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預測,中國數據總量2020年將達到8.4ZB(1ZB=1024G的四次方),占全球數據量的24%,屆時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數據大國和“世界數據中心”。
因此,一種觀點認為:“數據就是未來的石油、黃金”!
然而,具體到利用數據進行價值創造上面卻是充滿了挑戰。主要難題在于:
第一,不同行業的數據,不同時間的數據,不同人群的數據,價值都不一樣。
第二,如何將數據能力轉化成商業洞察和商業咨詢能力?
第三,如何通過數據賦能以實現數據驅動的增長?
當前,在端邊云網一體化的新時代,數據透明化成為了新趨勢。以供應鏈領域為例,提出了:“透明數字化供應鏈是指應用ICT、IoT、大數據、云計算和AI等先進技術實現供應鏈的透明數字化。供應鏈的透明數字化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包含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實現供應鏈的業務數據化,第二個階段是深挖第一階段所積蓄的數據的價值,實現數據業務化。”
如此以來,海量的數據流處理當中將會出現大量的重復操作,因此,人工智能技術開始融入到數據透明化全過程當中,比如,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幫助工作人員將那些固定、重復的任務實現自動化。
智慧城市中國首席咨詢專家周智勇分析認為,從數據產生信息,由信息遞歸出知識,再由知識產生圖譜,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以往利用人力進行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利用RPA技術就能夠實現知識圖譜的快速提取,并在后續的決策當中充分加以利用,大幅提升生產力,從而創造數據價值。
從這一點看,RPA技術無疑是智慧城市知識圖譜建設當中的核心技術。例如,利用RPA技術創新的芯片檢查工具已經能夠在一些關鍵檢查當中取代人工的干預。
根據全球著名信息技術分析機構 Gartner 發布的 2019 年 Q1 軟件市場數據報告中顯示,全球軟件市場中 RPA 以 75.6% 的增幅速度增長,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企業級軟件。同時,全球 RPA 市場有望在 2019 年達到 13 億美元的規模。
當前,僅有RPA也是不夠的,最要緊的是把RPA與AI結合起來,完全讓機器取代人去做事。比如,一個專家一天最多只能看十篇文章,而利用RPA+AI能閱讀1萬篇文章并提取其中的關鍵知識點并構建知識圖譜
由此可見,數據要產生價值還需要強大的工具支撐!未來,將RPA技術帶進更多政企,幫助更多客戶實現業務流程標準化、規范化、自動化,降低企業成本,大幅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將是智慧城市領域數據價值創造的大趨勢!
當然,如要數據創造價值,還得確保數據完整性,特別是實時數據完整性,它包括:數據的原始性、不可篡改性以及唯一性。道理很簡單,如果數據是失真或錯誤的,那么,后續的數據處理以及結論都面臨錯誤的風險。
那么,在數據透明化時代如何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呢?區塊鏈技術應運而生。業內比較正式的描述是:區塊鏈是一種在交易平臺上允許按時間順序和公開展示交易的機制。按照業內專業人士的觀點:區塊鏈技術是在缺乏信任的環境中建立信任的一種技術,其核心就是確保數據完整性。
例如,某交易平臺通過區塊鏈使用最新的加密哈希算法來保護單個版本的貨運單據,從而保證交易的所有方(包括銀行)都可以訪問其單據。即使文檔中的一個字母或逗號發生變化,該算法也會自動生成完全不同的標記,從而確保整體數據的完整。該技術使得談判更加有效,從而降低時間和執行成本,并且詳細記錄了所有交易和文件交換的歷史記錄,交易者不再需要等待簽訂的紙質合同。
當前,智慧金融、金融科技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領域,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數據價值創造主要體現在:
• 降低監管難度。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中,由于采用共識機制,各節點需要按照嚴格的算法規則更新區塊信息,從而達成信息共享、多方決策一致,保障數據記錄過程的可信性,降低因人工失誤而導致的風險問題。另外,區塊鏈通過生成信息區塊和數據鏈并加蓋時間戳,能夠形成可追蹤、可驗證、不可篡改的數據。這樣既可以進行信息防偽,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徑,金融機構識別異常交易并防止欺詐行為的出現提供幫助。
• 降本增效。區塊鏈技術通過分布式共享賬本與智能合約可在參與者之間建立直接交互,減少金融體系的中間環節,降低中間成本,實現交易信息實時共享、交易實時結算,有效簡化處理流程,提高效率。
對于智慧城市領域的系統集成商、軟件開發商以及工程商來說,智慧城市中國首席咨詢專家周智勇認為,必須了解這一大趨勢:
物聯網應用產生了海量的數據,智慧決策的需要要求不同行業領域實現全流程數據透明化,以利用數據創造價值,而為了確保數據完整性就必須在各行各業發揮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時間戳、防篡改、可追溯等優勢,在此過程當中IOT須與RPA+AI結合以解決知識圖譜建設的自動化問題,同時,也要與最新的5G技術相結合以解決實時控制的問題。
這就是智慧城市領域利用數據進行價值創造的總藍圖,用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結束本文:物聯網數據采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之痛是一時的,利用數據進行價值創造的未來卻是永恒的。
區塊鏈技術將再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因而有望成為未來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是智慧城市實現以數據為核心的高水平治理和運營的重要工具之一
即最高層要求的: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結束語
區塊鏈并不是新技術,早在電子政務領域就實現了目錄和內容分離的策略,以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區塊鏈技術為何在最近如此得到最高層的重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數據價值創造!
其基本的邏輯在于:智慧城市建設越來越復雜,政企對于智慧決策的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
比如,非洲豬瘟導致了中國CPI暴漲至3.8%,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卻導致了全國人民吃肉難!
面對海量智慧城市物聯網數據要實現智慧決策:
首先,就要對數據進行治理,以確保數據完整性、不可篡改性、某一時刻的唯一性以及可追溯性,區塊鏈利用哈希算法實現了對全過程數據的處理之后,就能確保這些要求得以實現。
其次,要利用AI對數據進行信息和知識圖譜的提取,RPA+AI極端重要,否則,人是趕不過來的。
再次,5G+RPA+AI,其意義在于對于變化的實時反饋和控制。控制為何重要?我們有許多這樣的案例,因為干預不及時而導致了重大事故。
最近在交通領域掀起的主動安全ADAS系統就是通過全程可視化實現對造成安全隱患的司機進行干預,通過安全教育大幅提升安全運行能力。再如,盜版問題的實時介入等等。
最后,我認為,智慧城市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數據透明化成為可能,區塊鏈技術應用解決了數據治理完整性問題,利用AI+RPA實現了信息提取和知識圖譜建設的自動化之后,再經由5G技術應用就能實現對危及城市運行安全的萌芽進行早期干預,從而真的使得智慧城市進入高質量建設和運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