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室內樂園迎來了快速發展和升級轉型時代,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室內樂園市場規模已達10萬+家,預計在2026年達到約200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親子仍是室內樂園消費的“主力軍”。
從年齡上看,悄然崛起的80、90后是室內樂園核心消費群體,其中58.5%為90后父母,40%為80后父母;當“Z世代”父母成為消費主力,室內親子樂園正從傳統“遛娃場所”向家庭成長第三空間轉型。未來,室內親子樂園會有哪些趨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趨勢一:
沉浸式敘事重構體驗場景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室內游樂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
粗獷型發展
2000 - 2010 年
以簡單無動力機械為主,如滑梯、秋千和吊橋,發展樂趣和運動。
快速發展期
2010 - 2020 年
重視家庭親子關系和多元體驗,更看重顏值和安全性,涌現出不同的主題樂園。
轉型升級
2020年-至今
單一體驗已不能滿足孩子和家長的需求,室內樂園像業態融合、高科技、內容輸出的方向轉型。
審美升級,結合IP內容輸出,形成情緒價值,依托更強,沉浸式的布局體驗。
步入第三階段發展期,國內室內親子樂園紛紛踏上轉型升級之路。它們究竟如何突破舊有模式、實現自我革新?沉浸式敘事成為眾多品牌的破局之鑰,重構體驗場景,為親子家庭開啟一段段別開生面的游樂之旅 。
# 上海萬達汽車樂園
上海萬達汽車樂園是萬達集團打造的以 “汽車” 為主題的大型室內樂園,位于上海市青浦區淀山湖大道 851 號萬達茂 B 座 3 樓,占地 9600㎡。
樂園以《機械公敵》等電影概念車為靈感,融入汽車金屬、科幻等元素,黃黑紅配色凸顯科技感 。設有三大主題專區、十大特色項目,像競速賽車(雙軌過山車)、亞歐穿越(動感影院)等,還有賽車紀念品店、加油站餐廳。
它將汽車文化融入空間與設備,借原創內容、科技創新,為游客帶來新奇趣、具競技性的沉浸式體驗,能讓游客感受駕馭快感,領略汽車文化魅力 。
# 上海湯姆貓親子樂園
作為國內首家自持國際一線 IP 的兒童樂園,湯姆貓親子樂園 2018 年在合肥和紹興開業。如今,樂園已升級到 4.0 版本,更注重 IP 內容輸出,通過沉浸式敘事重構場景,賦予空間情緒價值,為孩子們打造充滿愛與歡樂的童話游玩體驗。
大象藝術設計的上海湯姆貓親子樂園,以 TOM&諾亞方舟太空主題結合未來港口構想,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湯姆貓和朋友們所處世界環境污染嚴重,家園難以為繼,急需尋找新家園。于是,湯姆貓拯救計劃啟動,他們成為首批登上諾亞方舟的移民 。
創作緊扣 “主題故事” 這一核心理念,始終將故事置于首位。以此為基,精心開展場景化設計,深度挖掘故事內涵,巧妙融入空間的每一處細節,為整個空間賦予鮮活且獨特的主題靈魂。
借由空間布局、色彩搭配、裝飾陳設等多元手段,將故事轉化為極具感染力的視覺傳達元素,于無形中挑起受眾的情緒共鳴,使其在踏入空間的瞬間,便能沉浸于故事營造的情境之中 。
# 鄭州遇見山海
在主題空間敘事重構場景上,以中國神話為藍本的主題樂園,仿佛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奇幻瑰麗的神秘世界。大象藝術與遇見山海攜手以《山海經》為靈感源泉,將書中那奇幻瑰麗的神秘世界,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現實之中。
大象藝術的設計團隊以神話瑞獸貔貅為原型,設計超萌 IP 形象 —— 貔小胖。在 4000㎡的場地內,打造了四大空間,采用 “一空間一神話” 的設計手法,呼應品牌,增強空間主題感,延續神話,傳遞快樂。
禮品接待區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山海經?大荒南經》,將理想國度的美好意象呈現在現實。
數字運動區結合了雷神神話《山海經?海內東經》,以祥云、閃電等元素,打造一個充滿炫酷的空間。
電玩娛樂區結合了《山海經》中的涿鹿之戰,使用了神話標簽、異獸圖案、流光等元素,打造出現代與古代碰撞的有序堆疊的時空。
兒童樂園以《山海經》為靈感源泉,融合了丹穴山、小人國、蓬萊仙島與扶桑樹的奇幻描述,使用了山體、煙霧、鳳凰翅膀、海浪、文鰩魚、祥云等元素,為孩子們構筑起一個如夢似幻、充滿無盡想象的歡樂天地。
趨勢二:
多業態融合
行業數據表明,大型兒童樂園在客單價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其客單價可達社區店的三倍之多 。“巨無霸” 式的大體量兒童樂園,憑借自身規模優勢,天然就能引發社會關注,形成強大的話題效應。在家長的潛意識里,樂園規模大往往意味著 “安全有保障 + 游玩體驗佳 + 消費性價比高,能值回票價” 。
而要支撐起這種大規模的運營,核心在于豐富的內容填充,這就催生出對多業態融合的強烈需求。
# 鄭州莫多奇兒童王國
今年年初開業即引爆網絡的莫多奇兒童王國,6000㎡涵蓋四十多個主題功能區,從常見的過家家主題房、淘氣堡、蹦床到鮮有的探洞、泥坑、冰雪、AR繪畫,以及烘焙工坊和親子餐廳,這里應有盡有。
當室內親子樂園開啟多業態融合模式,前期規劃策劃設計宛如精密儀器的核心齒輪,牽一發而動全身,重要性不容小覷。
在莫多奇里,設計師們將 40% 孟菲斯解構、40% 矛盾空間與 20% 動物主題裝置巧妙嵌入其中。通過抽象、反轉、縮放、重組、堆疊等一系列設計手法,把生活、自然、動物等元素,精妙地轉化為空間及視覺的設計語言,在擁有多業態的同時,也能保持空間的和諧統一。
趨勢三:
教育與成長的融合
當兒童樂園不再僅僅是簡單的游玩場地,而是融入豐富教育元素與多元體驗時,“場景 + 運營” 手法便成為賦予空間成長意義的關鍵。
盤子女人坊旗下的親子教育樂園品牌盤小寶,軟硬件設施相當亮眼。就拿 20000㎡的武漢店來說,超萬平空間內,128 個游玩項目趣味十足,涵蓋體能拓展、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滿足孩子多元探索欲。
教育方面堪稱高配,200 位專業幼教老師全程悉心陪伴、指導。精心籌備的 500 堂益智游戲課,覆蓋科學、藝術、語言等領域。還有 50 個主題場館,像模擬城市、未來科技館等,讓孩子沉浸式學習,輕松實現玩中學、學中玩 。
與招商銀行聯合獨創的盤幣系統,將“盤幣”作為盤小寶的專屬流通貨幣,可存取,有利息機制,孩子們在樂園內通過自行“闖關”獲得,譬如玩攀巖、真人CS、VR等環節都有機會拿到“盤幣”。
這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們兌換周邊產品,另一方面能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賺錢、自主支配和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學會規劃和預算,合理消費、減少浪費,在實踐中提升財商。
盤小寶樂園中另一備受孩子們喜愛的區域則是中華文化體驗街區。街區中設立了中華皮影館、三星堆考古、孔子學院、魯班學府、四大發明、景德鎮陶藝等十余項中華傳統項目,不僅為非遺傳承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傳播與展示舞臺,也讓小朋友在樂園就能體驗成為小小非遺傳承人的樂趣,從小提升下一代民族文化自信。
不僅如此,盤小寶緊跟熱點推出《哪吒》系列活動:有沉浸式互動體驗劇,讓孩子走進劇情互動;借皮影劇場,以傳統皮影演繹哪吒故事;安排主題巡游,演員與孩子歡樂互動;設置答題挑戰賽,圍繞故事出題考驗知識;開展彩繪活動,讓孩子變身哪吒......
借助場景與運營雙輪驅動,兒童樂園空間不再只是游樂場所,而是成為孩子知識增長、能力提升、情感培育的成長搖籃,在每一次游玩體驗中,助力孩子全方位成長 。
趨勢四:
科技的應用與科普教育
在室內親子游樂領域的科技應用方面,上海奈爾寶科技館堪稱行業翹楚。它創新性地融合傳統科技館與兒童樂園,投入 2.5 億元巨資,構建出 360 度全感官沉浸式、探索體驗式的科技藝術空間。
這座科技館占地 6000 平方米,共 4 層,設有 5 大科學主題區域。
在無限威力場,國際最大云雨穹頂裝置的水力工廠,能讓孩子目睹水的多樣形態,操作水力發電實驗;全球最大特斯拉線圈展品組合,需孩子協作激活終極效果。奇跡實驗室的異想世界,運用三原色原理,孩子戴上不同顏色頭盔,能發現墻壁圖案隱藏的生物。
未來超市里,孩子挑選物品,臺子自動顯示名稱、配料、熱量等信息。還有星際蹦極、火箭發射、細胞研究所等 40 多個項目,集趣味與知識為一體,讓孩子盡情探索科技魅力 。
文章來源:大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