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轉型“智慧商場” 購物中心同電商之間的顧客爭奪戰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6-03-01

  核心提示:一場來自線下實體商場的變革遠不止如此,如何把被電商“拐跑”的顧客再請回來,需要的不僅僅是摩天輪。在這場“翻身仗”里,互聯網技術將扮演另一種重要的角色。
  2016年春節,一位從北方來到上海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附圖”吐槽“沒有年味的上海”,照片中街頭的高樓大廈孤獨站立,馬路異常冷清,鮮有人影。

  上海人都去了哪里?

  

  “今年,上海有不少商場都很值得一逛。”一位留守的上海媒體人這樣說。從年前就火爆朋友圈的“魔都”摩天輪,到最近備受關注的巨型滑梯,這些本應出現在游樂場的“大家伙”都被搬進了大型購物商場內,迅速聚集了春節期間的客流。

  一場來自線下實體商場的變革遠不止如此,如何把被電商“拐跑”的顧客再請回來,需要的不僅僅是摩天輪。在這場“翻身仗”里,互聯網技術將扮演另一種重要的角色。或許當消費者都開始意識到,商場不再只是商場,而是一個充斥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趣部落”時,這場逆襲互聯網,又依托互聯網的改革就成功了一半。

  摩天輪背后的價值

  “我們今天停止售票了,”2月末一個工作日的下午,坐落于上海大悅城二期頂樓的摩天輪售票處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當天現場的票已經全部售完,如要買票,可直接掃微信購票,“微信公眾號內的票源數量不設上限。”

  就在幾十天前,大悅城摩天輪剛剛正式對外開放,商場內人頭涌動,不少人沖著摩天輪而來。緩慢上行的人流,把1到6樓的手扶梯擠得滿滿的。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們往上爬的過程中,已經錯過了無數次“免排隊”的機會。

  看似炙手可熱的摩天輪,它的網上購票和預約系統就嵌入在大悅城的微信公眾賬號內,而這也是目前唯一的線上訂票平臺。在摩天輪售票處,擺放著二維碼,直接用手機掃一掃,不僅可以訂票,更可以預約以整點為單位的入場時間。對于熟悉并依賴移動互聯網的消費者來說,這幾乎是另一種福利,比如下午逛商場時,就可以在微信內預約晚上7點摩天輪入場券,當其他人在排隊時,你可以篤定安排自己的時間。

  在大悅城二期商場內,客戶服務處和電梯口都擺放著印有二維碼的海報,但很少有人會主動留意。類似的二維碼營銷模式如今已在街頭巷尾泛濫,掃一掃之后,關注到的大多是“含水量過高”的營銷內容。久而久之,很多人更愿意自動屏蔽掉這樣的“變相”營銷。這為傳統商場在移動互聯網渠道的開拓造成一定障礙。

  此后,大悅城采取了“強制”掃碼的買票措施。一位售票處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線下售票點門票采取限售模式,一般在上午十點左右就會售完,剩下的游客只能通過掃碼支付方式來購買門票。記者從大悅城官方了解到,截至目前,通過網上購票入場的游客占比已經達到了85%。

  為什么要這么做?

  大悅城正在做的事更像是另一種O2O:Offline To Online(線下到線上),這是傳統商場正在向互聯網努力學習的粉絲經濟。三年前開始建設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大悅城,目前粉絲已達到30萬,真正激活線上線下互動的除了之前的App預約停車服務外,就是這次的微信訂票。通過摩天輪的訂票系統,為大悅城帶來了大量的年輕活躍粉絲,這為他們更宏大的“智慧商場”打造奠定了粉絲基礎。

  正在構建的興趣部落

  鳥鳴,花香,位于上海淮海路的K11 內,商場一樓大廳被布置成一場春意盎然的藝術秀,吸引了不少腳步匆匆的行人駐足,不少人甚至一手提著購物袋,一手拿出手機拍照留念。但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場用來“看”的秀,也是一場悄然無聲的“吸粉”活動。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不少人并不排斥另一種形式的“關注”,“用微信搖一搖,搖到周邊的‘搖享春意’,進入官方微信公眾號,在鳥語、花香、小橋流水等布景中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個裝置,點贊,贏20-100元價值不等的優惠券。”

  進入頁面,記者看到整個活動已吸引了數千人的“點贊”參與。與簡單掃碼相比,這更像是一場尋粉活動,聚集興趣相投的人。相比較其它商場,這里的做法顯然更往前一步。因為在線上,一個依托于線下的興趣部落已悄然成型:在K11上海的公眾號內,最吸引人的無疑是線下現場課程的購票,而這樣的門票不會在線下銷售。最近在售的是“多肉植物種植課程”“翻糖蛋糕的手工課”,門票均為50元,其中2月底的蛋糕課程門票已經全部售罄。從商場處了解到,類似的課程他們會每月或每季度推送在公眾號內,一般上限是20人左右。他們的受眾就是年輕的熟悉互聯網的顧客。

  “商場也可以是一個巨大的興趣部落,好玩的、有趣的、有個性的,在這個部落形成過程中,互聯網就是一種工具。”K11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商場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微信公眾號、大眾點評和商場App構成了溝通消費者的微體系,“微信像是一種輕推廣,吸引人氣,App則針對更穩定的受眾。”

  K11 試圖將整個商場打造成一個大型“游藝園”,在不同樓層,不同店鋪間隔區放置不同的藝術裝置,并在商場內醒目位置放置了導覽圖。在引入互聯網技術后,這樣的導覽變得更動態。安裝商場App后,在不同位置處會有感應,通過App的推送通知形式對當下的區域進行特色介紹,包括歷史和特色產品以及相關的優惠活動。App不僅是商鋪的營銷,還能幫助游客以游玩的心情找到有趣卻容易錯過的藝術裝置,比如放置在角落的“微明信片”的電話筒,或者是地下樓層正在進行的藝術展等。

  智慧轉型路漫漫

  大悅城8年前開始設計智慧商場,累積的客流大數據,幫助他們了解不同天氣情況對不同入口處人流進出造成的影響,不同的樓層“冷熱”鋪位的安排,以及部分年齡層用戶的消費習慣等。在新開幕的大悅城二期內,“混搭”式、更注重體驗互動的商鋪比例明顯高于一期。但在其相關負責人看來,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從目前來看并不徹底,他們的“智慧體系”依然很難說做到了真正的智慧。

  事實上,記者在大悅城體驗時,商場免費Wi-Fi服務并不穩定,沒有Wi-Fi的鏈接,很難啟動官方App內提供的“實時導覽”以及“優惠推送”的功能。兩年前,大悅城引入了ibeacon導覽系統,現在也依然很難真正使用,相關負責人的解釋是:“一直向顧客主動推送內容,也是一種騷擾。”這讓他們對新技術的使用落地感到困惑。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大型零售業都在喊轉型,也愿意進一步了解“互聯網+”,但真正能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卻并不多。關鍵問題在于,“當下的危機依然不足以威脅到生死存亡。”在以“巨型滑梯”揚名的巴黎春天浦建路店內,巨型滑梯更像是一個巨大且醒目的裝置,吸引人們駐足拍照,但如何留下這些被引來的客流,顯然現實與理想還有巨大的差距。大滑梯出口處是一樓的打折攤位,記者路過時,依然可以聽到工作人員“人沒有,生意沒有”的抱怨。

  近年來,“智慧商場”是上海不少綜合商場的轉型新方向:對消費者而言,有可方便停放的停車場,可提前訂座的餐館,走累了可隨意休息,打折信息可即時了解,甚至在商場內玩個游戲,做個互動,上個課程等等;但從商場層面來看,如何將客流引進來、留下來,眼下做得還不夠。傳統的方式很難走得長遠,但如何讓新的方式生根發芽?這場試驗還將繼續。

來自:《IT時報》(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