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控地價仍然是熱點城市的主旋律,但也難掩土地競拍市場的熱情。樓市的調控之聲越來越密集,但是為何土地市場卻越調越熱?
房企搶地仍很拼
自2017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雞年初繼續平穩,但土地市場分化明顯。在控地價背景下,雖然高溢價率地塊數量明顯減少,房企搶地熱情仍然高漲。
將于2月17日出讓的上海臨港4幅住宅地塊,報名參與的仍然是此前活躍在土地市場的老面孔,包括萬科、保利、碧桂園、招商、世茂、金地等。
2月14日,南京迎來了春節后的首場土地拍賣,共有7幅地塊參與網上競拍。經過激烈爭奪,其中5幅地塊超過最高限價,因此進入了搖號決定買家環節。2月15日,達到最高限價的5宗地塊在搖號中角出了最終買家,其中,招商以總價98.1億元拿下中華門G98地塊,成為南京總價地王。
當天進行的廈門土地市場首拍也非常激烈。廈門樓市2017年首場土拍,在“限地價、競配建”政策背景下, 3幅地塊全部花落翔安航空城區域。其中,翔安2016XP12地塊開拍半小時不到,報價就已達最高限價,隨后進入競配建環節。最終,廈門特工開發有限公司(住宅)以總價7.66億元,樓面價29015元/㎡競得翔安2016XP12地塊。由于其競配建面積(無償移交政府居住建筑面積)5500㎡,隱形樓面價達到36650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從春節后土地市場整體表現看,房企對熱點城市的熱門地塊拼搶依然積極。包括南京、蘇州、廈門等2016年的二線城市四小龍地價依然處于高位,即使在地方政府設置了多重調控約束政策后,部分帶住宅屬性地塊依然以突破最高限的價格拼搶。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7年1月,盡管受春節影響,20大房企1月份拿地總額依然達到1117.26億,平均拿地成本為9654元/平方米,相比2016年房企平均拿地成本6964元/平方米上漲了38.6%。有9家企業在1月份拿地超過50億。在2016年收獲歷史上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最大年份后,房企補充土地的積極性明顯較高。
最拼的是碧桂園,春節前兩天還在積極搶地。1月26日(農歷二十九)下午,高明區荷城街道滄江南路以南、碧桂路以西出讓一宗41109.4㎡城鎮住宅用地。經過63輪競拍,碧桂園以總價9160萬元奪得該地塊,折合樓面價約1013元/㎡,溢價25%。
房企看好2017年樓市
瘋狂的搶地因為房企們對今年樓市的銷售也很看好。
在恒大與深深房簽訂的重組上市協議中,恒大對2017年的預期銷售額為4500億元,僅較2016年的3733.7億元略微增長20%。
近日,恒大內部刊物刊出了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制定的未來發展目標:“到2020年,地產、金融、健康、文化旅游四大產業年銷售收入超一萬億,總資產超三萬億,年利潤超600億。” 這意味著,許家印要在未來3年再造兩個萬億恒大。
由于政策面的從嚴執行及樓市周期性的因素,2017年核心一、二線城市商品住宅市場進入調整期已成“共識”,并且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樓市將進入價格調整期,屆時,樓市將迎來“以價換量”,下半年調整的力度將比上半年更深一些,但許家印對于住宅市場依然保持樂觀。
許家印判斷,3~5年后市場的總需求才會開始下降,但未來的市場會越來越向大企業集中。數據顯示,盡管恒大去年的銷售額已達3700多億元,但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比僅3%左右。“增長的空間還很大。房地產業對恒大來說永遠是朝陽產業。”許家印說。
此外,于2015年底重組上市的招商蛇口在2016年全年獲得739億元銷售業績,總經理許永軍表示,2017年招商蛇口的銷售額目標是沖刺千億元臺階。而此目標相比2016年,增幅將近40%。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2017年綠地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力爭實現10%~15%的增長,其中房地產主業在2017年至少要保持15%~20%的增長。
而萬科王石去年曾對外宣稱,預計萬科第四個十年營業額將達1萬億,甚至可能到2020年就會實現。碧桂園2017年設定了“尖叫目標”,具體數額還未對外公布。
為何土地市場卻越調越熱?
眾所周知,控地價仍將是2017年土地市場主旋律。
去年,貨幣寬松讓開發商快速獲得規模發展,而步入2017年,種種跡象表明銀行有收緊趨勢。多名房地產業內人士指出,在持續多年的房地產開發高杠桿運作之后,一行三會的整體調控措施陸續出臺,房企高杠桿“玩法”大限將至。這一次并非“狼來了”,來自房企、基金業、房地產機構的反饋均指向房地產資金問題將面臨的大考。除此以外,政府也是加大力度在對樓市進行調控。
因此,政策的收緊,讓不少人看空樓市,但是,房企們面對這一系列的“緊箍咒”好像并沒有那么緊張,他們依舊對2017年的業績充滿期待呢?
上述有幾家房企相關人士表示,大型房企對于住宅地塊的熱情一直沒有消退,這表明房企手中資金目前還比較充裕。即便是基金業協會剛出爐《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范第4號-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以下簡稱“私募資管4號文”),收緊房企表外融資渠道,即便是中央打壓土地源頭的資金來源,部分房企仍鋌而走險,底氣還在于對于做大企業整體體量之下,降低融資成本的信心。
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認為,2016年土地市場的火熱預期可以延續到2017年。即使存在貨幣政策偏緊、房企主要融資渠道受限的情況,但是大城市化進程穩定發展、2016年小行情給諸多房企提供了大量流動性,在補庫存和銷售結構性行情的要求下,一、二線和大都市圈范圍內的三線城市仍將是房企關注的重點區域。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受控地價等因素影響,2017年全國熱點城市的地王數量將有非常明顯的降低。但由于2016年樓市銷售火爆,大部分企業庫存去化明顯。這種情況下,房企對熱點區域、優質屬性地塊的拼搶依然會很激烈。
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杰在剛剛發表公司對2017年地產行業整體的看法和判斷時表示,今年是銷售大年的可能性小,行業增速雖談不上樂觀,但如果從總銷售面積、均價走勢、 市場占有率三個方面來考慮,龍頭企業發展空間依舊非常充分。目前,萬科或恒大的市場占有率是3%-4%,美國在成熟階段龍頭的市占率是6%-8%,至少還有一倍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