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社區商業中,由于電商的沖擊,原本商圈的主力店——服飾,變成了“配角”,而便利店這個商圈的“配角”逐漸成為社區商業的“主角”。
社區商業格局在業內被稱為“五菜一湯”,即超市、便利店、洗衣店、銀行、餐飲與醫療。與常規商圈不同,社區商業講究的是“小”,但“小”并不代表“不全”,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同類型的社區商業格局分布比例大相徑庭,外向型社區商業更多側重于超市、餐飲和休閑,其服務半徑較大,周邊常住人口大多超過10萬規模;中間型社區商業則約50%業態為超市和餐飲;內向型社區商業則更強調醫療等服務配套型業態。
在社區商業中,由于電商的沖擊,原本商圈的主力店——服飾,變成了“配角”,而便利店這個商圈的“配角”逐漸成為社區商業的“主角”。即便電商沖擊再大,日常消費還是剛需的,社區商業難以被虛擬購物替代。因此,社區商業吸引了眾多實體零售業。
“我們的加盟店主要分布在辦公樓、商圈和社區,其中社區店的比重是最大的,選址在住宅小區或小區臨街處。我們曾經計劃要將新店大量開設在寫字樓,但經過市場調研發現,社區選址才是重點。因為寫字樓的便利店一到雙休日就客流大降,而小區的便利店是主動消費,每周7天的客流穩中有升。我們從2015年開始將設開店布局優先級調整為社區店排第一,街面店排第二,車站店排第三,寫字樓第四。”某品牌便利店調研人員對記者說,“對于上班族,我們發現他們的購買高峰是早晨上班時或者下班后。早上,他們會臨時購買熱飲和包子等中式早餐,而下班后,他們更喜好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和面包。這類面包很有講究,必須是可以過夜放置的,因為很多年輕人晚上購買的面包是為了當第二天的早餐。這就需要我們調整社區店的烘培品配送以及保鮮時間;針對孩子,則其下課后的點心和快餐是熱銷品;中老年人則是生活品采購主力。”
以會員制大型商場為主要形式的麥德龍也將把便利店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現已在上海開設兩家便利店品牌——“合麥家”。在“合麥家”,消費者能買到以往在麥德龍會員制商場才提供的優勢商品,包括麥德龍的進口商品、自有品牌,還有高品質可追溯的生鮮水果。同時,考慮到便利店消費者偏愛方便食品的特點,合麥家還提供100多種即食商品,不僅有當前頗受消費者歡迎的臺式、日式風味小食,還有來自意大利的現場烘烤披薩和即將推出的現烤面包。所有即食商品,每日凌晨由全封閉式低溫車統一配送至門店。
據西安麥德龍雁塔店劉經理介紹,麥德龍不僅僅是想做一個傳統的便利店,更希望通過便利店與其他多渠道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不斷提升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的能力。首先,麥德龍計劃打通其網上商城到“合麥家”線下自提點的服務,實現對客戶“最后一公里”的服務覆蓋。“合麥家”也嘗試為顧客提供便利性的服務,所有門店全面覆蓋無線網絡,即食區域提供免費充電服務,消費者只要在店內,時時刻刻不斷網。
隨著電商平臺的崛起,一些網購者在配送方面選擇到店自提,這里就需要社區便利店成為提貨點,尤其是對于已經開設電商業務的零售業而言,其麾下的社區店是極好的提貨點和節省物流成本之策。社區店另一個最大的特色在于生活服務,居民除了購買生活品之外,還有其他的延伸配套服務。因此,便民的水、電、煤氣的收費是大部分社區便利店具備的,部分便利店還通過與ATM機、票務代理、保險代理等合作來拓展服務面,增加客戶粘性。
“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便利店是中國零售業中增速最快的業態之一。2015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仍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在零售業打通線上線下,構造O2O閉環的過程中,便利店部分承擔著O2O落地、服務“最后一公里”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