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or餐飲?
很多文創園區到最后都成了一個大美食廣場,和文化藝術沒有任何關系。如何避免文創變餐飲,國內幾個老牌的園區就是最好的學習榜樣。比如798藝術區,餐飲業態不到10%,藝術類業態占80%;上海的M50,藝術空間業態占65%左右;另外還有一個新生的成都東郊記憶,餐飲業態也占比不高。他們都是如何維持良好的文創基因呢,首先他們確立了藝術內容為園區的頂層架構,比如798和M50的內容頂層為當代藝術、東郊記憶的頂層為音樂和文化內容,缺少文化藝術的園區一定走不遠;其次他們都保留自有空間的運營以便打造頂層內容,798有自營的798當代藝術中心,東郊記憶更是保留了大量的內容自留地;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他們都直接從房租支持內容業態,798和M50對畫廊和藝術從業者的房租支持力度最大。
所以,藝術內容才是文創商業的永久保鮮劑!而相對于購物中心,文創園區這個賽道都必須是長期主義的、能耐住寂寞的選手。
文章來源:商業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