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輕資產是商業地產玩大了后,抗風險、與資本鏈接與存量雙贏的最佳途徑,借團隊也能博來大商機。萬達就是代表。
這盤局早已不同
中國商業地產,早已從外資稱霸變成了內資主導,諸多內資發展商已經擁有了拿得出手的商管團隊,正對應時代捉摸出自家的核心競爭力。
萬達拼速度、華潤拼豪氣、銀泰拼新格局、龍湖拼精細化、中糧拼顏值,連月星和新城都能強勢逆襲、連萬科都區域賽馬已有底氣拼新標桿,連寶龍都成功轉身在魔都創出新前景。
都說商業過剩,其實都在暗暗發力
2015年全年商場有據考察的供應近3500萬方,開業近360家商場,新增面積約三分之一在華東,華中及華南成供應熱點。
上海2015年開業25個場子,而今年預計開業的量則達到了近70家,是北京的近3倍。城市的消費力、發展遠景、全球影響力、人口導入質量及城市化速度都會影響商業地產商的決策。
萬達一年就開業了26個場子,而到今年將暴增至56家,更是深入三四線城市。所以商業地產過剩只是相對的,核心的是單個城市的發展機會,及商業地產大商機背后的快速布局。首富的錢絕不會白花。
輕資產、金融創新、O2O、客戶導向式變革就在當下
輕資產是商業地產玩大了后,抗風險、與資本鏈接與存量雙贏的最佳途徑,借團隊也能博來大商機。萬達就是代表。
金融創新一直就是中國式商業地產的瓶頸。2016年已有重大突破,萬科、萬達已走在前頭。未來,凱德式的商業地產運作模式將在內地崛起。
O2O做的較成功的是萬達的飛凡、銀泰的喵街和凱德的購物星,大格局整合并顛覆市場。貓酷、贏傲科技、萬江龍等同樣助力實現商場自主控制力的O2O新模式。
客戶導向式的變革,各家都在做,2015年較成功的是中糧,對消費者的深入的心理及行為研究落實在營銷及商業開發新模式上。
奢侈商業大變局下依然有轉機
奢侈商業雖遇到困境,中國銷售不盡人意,典型的就是香港的商業大衰退。背后則是消費者的各種改變。
恒隆抱怨但立馬發力創新變革,嘉里大調整默默增場子競爭力,華潤糾結,九龍倉老樹開花,太古橫空出世玩文化情懷,大丸高顏出鏡。奢侈商業在大陸依然精彩。
LV都在中國關店,但其全球的銷售依然在強勢增長??缇炒?、奢侈稅、出國游購、奧特萊斯才是背后的真相。
場景式體驗型商業才是王道
超大型體驗商場的代表,月星環球港沖出魔都,都能展開大中國的布局。
瑞安的虹橋天地驚艷亮相,今年還要在魔都開兩個新天地,藝術體驗、文化體驗、綠色生態、細節服務就是轉型核心。
蘇州的誠品和新光天地,都各自開啟了大陸版新的逆襲模式。誠品從書店轉型把玩文化綜合體,新光天地則成就大陸百貨顏值之王。
中糧的兩個大悅城在年終出世,魔都大悅城的摩天輪、生態及輕藝術空間讓業內驚嘆。成都大悅城的情懷及精致讓人眼亮。
K11周周換景,成就藝術體驗商業場景之王,造就區域租金高點。
綜合型全能商場成新模式吸金利器
萬達、銀泰、百聯、新城、寶龍、萬科、金地、保利、華僑城、中南、鵬欣、綠地等的近遠郊綜合型商場的運營成功,強化了整個大體量綜合體項目的綜合盈利能力,及議價政府的話語權。
綜合型購物中心就是發展商突破瓶頸逆襲的一個重要方式。相比王石的猶豫,郁亮的選擇才是對的。
奧特萊斯增長強勁
2015年全年增加16家,過4億元銷售業績的達40家。華東、華南、華北是奧特萊斯發展熱土。
目前奧特萊斯逆襲奢侈商業的大勢已成,新來的玩家諸多,但成功長三角布局的百聯奧萊及高格局高顏值的佛羅倫薩小鎮成年終兩大巨鱷贏家。
社區商業成為香饃饃
社區商業越來越成為發展商發力的核心。華潤、萬科、世貿、龍湖都開發了對應的產品線。
未來社區mall將爆量增長,截留老牌商圈消費。因為城市化帶來的人的遷移、中國的高密度社區形態及地鐵發展、國人的消費特征及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