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如何影響房地產?

來源: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       作者: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       時間:2022-04-1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其中明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

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對房地產會有哪些影響?接下來就從人口與土地市場、住房市場,以及房地產企業發展三個層面做一番解讀。

一、促進城鄉土地流轉

多年來,我國大規模城市化刺激了人口流動,大量人口離開農村到城市就業。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城鎮人口比2010年增加了2.36億人。在全國人口中,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其中流動人口達到3.76億人,流動人口中跨省流動人口達1.25億人。

大規模人口流動一方面造成城市建設用地供不應求,推動房價上漲;另一方面則是農村宅基地等土地大量閑置,造成耕地不足和土地資源閑置浪費。

《意見》提出,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統籌增量建設用地與存量建設用地,實行統一規劃,強化統一管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完善全國統一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這就為土地要素市場跨省交易、實現“人地掛鉤”奠定了基礎。

所謂“人地掛鉤”,就是說,人口遷移到哪里,這些人口所占用的建設用地指標就轉移到哪里;從哪里遷出的人口,哪里就要相應地減少這些人所占用的用地指標。這樣,不僅保障了城市建設用地規模隨人口變化增減,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而且保護了18億畝耕地紅線,實現了農村集體土地的集約利用。

二、住房市場有望打破行政區劃限制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離不開住房市場這關鍵一環。

住房作為不動產,與普通商品相比有很強的地域屬性,但是至少可以實現都市圈或城市圈范圍內的政策統一和市場統一,打破住房市場的行政壁壘。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環京區域的北三縣樓市為例。副中心這邊房價高達五六萬元每平方米,而僅一河之隔的對岸,燕郊、大廠房價卻跌到萬多出頭也無人問津,北三縣的房子只能在北三縣縣域常住人口范圍內消化。行政區劃像一道鐵閘將兩地市場隔開,形成巨大的“水位差”,一邊是買不起,一邊是賣不動。如果實現區域市場的統一,不僅緩解了大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也為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帶來活力。

2019年,國務院在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復中就明確,要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時隔3年,在房地產市場并未形成統一的政策。

這次《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先推進區域協作。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相信未來在都市圈范圍內有望打破市場的行政壁壘,形成統一的房地產市場。

三、規范房地產市場,促進行業由大到強

房地產有著很強的地域性特征,所以難免滋生地方保護主義思想。一些房企或建筑企業進入某座城市,在注冊公司、拿地、營商環境等方面往往會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另外,房地產野蠻生長,造成市場無序競爭,亂象頻出,例如違法建設、違規銷售、虛假宣傳、挪用監管資金、房屋質量等問題頻出,屢禁不止。房地產市場規模全球第一,但發展質量與規模嚴重不符。

目前,房地產行業面臨從傳統模式向新模式轉型、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在市場準入、營商環境等方面將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意見明確,應當打破行政區劃壁壘,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嚴禁各地區各部門自行發布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制定全國通用性資格清單;建立公平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保障機制;加快推動修改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

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凈化房地產市場環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文章來源: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