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商業項目的建設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又應該注意什么呢?
避免開發過程中傳統地產比例過高
首先我們要清楚文旅商業并不單純的是為了消費而逛街,而是為了在旅游的過程中,體驗更多的當地的文化特色,豐富視覺享受和情感需求,同時在這個基礎上,滿足個性化消費的模式。
相比于傳統商業,文旅商業項目更應該在從文化產業和旅游休閑的角度進行滲透,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避免房企過度進行諸如住宅、百貨大樓等傳統地產開發。如果項目中的傳統地產比例過大,那么相應的體現文化產業和體驗式休閑的部分就會弱化,掉入傳統商業綜合體模式的怪圈。
設計中關注特色文化內涵
從文化角度而言,需要著重對城市區域性或者特定文化進行解讀?梢砸援數貍鹘y歷史文化為基礎,進行商業的引入。比如洪崖洞,就是以重慶傳統吊腳樓為媒介,延續山城特有的建筑特色,依崖而建,隨坡就勢,同時整個結構面朝嘉陵江,整體就可以看出其所表現出的巴渝文化特色。在休閑的同時兼顧當地獨特文化體驗,是消費性商業的一種趨勢,洪崖洞的走紅也說明了這一點。
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入特定的文化氛圍,進入項目的打造。比如聞名世界的迪士尼樂園,在設計上沒有參考當地文化特色,但是整個項目都充分了體現出了迪士尼文化,不僅設計上每個建筑都有迪士尼動畫場景特色,像諸如唐老鴨、米老鼠、白雪公主、小熊維尼的卡通人物也會布局其中,置身其中就如同處于迪士尼童話世界,十分熱鬧。
不同主題不同文化內涵的文旅項目,在建筑特色上也會有所體現,這種文化內涵和建筑特色上的獨特性,不隨波逐流,更易引起消費者的認可。
規劃中盡可能保留足夠的休閑氛圍
由于休閑消費模式的轉變,喧鬧的商業模式已經偏離大眾的需求,作為文旅商業而言,其目的還是為了留在客流,以便挖掘潛在的消費能力。盲目的努力打造人群氛圍,可能并不會帶來很好的效果。應該要更加注重理解消費心理,盡量滿足目前消費者想要在獨具特色、兼顧休閑而非單調、喧鬧的環境中進行消費的需求。
像成都錦里古鎮,客流十分充盈,但是在擁擠中,小鎮并未一味的追求商業店鋪的密集,以便增加更多的銷售額,而是在古鎮中預留大片空閑區域進行休閑廣場的打造;而重慶的磁器口,在業態的布局上也考慮了更多茶館和咖啡館,而不僅僅是快速消費商品的存在,使得可以保留更多的休閑區域。
品牌業態的引入要關注特色
傳統化的商業布局,在文旅商業上并不十分合適。在業態的打造上,既要符合整個文旅商業項目大文化氛圍,也要保持不同店鋪之間的差異化,給客戶更多的新鮮感。同時也要注重體驗式消費的補充,以便在輕松參與的過程中產生消費,滿足客戶精神和物質的需求。而好的特色業態的引入也會反過來影響文旅商業項目的客流。
比如成都太古里的方所書店,將更多的文化要素聚集其中,看書似乎變得次要,喝點咖啡、享受美食,挑選極具創意的擺件,而這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書店,然而這樣一個“不拘一格、極具特色”的書店,在試營業的兩個月期間平均每日人流量約七八千人次,給太古里帶來了連鎖的消費。又如鼓浪嶼的趙小姐的店,英式的外觀風格,各種精致的杯具和擺件、精益求精的食品、休閑寬敞的氛圍,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標簽效應,很多人去鼓浪嶼都會想在趙小姐的店里聽一曲鄧麗君。
總結
由于消費模式的更迭,傳統的商業模式正在受到沖擊。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政策的傾斜,也為文旅商業帶來了契機。作為一種兼具休閑和購物的模式,同時又可以滿足客群的個性化體驗式需求,文旅商業更加關注消費心理感受和體驗,創造新型商業價值。
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文旅商業有很大的發展壯大的空間,不過如何有效的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并在考慮休閑的同時兼顧消費、保存客流,仍然值得探討。不管這個過程是否順利,但我們唯一確定的是,文旅商業勢必會帶給消費市場一種全新的體驗。
文章來源:產城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