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無人值守店會給中國實體零售帶來哪些改變?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6-01-29

  在一個多月前,您曾在該店購買過洗衣服,系統推算到,這袋洗衣粉快用完了。

  無人值守商店解決方案由一家來自意大利供應商Datalogic得利捷提供。這個解決方案在剛進入中國時,曾經遭遇“水土不服”,而如今亟待變革的零售業開始擁抱數據化解決方案了。

  那么,這會是2016年實體零售店的新趨勢嗎?

  無人值守店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服務場景,除去酷炫的外設,真正的價值在于,對線下顧客大數據的搜集化為無形。在中國,大數據在零售領域的運用,電商功不可沒。但實際上,在電商產業爆發前,沃爾瑪“啤酒+尿布”的經驗、塔吉特給19歲少女推送嬰兒尿布的案例早已開創了大數據在零售領域應用的先河,但,那時的背景是PC機從流行到橫行,搜集數據的方式略顯費勁。

  沃爾瑪推算線下消費者行為的方式的傳統方式是統計購物小票。周五,有足夠多的成年男性去買啤酒時順帶拿一袋尿不濕,沃爾瑪的工作人員便是從這些千千萬萬的數據中找到商品的關聯性,而且,自從有了啤酒加尿布的經典案例后,沃爾瑪便鮮有類似案例曝出。

  而塔吉特這家大賣場數據搜集方式也不容易,先是通過“迎嬰聚會”的線下活動,以登記表的形式對在冊的、懷孕兩周的女性數據進行建模分析,這些模型非常實用,例如通過追蹤,塔吉特發現,許多孕婦在發現懷孕后,會購買大包裝無香味的護手裝,到第20周,便購買補充鈣鎂鋅鐵這樣的保健品。數據模型推算出某個時間段孕期婦女需要的商品便進行DM投放。

  這樣的案例在早年已經傳播至中國,但國內的實體零售似乎沒有太重視這些案例的價值,到今天才重新發現甚至回過頭去像國內的電商學習大數據的技巧,大致有三個原因:

  一是過去的市場供小于求,生意好做,運作粗放。

  二是電商的沖擊讓實體零售重新認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零售界經過數次探索,發現全渠道是未來零售的趨勢,而大數據又是全渠道的基礎。

  三是線上零售不僅分流了線下零售的消費者,而且還在短短幾年內培養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習慣的消費群體,與電商的沖擊相比,線下零售最害怕的還是面對新消費習慣的適應。

  除了以上三個原因外,國內零售業如果照搬沃爾瑪和塔吉特的大數據方法,不僅水土不服,而且還有成本困惑,沃爾瑪在早期架設衛星鍋去做連鎖店面的同步數據工作,而塔吉特幾乎是在用數學的方式去做數據挖掘工作。到2015年,中國零售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提出來,大致分為幾種思路:

  一是萬達飛凡的思路

  通過為被合作零售賣場搭建WI-FI、Beacon等信息化基礎設施,搭建通暢的移動商用環境,這就好比修建一條信息高速路,便于其上匯聚從停車、到到店消費、店內導購、再到排隊吃飯、看電影等場景應用。

  飛凡還做大會員體系,傳統的方式是LV與PRADA分屬兩家的會員,飛凡不僅要將這種條塊分割的品牌會員體系統一到一個會員卡上,而且還整合其他行業例如機票、電影院會員、餐飲會員等各個領域都整合在一張卡上,一個消費者用一個賬號就能夠管理和累積積分。

  這種做法類似于支付寶與傳統銀行,傳統銀行的賬號體系是“垂直型”,而支付寶為“水平型”,可別小看這種體系的細微改變,水平型賬號體系更適應信息社會的時間碎片化、內容碎片化、選擇碎片化的消費者,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

  目前,大會員體系的實施起來的難度在于如何激勵更多的商家和行業加入到其中,一旦大賬號體系成功了,其背后的各種數據又將能催生出新的商業價值,就像馬云說阿里做電商是為了獲取制造業的數據,消費者的數據,做物流也是為了得到物流領域的數據?;ヂ摼W玩到底,終極目標也是直至數據而去。

  二是無人值守商店解決方案

  無人值守商店在歐美是零售很常見的形態。不過,當這家意大利解決方案商Datalogic(得利捷)來到中國推行“無人值守店”,卻吃了不少“閉門羹”。

  “自去年開始,我們才發現許多零售企業,尤其是超市忽然變得友好起來,”得利捷中國的CEO章大勝告訴鈦媒體。

  無人值守商店的解決方案是智能硬件+數據上傳云端+數據后期分析的方式,像前文出現的消費者甲進到福州永輝超市就得到推送洗衣服消息的方式便是得利捷的“功勞”。

  這種方式首先需要超市會員卡,每當消費者進店便開始自助掃描會員卡,然后每取一樣商品,都可以在手持終端上掃描,這樣做的形式有將收銀端前移的進步意義,減少排隊等待的時間,后臺則是對于某個會員消費情況的掌握,以及從總體實時推算每日最受歡迎的貨品,供超市方補貨提供數據依據。

  無人值守商店的方式目前需要連鎖企業前期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設備,Datalogic得利捷在做的是數據服務上硬件的附加值,同時,由于消費者自助方式的引入,會減少超市工作人員的數量,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在逐年上升的,這也許是它在搜集大數據之外的另一層意義。

  2016年1月,得利捷發出公告稱,它在2015年全球的銷售額達到5億3千萬,其中有10%來自中國市場。

  得利捷大中華區CEO章大勝告訴鈦媒體記者,2015年得利捷在零售領域獲得了逆勢增長。得利捷從2013年起就開始在思考中國零售業界的問題,先后提出零售業的供應鏈效率問題、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用戶體驗,直至無人值守商店的推出,都給困惑中的中國零售商提供了一種轉型思路。目前,很多連鎖超市找也是在積極“試錯”,但沒想到效果還不錯,所以最后都成了合作伙伴。

  如今,得利捷總部已經決定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中國零售業的轉型巨正在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三是第三方支付工具走到線下

  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使用聚焦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這兩家巨型互聯網企業今年頻繁將支付工具滲入線下,也給實體零售帶去了便捷的顧客行為數據搜集。

  微信支付的總經理耿志軍說:“每一次支付都是一次溝通,一次起點,一個數字化顧客的開始。”這個在騰訊內部只有100多個人的團隊現在把微信支付的線下視為一個連接器,支付在幾秒內就完成,但“之前與之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耿志軍梳理了傳統零售電商化的三條路徑:一條是自己搭建平臺;第二條是入駐大電商平臺;第三條是用互聯網的方式與線下實體的商業邏輯進行疊加,打造智慧零售服務體系。根據微信支付的監測,一單支付收銀能在幾秒鐘內完成,背后是一個賬號體系,支付讓用戶關注企業公眾號,而一個企業公眾號就等同于一個APP, 得到的用戶“最低也是企業的潛在用戶”。

  傳統零售的支付行為,收銀結束后,這個顧客就與賣場沒有太多關系,而對于第三方支付來說,一次支付意味著企業得到一個數字化用戶,這個顧客的性別、地理位置、個人購物習慣等都在微信后臺有所累積,這也為企業累積了精準營銷的賬戶。“從微信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做三件事:賬號、流量,做用戶的事;服務和社交做溝通的事;支付和數據是在做交易的事。”耿志軍這樣總結。

  2016年的實體零售店或將發生改變,因為以上三種線下大數據的搜集方案都是零售行業愿意去嘗試的。

  至少,從成本上來看,有些方案不僅沒有增加實體零售的負擔,反而會得到某些補貼,例如第三方支付工具走到線下,采取的是微信、支付寶補貼消費者的方式吸引用戶到店消費;Datalogic得利捷的方式可以上傳統零售自我轉型少交“學費”,將歐美的成熟解決方案拿來就用,還有可能為實體零售減少人工成本。

  此外,大數據的獲取也是線下零售提升價值的方式,包括“精準廣告推送”在內的盈利點清晰可見。

 ?。▉碓矗衡伱襟w 作者:郭娟)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