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和大家說明一點,今天講解的不是醫學知識。此“人流”非彼人流。我們今天說的人流是室內設計和房地產行業內的人流動線,那么什么是人流動線呢?所謂人流動線主要指的是人在室內室外移動的點的連線。人流動線是商業地產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們簡單了解動線的作用。
第一,方便客流進入商業設施,容易導入外部顧客。
第二,引導客戶走完商業設施,合理增加滯留時間,提高消費幾率。
第三,方便商品進入,有效引導物流的流動對顧客流的負面影響。
第四,方便員工的服務。
第五,引導消費者人流不重復地自然流動到項目每一個角落,以提高每一角落的商業價值和項目的均好性,消滅店鋪盲區,減少死鋪的幾率。
第六,增加客戶愉悅性,降低疲勞和厭倦感。
第七,使得消費者比較容易把握理解項目布局的邏輯性,建立可以快速離去的安全感。
第八,避免回頭路帶來的效率降低和挫敗感。
以上的八大作用,如何應用在商業的室內的設計中呢?我們來通過案例,圖片作進一步說明。
第一,回路設置。
人們逛商場并不希望走盡端,即使是很短的一段盡端。因此盡端商鋪往往人流稀少、效益不好,直接導致商鋪店面租售的困難和整體商業價值無法體現。所以,商業動線一定要回路設計,而不能有射線存在。在一些狹長的空間中,如果無法形成充足的回路空間,可利用3種方法化解:在端頭設置主力店,端頭設置垂直交通,將通道加寬并中空。
第二,曲直結合。
動線要富有變化,要注意曲與直的結合。如上面圖所示,北京東方新天地的曲直結合就非常好,由于主動線太長,它有三個主動線的大弧形設計,緩解了消費者以往不見盡頭的郁悶,而且三個大弧線位置設有中庭過渡。一般來說,曲與直結合要達到四個目的:
一,使消費者對整體格局有所把握,不至于迷失方向。
二,走道不能過于平直、單調,一望到底,盡收眼內,而喪失閑逛的樂趣。
三,曲與直的變化可以改變動線的心理長度,過長的街區適當的增加曲度,可以產生避免街區過長的心理感覺。
四,曲與直在店面昭示性方面的效果也不相同,有曲度的商業動線更有利于向消費者展示前面的店鋪。
第三,和諧角落處理在商業空間中,對角度的處理的一般原則是:圓角優于鈍角、鈍角優于直角、銳角不要出現。通過角度,要平緩地、無意地改變消費者的行進路線,而不是強制性改變。
第四,寬窄結合動線要注意通道寬窄的變化。一般采用的策略包括如下幾種:
首先,主、次通道要采用不同寬度設置。
其次,在一些區段,適當的改變寬窄,進行流線形的過渡,或者在變寬的部分結合一些景觀小品、導示設施或休息設施,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還有,通過通道的寬窄變化,在寬處增加休息桌椅或者導示牌,效果會更佳。 最后,在動線部分的室內空間設計中,如處理鋪地、屋頂、兩側的界定元素等方面,都可以體現變化和有序的理念。
第五,適度適宜。
長度的適宜指兩個方面:一個是平面動線的總長度,要使消費者走盡量少的路,而經過所有的店鋪。另一個是單條動線的長度,不宜直線性過長。直線過長時,要采用一定的弧度。
第六,兼顧臨街面和動線長度。
商鋪臨街面和動線長度要結合考慮。從長度的角度考慮,在經過所有商鋪的前提下,總長度愈短愈好。但是如果動線設計適當增加一點長度時,可以使一部分商鋪的臨街面增加,則效果更好。也就是說,從商鋪的角度考慮,其臨街面的數量愈多,動線效果愈好。因此,動線設計要綜合平衡考慮。
第七,核心化和空間變化。
受限于地塊的形狀,建筑內部的公共空間布置手法不同。例如正大廣場(如前面圖所示),平面動線只在兩側端點處形成小高潮或者回流,并沒有一個唯一的核心。一般平面動線需要核心時,不要超過兩個,或者多個時要明顯區分,否則容易產生迷失感。
空間變化與核心化,結合討論。存在多個核心時,一定要對空間的功能、形式等方面做出明顯的區分,例如表演活動空間、休閑空間、觀賞空間等,切忌多個公共空間的雷同。
第八,多層次循環。
在水平通道動線設計中,可以參考設置圍繞中庭設置多層次的循環購物街形式,但層次太多了也不好,末層次的店鋪消費者不易到達。為了使消費者輕松到達,主要平面各層次最好不要超過三層,而且各層次的聯系通道動線要寬,要大于同層次的通道。
第九,避免動線交叉。
要注意在同一平面避免車流、人流、貨流動線交叉;內部動線規劃避免死角出現即所謂的盲腸路;避免陰陽街的出現即通道只有一面店鋪;避免因動線設計不合理而改用廁所做誘餌,來指引顧客在商場內轉來轉去,達到吸引人流的效果。
第十,可視原則。
所有商鋪的布置必須能夠被購物者看到,才能實現其業務價值。特別是對于大型商場,商家比較強調內部空間的可視性,加大可視性可以對公共購物產生引導作用。商場內有許多店,如果哪一間店能夠被人一眼看見或從多個角度都能看到,出租或出售時就非常方便,否則很難出租。可以說,加大可視性以便對公共購物產生引導作用非常重要。相反,如果商鋪位置偏僻,不易為購物者看到,則該店面很難被租售出去。
以上關于人流動線的知識,是不是很有幫助?想要活學活用,現在就可以去旁邊的商業街看看。相信看完了你肯定會對商業地產的室內人流動線有了,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