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型鄉村得益于地理位置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共享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與相對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城市居民短途鄉村旅游的首選目的地。然而,在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中,受地緣條件影響,城郊鄉村人口持續向城市遷移,導致大量房屋及土地資源處于閑置狀態,鄉村空心化現象日益凸顯,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療愈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近年來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與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城郊鄉村面臨的空心化問題形成了鮮明對比。
什么是療愈經濟?
療愈經濟(Healing Economy)指一種聚焦于個體心靈、身體及情感健康的商業模式與社會發展趨勢。其核心在于強調個體內在需求、情感滿足及心靈修復,橫跨經濟、社會、人文等多重維度。通過供給促進個人身心健康、情緒平衡及個人成長之多樣的服務與產品,旨在緩解個體壓力,促進心理與情緒狀態的平衡恢復,進而提升民眾生活幸福感。療愈經濟作為一種新興且快速發展的形態,其主要包括心理咨詢服務、冥想、自然療愈旅游、藝術工坊、健康膳食定制、康養中心等,這些多元化的業態共同推動了療愈經濟的蓬勃發展。
城郊型鄉村有什么特點?
城郊型鄉村,作為城市郊區與農村地區相互融合的關鍵區域,地理位置上緊鄰城市,明確處于城市輻射影響的直接范疇,其發展與城市社會經濟活動緊密相連,是城市環境的重要延伸。相較于傳統鄉村,城郊型鄉村享有更為便捷的交通條件及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展現出獨特的發展潛力。然而,在城郊型鄉村的快速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一系列復雜且多元的挑戰,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大方面:一是勞動力資源嚴重流失,導致鄉村空心化現象日益加劇;二是土地資源大量閑置,利用效率低下,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經濟價值;三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缺乏多元化發展動力,限制了經濟的持續增長;四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公共服務供給不足。
城郊型鄉村在發展療愈經濟方面具備一系列顯著優勢,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地理位置上緊鄰中心城區,城郊型鄉村能夠便捷地承接城市的輻射效應,為城市居民尋求療愈體驗提供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二是生態環境資源豐富。相較于城市喧囂的環境,城郊型鄉村擁有優美宜人的自然景觀與生態環境,為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療愈經濟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條件。三是文化底蘊積淀深厚。城郊型鄉村在歷史文化傳承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保留著大量珍貴的歷史建筑,如古建筑群等,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成為開展各類療愈活動的理想場所,極大地豐富了療愈經濟的內涵與特色。四是生活及運營成本相對可控。城郊型鄉村內多為村民自建住宅,這為有意從事療愈產業的商戶提供了成本較低的住宿與辦公空間,有效降低了租金成本,減少了運營風險,增強了產業吸引力。五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如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等,為城郊型鄉村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并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為城郊型鄉村療愈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與支持。
城郊型鄉村發展療愈經濟有哪些路徑?
“生態農業+療愈”
城郊型鄉村擁有豐富田園、森林及水域資源,是自然體驗的理想之地。融合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療愈經濟理念,依托鄉村生態農業,推廣有機種植,保障農產品安全健康,同時,打造生態農業體驗園,讓人們在參與農事活動中體驗自然,放松心情,實現身心療愈。其次,結合鄉村資源,設計生態農業療愈項目,如田園瑜伽、森林漫步等,引導民眾在自然環境中恢復精力,提升生活品質。旨在構建生態農業與療愈經濟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為城郊型鄉村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戶外研學+療愈”
自然元素可以使人們產生積極的情緒。因此,為充分利用城郊型鄉村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底蘊,推動戶外研學活動與療愈經濟的融合發展,結合鄉村廣闊空間,組織戶外研學活動,涵蓋自然觀察、農耕體驗、歷史文化探訪等內容,通過親身體驗,增進民眾對自然與文化的認識。同時,在戶外活動中釋放壓力,實現身心療愈。依托鄉村療愈資源,打造集戶外研學、療愈休閑于一體的城郊型鄉村體驗平臺,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療愈選擇。
“藝術體驗+療愈”
為深化城郊型鄉村的文化與療愈功能,擬在該地區推廣藝術體驗活動。依托鄉村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設立藝術工坊,開展陶藝、繪畫、攝影等創意課程,引導民眾在藝術創作中抒發情感,實現心靈療愈。同時,結合鄉村資源,設計藝術療愈項目,如自然寫生等,通過藝術與自然的融合,促進身心健康。豐富鄉村文化內涵,提升民眾藝術修養,借助藝術之力,促進城郊型鄉村療愈經濟的發展。
“康養旅居+療愈”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及民眾健康意識的顯著提升,鄉村康養旅居需求正不斷攀升。結合城郊型鄉村地區的獨特優勢與特色,打造特色康養旅居基地,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與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結合鄉村療愈資源,設計多樣化的療愈活動,如森林浴、冥想課程等,讓民眾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實現身心的深度放松與療愈,為其提供高品質的健康生活方式。
結合城郊型鄉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療愈經濟的優勢條件,提出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農業+療愈”“戶外研學+療愈”“藝術體驗+療愈”等路徑,激發城郊型鄉村產業活力,推動其經濟與文化的全面發展。
文章來源:城市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