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顛覆?還是回歸?——中國電商未來走勢透視

來源:新華社       作者:新華社       時間:2016-11-10

1999年,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誕生,之后的故事層出不窮——

在虛擬與現實的交匯中,電商發展遠超人們預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之一,引發一輪輪產業變革。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未來,電子商務又將發生怎樣的變革?

顛覆?還是回歸?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關于電商的未來,未知遠遠大于已知。

生于“低價”,決勝品質

“兩年前囤的紙巾到現在還沒用完。”浙江杭州李濤先生的消費沖動成為不少網民“雙11”的真實寫照。今年的他卻一改常態,海淘了一些國內買不到的優質商品。

在邁入第八個年頭的“雙11”購物節期間,越來越多像李先生這樣的“剁手”族逐漸走向理性。

“網購節歷經試水、探索、爆發與多元期后,已逐步走向成熟與完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如今消費者不再唯價格論,商品的品質、實用和個性成為購買的核心要素。

曾幾何時,電商高歌猛進帶來的“濁浪滔天”難以想象。上萬元的大牌仿造品只賣幾百塊,上千元的商品促銷價不到百元……“誘人”的價格讓消費者慷慨解囊的同時,也滋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環境,甚至讓真貨一度“無路可銷”。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現象的實質就是供給側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并帶來更嚴重的同質化、低質化競爭,損害的是中國制造的創新能力。

“在未來的商業進程中,電商的價格戰模式難以持續,提升品質、品牌才是決勝的根本。”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

今年的“雙11”中,京東打出“好物低價”的旗號,并強調——好物是低價的前提,先后順序不能顛倒。

記者在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西青區的工廠里看到,根據網上銷售數據及網友反饋,員工不斷調整包子的餡料配比、酵母比例。公司負責人張營說,“從上線做電商開始,就本著堅持品質、合理定價的理念,講究選精材、配好料,相信消費者會為更好的產品買單。”

品質首先意味著“質”,這是追求品質電商的起點。為此,京東、亞馬遜等電商均采取直采直銷的自營模式,通過與廠商和品牌商直接合作,嚴把產品入口。

品質亦是改變低端,提升產品品味的過程。瞄準中產階級崛起成為消費中間力量,網易考拉海購努力為消費者“發現世界的好東西”。公司CEO張蕾認為,適當引進海外商品,既滿足了消費提質需求,又能倒逼國內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品質的歸宿則是購買服務與使用體驗。不少電商通過自建物流,縮短配送時間,延長退換貨周期等,讓品質貫穿在購物的整個環節。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中國總裁張文翊認為,商業的本質是交易。“電商的競爭終將回歸商業本質——豐富的選品、可信賴的品質、透明的價格、穩定便捷的配送體驗。”

“中國將進入品質、品牌、品味、品格消費時代,電商經濟也要順應這一趨勢做好‘有品電商’。”趙萍說,這樣才能與中國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形成良性互動。

跨界整合,重塑生態

不再“瘋狂”下單,不再等候“雙11”打折,北京90后女孩張小蘭,最近在網上買了一款掃地機器人。

這款由科沃斯公司推出的機器人產品,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需求研制的。借助天貓大數據,科沃斯實現機器人掃地拖地“不走回頭路”。科沃斯預計,這款個性化機器人有望創下單品銷售額2億元的新紀錄。

個性定制如今已不是新鮮事,但電商從銷售端向制造端延伸之勢愈演愈烈。京東日前發布“京-制”戰略,推出“服裝定制”和“個性定制”服務。海爾小超人系列在天貓平臺的預售量穩居“雙11”空調預售榜第一……

有專家預測,互聯網之后,物聯網或將構筑C2B服務大市場,前景廣闊。

競爭日益激烈,電商從單純的銷售端競爭,加快供應鏈整合的步伐。

在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紅冰看來,C2B就是通過用戶的需求,來調度整個供應鏈各個環節進行快速應對。未來柔性生產將會把更多的供應鏈合作伙伴拉進來,C2B的能量會逐步往上游傳遞。

“未來,C2B模式將成為電商供應鏈整合的趨勢之一。”曹磊說,借助電商的大數據,生產商將更好地進行供需匹配,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減少庫存,提高供給質量。

在供應鏈的整合中,與線下企業的合作也成為電商爭奪戰中的一大特色。從阿里入股銀泰、蘇寧,到京東入股永輝、與沃爾瑪合作,融合早已開始,遠未停止。

在今年的“雙11”中,全渠道成為阿里主打戰略之一。線上線下打通的店鋪將超過100萬家,近10萬家門店實現全面數字化,在全渠道融合上更上層樓,讓消費者實現360度無死角場景購物。

“純線上電商的‘黃金10年’已經過去,雙線融合的服務時代已然到來。”蘇寧云商COO侯恩龍如此判斷。

整合不止于供應鏈,更大的在于生態整合。

從平臺向全方位擴張已在多個電商企業拉開帷幕。在阿里集團業務中,云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等項目已成為“新三大引擎”。蘇寧云商的三季報中,社會化物流收入和金融交易增長迅猛。京東也在云計算、智能等領域邁出實質步伐。

“開放才會實現共贏,封閉就會越做越小。”侯恩龍說,不同生態圈之間也要加強融合,電商平臺、網站、電視、APP之間的數據共享,將會帶來難以想象的流量資源。

電商誠信,步入拐點

售假等誠信問題,已成為中國電商發展的一大阻礙。

誠信一小步,產業一大步。然而,作為電商真正意義的“最后一公里”的誠信,卻往往是消費者心頭之疼。

在即將到來的“雙11”,家住江蘇南京的陳女士表示更要擦亮眼睛。去年此時她下單為老人網購的一件冬服,過了半個多月也未收到貨,最后賣家通知這款商品超售,商戶的“隨意撤單”,讓她的購物體驗十分不快。

面對超過6.5億的網民,誠信交易愈發成為一個尖銳的問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我國網上零售額為34651億元,增速為26.1%。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誠信往往如浮云,帶來假貨、次品的消費之痛: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公布的網絡交易商品質量專項抽檢結果顯示,網上不合格商品檢出率仍達到34.6%。

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沒有誠信支撐的電子商務,就像折翅的鳥兒,難以遠飛。”業內人士認為,加強電商誠信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電商不誠信問題為何久治難愈?如果監管失效,售假沒有損失,還能得到好處,誰會打假?多位政府監管部門人士如此表示,當下尤其要對行業龍頭企業加強監管與合作,制定規則予以引導。

隨著消費者理性消費、品質消費的崛起,倒逼更多電商企業的思考:“互聯網思維”的本質不是“網”,而是“人”,被消費者拋棄的平臺將一文不值。

自律是企業誠信之基。

侯恩龍說,電商企業加強自律,推動平臺首問責任制,從源頭就要對產品進行把關,不能總是事后監管。產生問題,平臺和商戶要承擔連帶責任,并可嘗試平臺對用戶先行賠付。

政府部門打假的決心同樣重要。在此基礎上,電商平臺企業的大數據共享就顯得尤為重要。

互聯網專家方興東表示,依靠技術手段是實現電商誠信市場的有效途徑,必須建立大數據運用支撐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他認為,“通過消費行為和大數據分析,絕大多數假貨是可以解決的。”

今年國家工商總局與百度合作啟動網監專項行動,初步認定了北京市4100個涉嫌無照的商務網站。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順豐速運等8家互聯網公司,日前也共同簽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協議書》。

北京市工商局網絡交易監管處處長陳建平說,強化失信懲戒,加強政府和企業合作,讓網民直接參與共治,如此,電商不誠信亂象或將肅清。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九次會議提出要加強電子商務全流程信用建設,完善市場化評價體系,強化信用監管。這將成為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的一座里程碑,具有深遠意義。

電商未來,哪般模樣

1999年創立的阿里巴巴,目前有超過600萬企業在阿里“千牛”平臺上管理生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經常說,“很多變化已經在發生。”

馬云判斷,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阿里也將不再提電商,互聯網對傳統零售行業的改造將迎來一個全新的商業形態。

入局尚晚的網易考拉海購前3季在跨境電商登頂。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3季度跨境電商保稅進口總額(含直郵)達173.1億元,其中網易考拉海購在同類電商平臺中占比位居第一,復購用戶超過1500萬。

網易考拉海購CEO張蕾認為,未來電商還是會存在。“消費升級是對存量升級的一次洗牌,融合過程會很痛苦,線上消費升級要快于線下融合。”

在京東集團CEO劉強東看來,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創立中國品牌進程中,電商責無旁貸。未來電商應更準確判斷消費者需求,更好地幫助生產商進行供需匹配。

“電商在營銷、物流、售后服務、質控、金融服務和技術支撐等價值鏈上具備了助力實體經濟的能力。”他說。

蘇寧控股董事長張近東則認為,當下正處于體驗經濟時代,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要做的就是構建更為緊密的互聯網時代的場景化消費環境,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品質需求,而不是單純的價格高低。

“未來已經到來”。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商品和服務,這或是未來電商的模樣。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