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商業是區別于傳統商業的以零售為主的業態組合形式,其更注重消費者的參與、體驗和感受,并對空間和環境的要求也更注重體驗性,所以商場在做規劃設計時合理規劃很關鍵。
鋪位布局和人流動線設計
鋪位布局規劃
商場鋪位劃分的科學合理與否,不僅僅是體現商品組合的豐富多樣,它還必須考慮到經營商家的實用性與合理性,同時也更要兼顧到獨立鋪位與整體商場的協調性與互動性。
尊重消費者行為 :科學合理的鋪位劃分將會使經營商家的經營利潤得以充分體現,使商場的形象更為鮮明、層次更為豐富,同時也將會使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過程顯得更加自然順暢和輕松愉快。
面積按定位劃分:根據整個商場定位劃分商鋪的面積。
實用率適中:眾所周知,居住類物業使用率越高越好,以同等的價格,業主能夠獲得更多自己實際使用的面積,而商鋪卻不一樣。 在歐美及香港,一些比較高檔的商場其使用率都是很低的,基本在50%左右。
營造購物環境
首先,使用率低是為了營造一種舒適的購物環境,滿足購物者的消費偏好。越是高檔商場,其公共空間就會越多。
比如走廊、通道要足夠寬、每層至少要有兩部扶梯、兩部電梯運載。還有的商場會設計有寬敞的休息區、局部挑空空間、步行街,這些公共面積的設計都是為了使購物環境更舒適。
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會極大的刺激購物者的消費沖動,而一個嘈雜擁擠的購物環境只會使人望而卻步。
決定商場流量
商鋪的使用率決定了消費人群的容量和人流量,商場的空間是有限的。使用率高,可容納消費者的空間減少,其人流量就會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商場的經營效果。
人流動線規劃
注重內外溝通:商場的人流動線設計不僅僅是商場內部的人流交通與疏散問題,它更為注重的是商場內部人流與外部街區人流的交流與溝通關系、商場平面、立體人流的自然順暢、平均分配關系。
避免盲區:最大限度地避免綜合商場內的盲區和死角問題,同時更加考慮到消費者在商場內購物的自然、舒適、輕松的行為過程和心理感受。科學合理的鋪位劃分和人流動線設計是消費者在商場自然舒適、輕松愉快地游覽消費的有力保障;是經營者利潤合理化的有力保障。
小結:商場的收益效率及商鋪的人流到達率與商場的鋪位布局及人流動線設計息息相關。
在人流動線設計中,在保證空間內外互通及空間的流暢性的同時,避免商業死角的存在;同時采用洞口上下退層的處理方式,增加空間垂直互動性,提升空間的體驗感及舒適性。
商場樓層規劃設計要點
樓層設計與業種組合:商場樓層設計要考慮業種規劃,與業種有效組合,以樓層作為業種及相關行業的大場。樓層與業種是相互關聯的關系。
以業種定位作支撐點:業種根據消費者消費習性進行布局,樓層設計也應考慮到消費者消費習性,才能有效進行樓層的規劃設計。以業種定位作支撐點,有效的樓層設計,能夠保證消費者在商場的停留時間。
商場內部庭院設計技巧
一般大型商場都會有商場內庭,作為顧客休閑、觀賞及給商場緊密購物空間帶來疏散感觀空間,內庭的設計,除了要有足夠的空間、與內庭小品配合外,還要注意兩大要點。
和諧性與均好性:以商場核心主題特色為基點,通過內庭景觀、小品的有效組合,與商場主題特色密切聯系,保證內庭景觀、空間及與商場主題特色的和諧性與均好性。
與廣場互動:商場內庭與廣場其二者具有共性,又各具特性,為人群提供活動空間。而內庭則側重于體質商場內人流的停留時間,廣場側重于商場外圈的人流集合。如何將廣場與內庭通過互動作用,應是內庭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
走道、洗手間布局設計要點
走道設計要點
脈絡清晰:商場內過道設計要清晰,過道脈絡設計好壞,不僅影響對人流的疏散,也影響商鋪布局。
與指引標志結合:指引標志主要是指引消費者目標方向,一般要突出指引標志,在過道交叉部分設計。
合理設置寬度:過道的兩大作用是疏散人流和引導,商場過道寬度設置要結合商場人流量、規模等,必須設置。一般商場的過道寬度大于3.3米。
商場洗手間布局要點
“隱性”布局:商場洗手間,作為商場的附加設施,它的布局設計不能有礙商場的經營功能。商場洗手間布局,要以“隱性”作基點,通過專用過道設置,將洗手間與購物空間形成有效分隔。
采用回避法:商場某些業種,如飲食、食品類等,應回避與洗手間相鄰。
確定數量:綜合商場人流量確定洗手間個數,避免洗手間出現排隊堵塞現象,且應每層都設置。
小結:商場的內部走道需要脈絡清晰,內部走道路徑的清晰度直接影響人流的疏散及人流到達洗手間的體驗感,同時洗手間的布局及功能的設置也直接影響到顧客的購物體驗。
文章來源:J&A杰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