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最重要的客源市場和旅游目的地,也是最集中的旅游創業創新空間,對旅游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直以來,城市發展旅游業習慣于“景”上添花,砸下真金白銀,開發出一個好景區,以此吸引游客。
但是,如果城市過度依賴開發景點,既容易造成重復建設、惡性競爭,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景區鬧哄哄,城區靜悄悄”的情況,結果游客黏度不高,“頭回客”難成“回頭客”、“過路客”難變“過夜客”。
因此要實現從“城市景區”向“景區城市”的轉變,需要城市自我突破,實現從“旅游城市”走向“城市旅游”,從“經營景點”走向“經營城市”的轉變,可以從以下幾個點出發:
景城互動,搭起城景融合的“大框架”
按照“城景合一”“城景相融”的理念,推進城市和景區一體化融合發展,要堅持“大旅游”理念,把整座城市作為一個大景區建設和經營,實現抱團發展、協同發展,努力擘畫“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融合發展藍圖。
可以通過改善提升交通設施,打造15分鐘旅游交通圈,使城市和景區合為一體,使城區和景區實現無縫對接,讓城市成為景區的大游客中心。
美學景觀,提升城景融合的“活力值”
在城市的發展建設中,應注重街道美學景觀打造,打造特色化建筑、精致化街道、藝術化空間。通過獨具文化特色的景觀建筑、網紅打卡地,吸引市民和游客前來。要善于在細節中突顯城市特色文化。細節到位,城市的特色也就出來了。
這細節,既可以是小巷深處的一處清幽之地,街角一家別具一格的書店,也可以是舊城區一幕最尋常不過的市井生活。選取較為突出的地域文化進行主題延伸,凸顯城市特色,一方面要深挖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點,推進城市“微更新”,充分展現城市的歷史人文蘊涵;另一方面要敏銳捕捉年輕一代的“感覺”,努力找到城市與旅游者彼此匹配的“標簽”。
以“城”相待,打造“逛不完”的景區城市
空間上,整合全城旅游資源,把城市景區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如成都市新都區,通過充分串聯進行資源整合,努力推動城市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升級,形成優勢互補,給游客提供更多選擇。
時間上,可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把夜游、夜食、夜購、夜娛加以充分整合;可以推出尾箱集市、行浸式戶外實景演出等新項目新業態,豐富夜間消費業態,并在城市里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特色文化商業街區來豐富夜間經濟。
季節上,打造城市四季旅游產品,比如春季踏青賞花、夏季納涼避暑、秋季登山探幽、冬季湯泉滑雪的全季套餐,讓游客在不同季節都能在城市里體驗到不同的樂趣。
精細管理,形成宜居、宜業、宜游空間
持續加大城市精細管理,將城市按景區進行管護,力求把“精致”理念滲透到景區城市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推動建設整潔、有序、優美的景區城市,促進城市環境質量和城市形象不斷提升。
進而建成文化底蘊深厚、人居環境優美和諧、休閑業態豐富多元、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綜合管理保障有力的宜居、宜業、宜游的景區城市,推動城市整體肌理協調,體現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產業美、治理美,凸顯自然山水格局和歷史人文特色,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景交融的宜居、宜業、宜游空間。
文章來源: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