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關店潮之后,2016年蓉城首個歇業商場,似乎來得“比以往更早了一些”。近日,矗立在天府廣場黃金位置的摩爾百貨再度陷入關店風波。1月20日,摩爾百貨發函稱,因近三年租金太高虧損嚴重,將于2016年2月29日正式歇業。
從尚泰百貨成都萬象城店、天虹百貨紅牌樓店到人民商場清江路店、摩爾百貨羊西店、太平洋百貨……近年來,成都似乎一直在面臨著單體百貨的頻頻“出逃”。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成都商業物業新增供應預計仍處高位。在分析人士看來,整體庫存的居高不下,也令成都商業地產繼續面臨巨大壓力,整體市場兩極化趨勢將更明顯。
時隔五月再陷關店風波
在百度百科的檢索中,成都摩爾百貨實業有限公司顯示為四川洋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開信息稱,成都摩爾百貨實業有限公司自2002年運營以來,在四川省及成都市商業零售企業中位居前茅,是目前成都市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時尚百貨商場之一。其中,“公司旗下的天府廣場店是四川省及成都市營業面積最大、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時尚百貨商場之一。”
然而,就是這個“總建筑面積105688平方米,主體結構34層,由天府店經營建筑面積近40000平方米,擁有停車位400余個和一個室內汽車美容中心”的摩爾百貨,卻因近三年租金太高虧損嚴重,面臨歇業退場。
就在1月20日,摩爾百貨方面正式發函給業主、商家,稱“由于3年來連續虧損額已達千萬,成都洋洋摩爾百貨有限公司將于2016年2月29日正式歇業。”就在此前的15日,其發出《告全體業主書》,其中第五條稱:如果與業主簽訂的新合同并未達到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就將在2月份提前閉店處置相關善后工作。
事實上,早在2015年9月,摩爾百貨天府店關店的消息就已傳出,當時摩爾百貨方發出的《關于提前終止合同的通知書》以及《關于摩爾百貨繼續經營的聯系函》稱,公司在海發商廈的經營累計虧損高達幾千萬元,公司將于2016年3月31日提前終止雙方簽署的《商鋪租賃合同》,全面退場并停止經營。后來又表示是否最終決定撤場關鍵還要看降租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公司依然在跟小業主們進行溝通。
租金拖累 三年虧損數千萬
據調查,摩爾百貨天府店經營場地為海發商廈負2樓至6樓,其中約七成由1094戶小業主購買,剩下物業由摩爾百貨自持兩萬多平方米,其余為海發商廈開發商所有。從2012年開始,由于小業主提高租金,最高租金高達1000元每平每月,平均租金亦達200多元,租金水平高于附近的遠東百貨、北京華聯1-3倍。在整體零售業行情的下滑、電商的沖擊下,摩爾百貨近三年已虧損數千萬。其中,摩爾百貨相關人士透露,該商場2015年的租金達到9000萬元,全年虧損達4000萬元。
雖然在去年摩爾百貨天府店初陷關店風波時,有一部分業主同意降低兩成租金支持摩爾百貨共渡難關。但從摩爾百貨再次發出將要閉店的信號來看,依然有半數以上的小業主不愿降租。摩爾百貨亦稱,“如果降租無法得到大多數業主的支持和理解,已做好最壞打算——閉店的準備。”
不過,雖然表示將于2月29日正式歇業,但亦有消息指出,目前摩爾百貨已做好兩手準備,如果到2月12日合同簽訂截止期,過半業主同意簽訂新合同,那摩爾百貨將繼續經營;如果未超過半數,摩爾百貨將于4月1日正式閉店,2月底會提前閉店做善后工作。但有關人士坦言,五個月的時間都未能令半數以上的業主“松口降價”,想要在10多天的時間內獲得成功仍有相當大的困難。
供應高位 兩極分化更明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百貨店被卷入了關店潮。去年8月31日,開業不到3年的尚泰百貨成都萬象城店正式停止營業,至此,作為泰國最大的百貨集團——尚泰百貨全線“撤離”中國市場。就在此前不久,天虹百貨紅牌樓店也于6月25日正式“關門”,其所在經營場地將于7月1日起,由成都市萊蒙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繼續經營。
而自2015年7月中旬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董事會上表示,“要關掉國內一半的百貨門店”后,至2015年11月,萬達百貨的關店數量達50多家,占到萬達百貨全國的近50%,可謂“大換血”。
除因產權結構問題,導致商場經營困難的客觀原因外,在經歷了近20年的鼎盛期之后,不少傳統百貨都陷入了銷售增長滯緩、利潤持續下滑的窘境,并在購物中心的夾擊中走向邊緣。
仲量聯行《2015年全年成都房地產物業市場回顧》 顯示,2015年成都共迎來The One、鉆石廣場、銀泰城、龍湖金楠天街及大悅城等5個購物中心落成開業,總體量達約48.4萬平方米,令成都優質零售物業總存量增至約566萬平方米,總體存量同比增加44.75萬平方米。在2015年新入市的項目中,銀泰城、龍湖金楠天街及大悅城,開發了全國范圍內豐富的戰略品牌資源而實現較高的入駐率及開業率。
但同時去年成都多家大型品牌零售商調整關店,由于關閉店鋪面積較大,也令在租賃市場保持活躍的情況下,整體市場空置率受此影響較2014年末上升1.0個百分點至10.8%。
2016年,預計成都將有包括成都銀泰中心In 99及青羊萬達廣場等在內諸多優質零售物業入市。而對于百貨商場而言,購物中心的井噴式發展也意味著生存空間的極大壓縮。在分析人士看來,在2016年新增供應預計仍處高位的情況下,整體市場兩極化趨勢將更明顯。
來自高力國際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由于季內新開業購物中心之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租金對整體市場形成拖累等,成都購物中心市場平均租金環比下降6.1%,至人民幣611.5元每月每平方米,至此,成都購物中心市場平均租金水平已連續三個季度下跌。
在此情況下,“預計部分高品質物業有望將零售面積劃為更小單位出租,以實現租金收入進一步增長;而部分長期處于調整狀態的物業,則有可能繼續引入大面積租戶以快速提高入駐率。”上述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