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位于二七新村的大潤發市中分店,前來逛超市的人沒有以往那么多。一位身穿印有“大潤發淘鮮達”Logo衣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都流行網購超市商品,坐在家里一樣買東西。”說完這句話,工作人員遞過來一張印有二維碼的宣傳單,示意記者掃碼。同樣的二維碼也張貼在大潤發超市入口處的玻璃墻壁上,淘寶分會場“淘鮮達”和大潤發優鮮APP兩種網購方式躍然紙上。不時有前來購物的消費者拿起手機掃描墻上的二維碼。
自2017年底,阿里巴巴宣布收購國內規模最大的大賣場運營商高鑫零售后,這樣的場景在全國陸續上演。其實,改變的不止是大潤發和阿里,社區里的超市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單純的線上或者線下消費,開始向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轉變。
記者體驗:手機下單1小時送達
在超市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記者分別登錄淘寶的大潤發“淘鮮達”端口和大潤發優鮮手機APP。從功能和布局來看,兩款購物系統基本一致,都由首頁(大潤發優鮮)、分類、購物車、“我的”幾個選項構成。以APP為例,點開“大潤發優鮮”菜單,可以看到新鮮水果、新鮮蔬菜、肉蛋水產、美護百貨幾個選項。記者隨機點開“新鮮水果”,越南紅心火龍果、山東棲霞紅富士等產品名稱附帶著圖片呈現在眼前。就如“大潤發優鮮”和“淘鮮達”名字所傳達的含義一樣,兩款購物系統均以生鮮食品為主。盡管手機平臺上的商品琳瑯滿目,但當記者在大潤發實體店體驗購物時,才真正體會到超市商品網上購的含義。在相應區域,碩大的“淘鮮達”紅色廣告牌已懸掛于超市上方。記者在此找到了紅彤彤的越南紅心火龍果和碩大的山東棲霞紅富士蘋果。
參觀完實體店后,記者決定親自體驗一下手機下單。點擊大黃鄉黃瓜、越南紅心火龍果等商品,所購貨物馬上被加入“購物車”。向下拉動頁面,點擊“去結算”,頁面鏈接到選擇支付方式。支付成功后,點開“我的”一項可以看到“待付款”、“待配送”、“配送”和“評價”幾個選項。此時,系統顯示所購商品“待配送”。5分鐘左右,記者收到一條短信“您的訂單已由配送員王秀建開始配送,請在指定時間收貨”,這時配送狀態轉變為“配送中”。不到1小時,伴隨“當當當”的敲門聲,配送員提著兩大袋貨物站在了記者家門前。
線上和線下商品同價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探訪中發現,凡是線上和線下的同款商品,價格基本一致。以APP上一款名為“帕泊斯蘇打氣泡水”的飲料為例,線上價格為每瓶3.80元,記者在超市找到的同款商品價格也是3.80元。“淘鮮達”上一款名為“呀!土豆”的薯片價格為3.86元,超市里價格同樣為3.86元。
線上和線下同價成為部分消費者選擇在家網購超市商品的原因。家住郎茂山小區的王源告訴記者,由于小區內部沒有大型超市,購物需要開車去距離自己家2公里的超市。按照每公里油費2元來計算,一個來回就要花費8元。而參照“大潤發優鮮”和“淘鮮達”所設定的規則,滿29元3公里內免費配送,且線上和線下商品同價,王源認為網購超市商品性價比更高。
仔細研究這款APP,“常賣清單”和首頁搜索欄都按照消費者的選擇習慣總結和提煉出各類關鍵詞。首頁頂端的搜索欄在短短5秒鐘內滾動出現了葡萄、小龍蝦、酸奶、冰激凌等夏日多數消費者常購商品,一定程度體現出馬云此前宣稱的利用大數據做“新零售”的思路。
社區超市探索線上市場
阿里和大潤發的“新零售”運營模式,產生了連鎖反應。最近,家住建設路的李雪發現小區門口多了一家京東超市。“以前只知道能在京東商城網購,如今竟然能在小區門口實體店買菜、買蛋。”李雪說。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家住市中區麗景苑小區的郭瑞身邊。他告訴記者,去年底濟南市大街小巷出現了倍全便利店。不知何時,這家號稱“鏈接互聯網”的便利店也開到了自己小區里。
其實,不僅是電商在布局線下市場,老牌實體超市也一直在探索線上市場。郭瑞告訴記者,在倍全便利店進入麗景苑小區之前,小區的地下4層就已經有了銀座超市。占地至少2000平方米的超市,售賣商品涉及水果、海鮮等各類日常所需生鮮食品。距離麗景苑僅一公里的中海國際社區也坐落著華潤萬家超市。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搜索引擎搜索兩家超市的名字后,都找到了相應的電商平臺“銀座網”電子商城和華潤萬家“e萬家”電子商城。
線上和線下結合成為趨勢
山東銀石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利廣認為,“零售模式一直在變化,但無論怎么變最根本的是圍繞如何服務好消費者而變化。”縱觀這些年零售業的變革,早期有大賣場、購物中心、電商平臺,現在又出現體驗式消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零售業再一次革新,體驗式消費與互聯網結合,“新零售”形態漸漸形成。按照業內定義,“新零售”就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模式。
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模式迎合了目前消費市場向體驗式消費轉變的趨勢。線上購物一直存在商品不可見的短板,盡管電商平臺一直在通過圖片、視頻改善感官體驗,但始終沒有找到較好發揮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的直觀購物場景。伴隨消費升級,人們需求多元化,線上購物和線下體驗相結合的模式已經成為趨勢。在不遠的將來,全新零售模式或將顛覆人們對零售業的原有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