打一個xx
由x音博主“爆炸小野人”創造并流行起來的一個梗,指的是在某個場合突然說出一個與主題無關或者很奇怪的話題,并且說得很認真和專業。這個梗用來制造笑點或者打破尷尬氣氛,或者用來調侃一些不合時宜或者不靠譜的言論。
年輕人的圈子是我不懂?
年輕人的圈子是一個充滿多樣性和創造力的領域,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喜好、情感和價值觀。有些圈子是基于動漫、游戲、音樂等二次元文化的,有些圈子是基于自然、生活、藝術等現實元素的,有些圈子則基于網絡、社交、娛樂等新興平臺。
pia戲圈
這是一個喜歡配音的圈子,他們會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各種角色,比如動漫、電影、廣播劇等。pia戲是一種即興的配音活動,可以讓玩家體驗不同的身份和情感,也可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創造力。pia戲圈的玩家們通常會在一些平臺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參加一些pia戲比賽和活動。
痛包圈
這是一個屬于ACG(動畫、漫畫、游戲)文化的分支,他們會把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或者其他東西裝進包包外部的透明層里,展示給所有人看。痛包的“痛”是指路人看到這樣的包包會覺得很疼。痛包圈的玩家們有著強烈的收集欲和個性化需求,他們會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來制作或者購買自己心儀的痛包。
樹圈
樹圈是一個以抱樹為主要活動的圈子,他們認為抱樹可以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可以治愈自己的精神壓力。樹圈的玩家們會在一些社交平臺上記錄自己抱樹的過程和感受,或者邀請朋友一起去抱樹。樹圈也有一些質疑者,他們認為抱樹是一種迷信或者無聊的行為。
乙游圈
這是一個喜歡玩乙女游戲(以女性為主角,以戀愛為主題的游戲)的圈子,他們會沉迷于游戲中的紙片人(虛擬角色),并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偶像或者精神支柱。乙游圈的玩家們有著強烈的忠誠度和投入度,他們會為自己喜歡的角色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比如購買周邊、參加應援、寫同人等。
蓋章圈
這是一個以蓋章為主要興趣的圈子,他們會拿著手帳本,在各種場所印上不同的章,比如博物館、景點、火車站等。蓋章圈的玩家們有著濃厚的探索精神和收藏欲,他們會為了蓋到某個章而跑遍各地,也會在自己的本子上展示自己蓋到的所有章或者特別章。
咕卡圈
這是一個以制作咕卡(亞克力裝飾板)為主要愛好的圈子,他們會用亞克力材料和膠水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愛豆、寵物、游戲等)裝進一個小盒子里,形成一個可愛又有質感的咕卡。咕卡圈的玩家們有著高超的手工技能和審美能力,他們會為了制作出更精美的咕卡而不斷創新和改進。
黑眼圈
以黑眼圈為標志的圈子,他們通常是一些年輕的職場人士,他們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則想要享受自己的時間,因此經常熬夜導致黑眼圈。黑眼圈的玩家們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追求,他們不愿意浪費自己的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結 語
通過對這些2023年的年輕人流行詞進行深入分析,我們不僅能夠把握年輕一代的文化趨勢和社會態度,還能夠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商業機遇和社會意義。這些流行詞反映了年輕人的思維方式、情感表達和價值觀,是我們理解這一代人的關鍵。而對于商業人士而言,這些流行詞更是一扇通往年輕市場的窗戶,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遇。
網絡流行詞不再只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工具,它們已經成為了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的有力工具。通過深入了解和運用這些流行詞,商業人士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此外,與年輕人建立更緊密和持久的聯系也是至關重要的。他們是市場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的塑造者和未來的領袖。因此,商業人士需更多地關注和學習網絡流行詞,積極參與年輕一代的對話,以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創造更多的商業機遇,共同塑造一個更加繁榮和多元化的未來。
文章來源:和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