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趨勢
▲研學旅行發展趨勢(提綱)
①課程科學化,內容為王
《研學旅行服務規范》提出:研學旅行產品按照資源類型分為知識科普型、自然觀賞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文化康樂型。在研學旅行產品設計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學段特點和教育目標,設計研學旅行產品。
②團隊專業化,導師關鍵
不同于一般導游,研學導師需要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的講解技巧。研學項目很多都具有科普性質,需要結合歷史、地理、生物等科學知識進行講解,并加強趣味性以吸引學生參與。此外,標示標牌系統也應適應研學基地的特性進行創新設計,以淺顯趣味的語言和圖示展示科學知識,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③管理系統化,安全至上
在我國,研學旅行涉及四大管理組織方:首先,以家庭為單位,家長是研學旅行最基礎的組織管理者。
其次,教育部門和學校作為研學旅行的發起者,要全面深化研學旅行工作規程,制作達標的研學手冊,對研學機構和基地制定完整的評價體系。
再次,研學機構作為研學旅行的組織者,更需加強行業規范,落實資質認定,加強政策扶持,聚集高素質行業人才。
最后,研學基地作為供應方,承載著研學旅行的核心內容開展,須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退出機制和評價體系。
二、問題
▲研學旅行現存問題(提綱)
①同質化嚴重,文脈消退
基地的建設一味追求城市化,與當地的特色傳統文化脫節,地域特性不強,同質現象嚴重,與研學基地傳承和傳播傳統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馳。
②體驗性不足,設計滯后
部分研學基地的建設重視課程設計,卻輕環境設計,基地環境設計只滿足課程的基本要求,設計缺乏創意,主題特色不明顯,研學環境與研學人員互動性不夠,研學人員只學不游,體驗性不足、積極性不高。
③持續經營難,服務面窄
傳統研學基地服務人群定位過于狹窄,主要服務于中小學生的團體活動,社會服務性較低,導致非研學時間段的客流量很少,難以維持基地非研學時段的經營。同時服務于學校團體活動和家庭親子游是田園研學基地的重要出路,在設計上,除了集體研學所需要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外,應增強環境的游覽性和體驗性,提高基地閑時客流量。
三、條件
▲研學基地資源條件調查(提綱)
①規模條件
為充分發揮自然教育的功能,提供豐富的自然教育體驗,自然教育基地面積一般不小于6.67 公預(100畝)。其中,位于城市建成區的基地面積一般不小于2公頃(30畝)。
②資源條件
具備豐富自然資源類型的基地可以優先考慮——比如擁有具多樣性、成代表性的森林、農用地、濕地、地質、海洋等,以便自然價值和人文價值都能滿足自然教育的需求。
③環境條件
基地內還應具備良好的空氣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和土壤環境質量,環境無污染;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需達到GB5749質量要求,環境空氣標準達到GB3095質量要求,聲環境標淮達到GB3096質量要求。
④ 安全條件
同時,基地應按照DZ/TO286地質實害危險性評估規范要求,進行自然教育基地的安全性評估,確?;胤秶鷥葻o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等自然災害安全隱患。
⑤ 用地權屬
基地需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土地所有權屬清晰,,或獲得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權,能夠作為自然教育基地長期使用。
⑥ 交通條件
基地四周需要具備良好的交通可達性,連接外部的公路通暢且符合安全行車要求。
⑦通信條件
基地范圍內需做到通信信號基本覆蓋,或具備與外部通訊設備,方便隨時聯絡溝通,以免發生意外。
⑧場所條件
最后,基地應具備踐學、體驗、休整的場館場所,功能齊全,布局科學合理。
四、策劃
▲研學基地項目策劃(提綱)
1、地域文化植入策略
①以地域文化為主線進行
極具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歷史、人物、風俗及鄉村生產生活方式、節慶活動等都是鄉村珍貴的感知資源,在基地的環境設計中,將好感知的資源作為故事線索安排好空間序列規劃,在研學活動中講好鄉村故事。提煉地域文化元素,進行每個空間的景觀設計,賦予空間不同的內涵,營造出敘事性空間、情感性空間、游戲性空間等。
②人機互動,激活地域文脈
深挖當地傳統文化內涵,提煉和歸納當地鄉土文脈的特色,運用形(形態)、色(色彩)、質(材質)、構(結構)的綜合手法再現地域文脈空間,讓建筑、景觀小品作為載體向研學人員傳遞優秀地域文化,讓研學人員與環境產生行為互動、情感互動,從而實現地域文脈的激活:一是再現地域文化的景觀構建功能化、實用化,與研學人員產生行為的互動。二是通過舊物展示、形態重構等手法,使基地景觀與研學人員產生情感的互動。
2、綜合感官設計策略
①視覺設計策略
再現地域文化的景觀構建功能化、實用化,與研學人員產生行為的互動。視覺景觀的色彩包含設施色彩和植物色彩兩大類。設施色彩有兩種搭配方式:一是采用環境色的對比色,形成強烈的對比,塑造視覺中心;二是采用同類色,和諧統一,塑造歷史感和質樸感。
②聽覺設計策略
聽覺景觀主要是通過聽覺來感知和互動的景觀,也稱為聲音景觀,簡稱聲景。聲景是最能勾得起記憶和聯想的方式,可以讓人記得住鄉愁,也可以讓人心情平靜,調節情緒,通過聲景的正、負、零設計可以強化鄉村特有的聲音體驗,也可以降低或掩蓋嘈雜的干擾聲音,還可以營造適合于動物繁殖與生存的自然環境,打造自然原生態的聲景觀。
③觸覺設計策略
田園研學基地的觸覺景觀一般都是以采摘項目為主題的果園、以種植為主題的一米菜園和動物喂養等,很多研學基地的觸覺景觀都存在設計滯后的現象,僅是農業經營,缺少美感。用現代的設計手法,根據心理學的互動性原理,當地取材進行景觀設計,既可以體現當地文化,又可以增加美感,甚至可以實現心理治愈功能。
④嗅覺設計策略
植物的氣味能讓人對景觀產生聯想,形成不同的感受與體驗,田園研學基地可以嗅覺體驗園或體驗平臺的方式,通過不同芳香植物的造景手法,打造四季流轉、季相交替、全年皆香的,以“嗅”為主要感知方式的景觀。
五、規劃
▲研學基地項目規劃原則(提綱)
1、安全性原則
研學基地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要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在空間尺度、標識系統、界面材質、凸起造型等方面需要將風險系數降到最低,此外在植物選擇上避免選擇有毒、有刺、有特殊氣味、會掉果實的植物。
2、教育性原則
①趣味科普性原則
通過交互性景觀設計,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研學者在其中獲取到大量的知識和技能。
②生態美學性原則
最大限度地尊重鄉村自然生態,合理利用鄉土資源,建造豐富多彩的生態景觀,在田園上創造當地鄉村獨特的藝術美感,對研學者實現生態美學的熏陶。
③文化地域性原則
深挖當地傳統文化與習俗的內涵,提取設計元素,運用到基地的環境設計中,采用重現、隱喻、抽象等各種現代的設計手法,凸顯當地獨特的農耕文化、鄉村生活形態、傳統文化和習俗。
3、體驗性原則
①多重感官刺激性
觸覺、嗅覺、聽覺、視覺和味覺多重感官的刺激性,引導游客進入更深層次的體驗。
②良好互動參與性
使研學人員與景觀產生互動,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③體驗的真實性
田園生產的真實場景、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農具的真實展示等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手工技藝、節慶活動等當地原生文化資源,是基地景觀體驗真實性的設計資源和要素。
④景觀的時序性
根據景觀的時序變化豐富季相構圖,營造四季不同的景致空間。
⑤景觀的文化性
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內涵,理清地域文脈,提煉地域文化的代表性要素融入基地環境設計中,增強農耕文化和鄉村傳統文化的體驗感。
六、設施
▲研學基地項目必備設施(提綱)
規劃設計一個功能完善的研學營地需要考慮到許多方面,包括安全設施、學習設施、住宿和餐飲設施、活動設施、環保設施、文化設施、無障礙設施和信息技術設施等。只有當這些設施都完備時,研學營地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給學生。
①安全設施
首先,安全是研學營地的首要考慮因素。營地需要有全面的安全設施,包括緊急逃生路線、急救站、消防設備等。另外,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還需要有專人負責監管。
②學習設施
研學營地應該提供各種學習設施,如體驗室、實驗室、藝術工作室等。這些設施可以幫助學生在各個方面進行深入學習,如科學、藝術、歷史等。此外,還可以設置一些特殊的學習區域,如天文觀測臺、植物園等,讓學生能夠在特殊的環境中學習。
③住宿和餐飲設施
研學營地需要提供舒適的住宿和餐飲設施。宿舍應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同時也要考慮到他們的隱私。餐飲設施應提供營養均衡的餐食,滿足學生的生理需求。
④活動設施
研學營地的活動設施應該豐富多樣,包括各種戶外運動設施,如攀巖、徒步、劃船等,以及一些室內活動設施,如桌游、電影觀看等。這些設施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也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放松和娛樂。
⑤環保設施
作為一個研學營地,應該有一系列的環保設施,如垃圾分類回收站、節能設備等。這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也能讓學生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
⑥文化設施
研學營地應該充分展示當地的文化特色,設有相關的文化設施,如民俗博物館、歷史遺址等。這樣,學生可以在實踐中了解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⑦無障礙設施
為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研學營地需要有無障礙設施,如輪椅通道、視障導航設備等。這樣可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研學營地中得到平等的學習機會。
⑧信息技術設施
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研學營地也需要有信息技術設施,如無線網絡、計算機室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
七、運營
▲研學基地運營管理要點(提綱)
①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通過加強對研學管理人員及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來提升受眾滿意度。
②以資源為基礎
以資源為基礎,通過豐富研學的課程內容,提高研學的質量。
③以平臺為紐帶
以平臺為紐帶,建立合作機制或者聯盟平臺,要向學校、社區、企業等開放,各方積極聯動,共同開發研學旅游產品,積極組織與推動中小學生為主體的研學旅游活動的開展。
④以制度作保障
以制度作保障,針對研學營地中的各個環節建立保障制度,來推進正常運行。
【免責聲明】本文由飆馬商業地產整理編輯,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