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線下零售實體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便利店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為低迷的線下零售增添了一道亮色。
在最近召開的中國零售商大會上,多家零售企業向中國商報記者透露了較為激進的便利店發展計劃,其中,日本知名的便利店羅森計劃10年內在中國開1萬家店,福建當地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廈門見福今年將新開300家門店,增長幅度高達60%。在線下零售實體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便利店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為低迷的線下零售增添了一道亮色。不過,在發展過程中,便利店還面臨著競爭激烈、盈利困難等問題。
線下增長最快的業態
“到2025年,我們在中國市場計劃完成1萬家店的開店目標。”在7月7日的中國零售商大會上,接受中國商報記者獨家專訪的羅森中國區總裁三宅示修對中國商報記者說,今年羅森在中國貨市場的開店速度比去年加快了一倍多,未來將進一步加快在中國市場的拓展速度。
進入中國市場已經20年的羅森便利店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卻非常不順利。“因為一些說不清的理由無法開店。”三宅示修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首先進軍上海市場的羅森因為各種原因信心備受打擊,發展速度也非常慢,但是,對于羅森而言,“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他正是在這種狀況下被派駐到中國市場的。
羅森的邏輯是,目前,羅森在日本約有1萬家門店,而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因此,在中國應該有10萬家店,但是,按這樣的理論推斷去發展好像又有點不現實,因此,羅森最終確立了10年內開1萬家店的目標。
在上海拓展不順利使得羅森不得不另辟蹊徑。2010年三宅示修接手羅森中國區總裁職務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重慶開了一家日本羅森100%控股的重慶分公司。“當時考慮在上海這樣一點點地開店不夠快,所以我們在華東、華北、西南等地逐步都建立了子公司。”三宅示修說,由于在上海節節失利,名聲已經變得很不好,以至于當時重慶一名上海籍副市長對他說,原計劃是準備引進7-11和全家便利店到重慶,并沒想讓羅森進來。
但是,無論如何,決心重整旗鼓的羅森此后在中國市場的拓展節奏明顯加快。去年年初,羅森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500家,去年年底門店數量達到652家。羅森透露,今年的店鋪數量有望達到920家。
“中國人均月收入5千元以上的人均數量增加,更多人進入了中產階層,有能力購買中高檔商品,這對便利店是個利好。”三宅示修說,接下來,有相當一部分原來處于溫飽層的消費者也將進入中產階層,對改善生活和更加安全健康的消費要求更高,這些都是有利于便利店發展的積極因素。
在中國零售商大會上,福建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們也在加快門店拓展的速度。見福便利店開店10年來,門店數量以30%的速度增長,但是今年,這個增長速度將有望達到60%,公司便利店的數量將從500多家增長至800多家。
一直從事大賣場經營的家樂福近年來也悄然進入便利店領域,于2014年11月開出了第一家便利店easy家樂福。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戴瑋就表示,家樂福看到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增速指數下降,零售業進入了同質化,租金和勞動力成本也不斷高企,以及電子商務快速崛起所占零售份額不斷擴大,導致實體零售業呈現發展的速度放緩,競爭的優勢也逐漸弱化,整體來說進入了一個慢速或者困難時期。因此,家樂福開始考慮多業態發展,而增長勢頭不錯的便利店則是家樂福尋求新的增長空間的新途徑。目前,easy家樂福在上海已經開出了10家門店,家樂福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easy家樂福將在上海開出更多的門店,并逐步推廣至全國更多城市。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連鎖百強”榜單,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1萬億元,同比增長4.3%,是歷年統計以來增長水平最低的一年。而便利店行業在2015年門店增長速度達8.4%,銷售額達15.2%,為相對灰暗的零售市場抹上了一道亮色。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此前發布的“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近幾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是零售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業態之一。2015年中國便利店仍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便利店門店增長率超過20%的城市占到所調查城市總數的47.5%。
經營模式出現新變化
國內便利店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經營模式也出現了很多適應市場消費趨勢的新變化。
和一般便利店經營面積通常為80至100平方米不同,家樂福新開的easy家樂福的面積都在300平方米左右,商品總數達到4-5千種。店內主營食品包括即食預制品如關東煮、現制飲品、盒飯及各種方便食品之外,還提供生鮮果蔬、酒類、基礎食品(米面油)、嬰兒產品、日化用品及寵物食品等。除了提供品類齊全的商品,easy家樂福店內設有簡易咖啡吧,并配備充電電源、Wifi等設施,供顧客小憩,并可享用飲料、簡餐等快速食品,且可作為家樂福電商“家樂福網上商城”的線下自提點。
為了市場的消費需求,很多傳統的便利店近年來也紛紛開始升級。江蘇常客隆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新開的家易樂便利店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作為常客隆便利店的升級版,家易樂的經營面積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除了便利店常見的商品外,家易樂便利店內還增設了兒童游樂區和電子儲物柜。消費者可以通過家易樂便利店內的網絡終端上購買更多線上商品,并且,也可以通過家易樂便利店內的電子儲物柜收取快遞商品。升級版的家易樂是常客隆專門為社區居民量身定做的便利店,這些突破性的功能創新使之對社區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強。
“現在的便利店應該是安全、便捷、時尚和有趣的。”張利對中國商報記者說,見福的便利店增加了很多進口商品,同時還增設了水吧,開放Wifi,以此吸引時尚年輕的消費者。見福甚至在店內修建廁所并對外開放,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的便利。各種服務挖潛為見福帶來了持續的高增長,在當前線下整體消費疲軟的大形勢下,見福便利店的銷售額增幅依然可以達到10%以上。
“未來中國便利店增長的空間還很大。”張利說,日本便利店單店日均銷售額約為4萬元人民幣,是中國便利店的四倍以上;日本便利店的利潤率可以達到5%,而中國只有2%。所以,未來便利店空間巨大。要想發展得好,中國便利店經營必須緊貼消費需求,在服務細節和經營方面做得更好。
在市場拓展模式方面,便利店也在探索更多的途徑。“我們發展的大方向是與各地的大企業合作。”三宅示修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按照羅森的發展目標,光靠羅森自己的力量開店還遠遠不夠,而且中國太大,各地消費特點不同,適合的模式也不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和各地有實力的商業企業聯合開店。為此,早在2010年,羅森就開始探索這種大企業合作模式,先后與江陰、大連等地的商業企業合作開店。今年,羅森和武漢中百達成合作,將武漢中百旗下的便利店全部更換為羅森的品牌,并按照羅森的標準進行技術和服務改造,使之成為羅森的加盟店。三宅示修說,現在看,這種合作模式很成功,和羅森合作后,大連旺達羅森便利店的銷售額刨去香煙費用后比合作前增長了3倍,武漢中百加盟店刨去香煙后的銷售額也增長了2倍。
競爭激烈盈利難
盡管便利店發展勢頭不錯,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企業進軍這個領域,便利店品牌和數量不斷增加,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便利店品牌已達到262個,上海、深圳、南京的便利店品牌均超過10個,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與此同時,中國便利店區域發展不平衡,各城市便利店發展差距較大。一線城市除上海、深圳的便利店發展水平較高外,北京、廣州便利店的發展水平距離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仍有一定差距。另外,全國各城市之間的發展水平也存在巨大差距。南方沿海地區是便利店發展較好的區域,西北、西南內陸地區是便利店發展較為落后的區域。
和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及地區相比,中國便利店的單店銷售額和利潤水平都很低。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透露,中國內地便利店的平均單店日銷售額是5870元人民幣,中國臺灣地區是1.5萬元人民幣,而日本則高達4.2萬元人民幣,差距巨大。同時,日本便利店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大賣場,大體為54%比46%,而在我國的實體零售市場上,便利店和超市的比例是8%比92%。“從經營管理水平來看,中國便利店還處于粗放式的初級水平。”
目前,很多便利店處于虧損狀態,一些做得比較好的便利店盈利也不多。三宅示修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羅森的加盟店基本上都是盈利的,但直營店由于成本更高,將近一半店鋪依然處于虧損狀態。他坦陳,房租高企是便利店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尤其是2010年至2012年期間,房租是令羅森感到非常頭痛的一個問題。現在隨著銷售額的提高,這方面的壓力才有所緩解。
與此同時,不同地區政策的變化也令很多跨區域連鎖的便利店感到困擾。“不同地區規定不一樣,我們對有些業務得多花一點時間才能把握。”三宅示修說,另外一個是人才問題,便利店拓展過程中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對于企業來說是個考驗。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也顯示,行業發展仍需政策支持。便利店行業發展速度與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匹配。政府職能部門應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協調環保、消防、工商、食藥監等部門在便利店擴展餐飲等經營范圍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增長空間很大
●“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近幾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是零售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業態之一。
●未來中國便利店增長的空間還很大。要想發展得好,中國便利店經營必須緊貼消費需求,在服務細節和經營方面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