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式餐飲的部分里,火鍋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外出就餐選擇,沒有之一。按照 2017 年所有中式菜品的收入計算,火鍋的市場份額為 13.7%,占據(jù)中國中式餐飲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俗話說,沒有什么事情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用兩頓。
中式菜品市場份額統(tǒng)計圖
在火鍋這個品類里,有一個奇怪的分類,叫海底撈和其他。的確,海底撈這個品牌已經(jīng)成為餐飲行業(yè)內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是極致的服務和就餐體驗的代名詞,18 年 5 月 17 日,“被上市”了很多年的海底撈終于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并透露未來會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和繼續(xù)海外開店步伐的擴張計劃。
走出國門對海底撈意味著什么?
巨大的海外市場
大品牌似乎都喜歡去國外開店:退休了的星巴克 CEO 霍華德宣稱,中國將取代美國本土市場,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全球市場,未來的五年內,每 15 個小時就會有一家星巴克門店出現(xiàn)在中國的某個角落里;麥當勞中國的新主人中信股份也決定加快開店速度,預計到 2022 年年底,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數(shù)將增加到 4500 家。
海底撈也是大品牌,當然不會掉隊:招股書披露,目前海底撈的 320 家門店中,有 24 家海外店,其中大多分布在亞洲。
這些海底撈精挑細選出來的海外市場,無疑有著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巨大的華人市場。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的華人占據(jù)了總人口的四分之三,毫不夸張地講,新加坡如今的成就大多數(shù)都是華人貢獻的,在飲食上,新加坡與中國沒有特別大的差異,再加上火鍋的當?shù)卦捒谖墩{整并不復雜,新加坡便成為海底撈出海的首選和開店數(shù)最多的海外市場。
韓國也是海底撈較重視的海外市場,一開始,海底撈的韓國店只是一家中國華人的頻繁光顧的飯店,得益于中韓娛樂行業(yè)的緊密聯(lián)系,在韓國發(fā)展的中國藝人經(jīng)常帶著本地的明星朋友打卡海底撈,娛樂帶動了餐飲,因此,韓國市場雖布局較晚(14 年韓國才有了第一家海底撈),發(fā)展?jié)摿s不容小覷。
聚族而居是華夏名族綿延了八千年的傳統(tǒng),外國人喜歡調侃我們,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我們可以看到,海底撈之所以加快海外市場的擴張速度,是因為聚居的華人們發(fā)展出一個個誘人的海外市場。
海底撈自己也十分了解海外市場的具體情況,在招股書中明確指出其海外擴張計劃主要是增加在大型華人社區(qū)的餐廳覆蓋率,英國、加拿大、澳洲和馬來西亞都將是完美匹配的市場選擇。
高營收能力與高消費水平
我們不妨來做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
跟據(jù)招股書披露的按地區(qū)劃分的餐廳營收數(shù)據(jù),和相匹配的餐廳數(shù)量,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新加坡地區(qū)的海底撈單店營收能力最強,平均每家店年收入近五千九百萬,遠高于內地市場的一線和二線城市,而臺灣和韓國、日本、美國等市場的單店年營收也高于內地三線及一下市場。
各區(qū)域餐廳單店營收
也就是說,海底撈的海外店遠比中國市場賺錢。
眾所周知,火鍋的利潤很高,即使海外市場的人力成本比國內高,在房租上,海底撈的議價能力也會稍遜色于國內,但海外市場的高消費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彌補其較高成本的不足。
中國本土的客單價幾乎沒有受到城市發(fā)展水平的影響,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略高,人均消費 98.3 元,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水平居然略高于二線,想必海里撈下沉二三線城市的戰(zhàn)略部署也是由此而來的;海底撈海外市場的客單價則遠遠甩開內地市場,人均消費 179.6 元,幾乎是內地市場客單價的兩倍。
各區(qū)域市場人均消費水平
居民消費水平直接與人均 GDP 掛鉤,2017 年中國大陸的人均 GDP 為 9482 美元,依然沒能破一萬美元大關,而美國和新加坡是中國的 6 倍,韓國和日本人民的 GDP 水平也遠高于中國。
由此可見,海底撈在美國市場依舊表現(xiàn)出部分水土不服,美國人注重個人空間,對于丁是丁卯是卯的美國人來說,“人情菜”只會讓他們更加困惑;在海底撈所有的海外選址中,新加坡是最成功的那個,當?shù)厥袌霾粌H對火鍋的認可度高,華人文化的完美銜接,還有其高水平的消費能力,如果不久的將來,海底撈董事長宣布新加坡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也不是沒有可能。
品牌溢價
“如果一場大火把可口可樂燒光,那么第二天我就能再造一個可口可樂。”這是可口可樂總裁曾說過的一句話,形象地詮釋了品牌的力量。
在中國,對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海里撈這三個字就代表了品質和服務,相同的消費力,顧客更愿意選擇海底撈火鍋而不是其他不認識的品牌,擴大到國際市場也是如此,海底撈走出國門不僅是為了搶占海外市場,不僅是為了高利潤,還為了其品牌日后的發(fā)展。
無印良品在日本主攻性價比,而在中國卻成了高品質的代名詞,售價翻番,雖然有供應鏈、選址等方面的因素,終究還是中國市場對品牌的認可,同時足以證明網(wǎng)易嚴選的成功不是偶然。
很少有中式餐飲品牌打廣告,門店就是廣告,海底撈越早進入海外市場,就能越早得到國際上的認可,發(fā)達國家的市場認可給海底撈帶來的,是當其進攻下一個或發(fā)達或發(fā)展中國家的市場時,有足夠的品牌溢價能力,掌握自主定價權而不是任當?shù)厥袌鲎笥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