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三年千億”的新晉者,一個是“三年千億”的追趕者。這個春天,綠城和雅居樂來了一場南北對話。
4月11日,雅居樂地產在官方微信中發布了一篇《綠城中國總裁們來雅居樂總部“串門”》消息。
文中提及的綠城總裁們包括綠城中國執行總裁應國永、董事、執行總裁李青岸、副總裁馮征及各產業集團負責人。而作為東道主,雅居樂主席陳卓林親自站臺。
強調對話管理層的“重磅性”外,雅居樂還于文章導語結尾處特意凸顯“特色小鎮”這一關鍵詞。此前2月,為探索特色小鎮發展,陳卓林家族掌舵下,雅居樂已啟動產業地產板塊。
這與綠城打去年開始力薦的“小鎮計劃”不謀而合。但一場大佬間的技藝切磋,熱門“小鎮”只是其中一環,正如雅居樂集團董事副總裁黃奉潮表示,“未來雙方存在較大的合作空間。”
在這個“合作空間”背后,雅居樂劍指的目標終將回歸到“三年千億”棋盤。“公司2017年的預售目標為600億元,并將在2019年進軍千億。”在雅居樂2016業績發布會上陳卓林放言。
旅游地產轉身小鎮夢想
以中山雅居樂新城為起點,從海南清水灣、云南騰沖原鄉到版納西雙林語、馬來西亞滿家樂等項目,雅居樂從未停止過對旅游地產模式的追索。
但過程難避藩籬,例如“神盤”清水灣2014年半價清貨。當年“五一”,消息指出,雅居樂清水灣部分房源五折甩貨,3天促銷售房百余套,價格在9000元/平至21300元/平之間。
按照清水灣項目上的人士說法,這個價格已經回到2009年時的房價。因為在2011、2012年海南市場大熱時,清水灣一般售價超3萬元/平方米,但彼時房源售價僅為最高價三分之一。
從海南熱土轉身,雅居樂西征云南繼續做大旅游地產盤子,但卻遭遇高爾夫球場違建風波,一度影響項目的銷售進程。
旅游地產項目頻頻遇阻,雅居樂也在逐步減弱這部分業務的投資力度,而興起的“特色小鎮”熱潮似乎為其找到另一突破口。
今年2月,在雅居樂組織的一次會議上,陳卓林秘書宣布了公司25周年的“重大舉措”,即在陳卓林家族的帶領下專注發展特色小鎮,并已啟動產業地產板塊。
贏商網從官方了解到,目前,雅居樂已經在大本營中山以及八大區域開始進行推動,和政府溝通洽談一些有潛力并能取得產業落地的小鎮。
“一方面,對當地的原有產業進行優化升級,以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與稅收貢獻;另一方面,引進和當地原有產業相匹配的的新的技術產業,擴大原有產業鏈。”
陳卓林勾勒的這一幅幅“小鎮夢想”場景,恰巧也出現在綠城圖譜上,這才有了這一場南北對話。
關于旅游地產類特色小鎮,雅居樂給出了三個評判標準,即“空氣好、氣候好、環境好”。而綠城則補充了“四條件”——較好的外部配套環境和資源、政府充分的政策支持、較好的產業資源、充足的現金流。
“充足的現金流”,這無疑是雅居樂在運營旅游地產項目過程中時常承壓的因素之一。早在在清水灣半價促銷時,就有分析師明確指出,“最容易想到的還是企業的資金壓力,這可能和企業的短期用款有關。”
資金問題外,由于旅游地產開發模式受經濟因素影響大,銷售不穩定抑或是特色小鎮維持運營的障礙物。
為此,雅居樂在與綠城對話中提出,面對特色小鎮常住人口少、入住率低等問題,雙方均提出一些解決辦法,并提議進行業主資源互補。
回歸一二線與三年千億
的確,“小鎮”是時下熱詞,但卻不是這場南北對話的唯一看點。用雅居樂集團董事副總裁黃奉潮話來說,“未來雙方存在較大的合作空間”。
“綠城與雅居樂存在眾多共同之處,不管是發展經歷、發展理念、發展現狀或所面臨的問題均較為相似,希望在未來戰略思考、發展模式、多元產業布局、具體業務領域提升方面,共同切磋。”
從綠城中國執行總裁應國永話術中可看出,雅居樂與綠城的合作路才剛邁步。而就二者當前規模而言,雅居樂在其中扮演的更多是“學徒”,因為其是千億的追逐者,而綠城是新晉者。
經歷了連續五年業績未達標窘境后,2016年雅居樂銷售額首次闖入500億陣營,并超年初目標近70億元。
在此刺激下,其也首次喊出了千億目標,“公司2017年的預售目標為600億元,并將在2019年進軍千億。”
但在千億征途上,其遇到了綠城此前一樣的問題:三四線難題、債務承壓與架構調整。綠城銷售額從2014年的794億增至2016年1139億,恰是其解決上述兩大問題的過程。
受三四線項目拖累,綠城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曹舟南在2015年度業績會上承諾,“最晚在2017年完成三四線庫存的換倉。”據悉,2016年綠城三四線城市存量房源去化約148億元,去化率49%。
在經歷了復制清水灣項目,重點開發打造旅游地產項目失敗之后,雅居樂將投資目標轉向了大本營及熱點二線城市,收縮三四線戰場。
據了解,去年雅居樂新增土地儲備位于北京、常州、佛山、廣州、惠州、蘇州等一線、熱點二線及強三線城市,其中中山為重點布局城市,北京、蘇州、武漢、珠海為公司新開拓的市場。
這與綠城換倉三四線,回歸一二線的步調基本一致。而在調整債務結構上,有了中交的背書,償債能力不斷提升,2016年平均融資成本已由2015年的7.3%成功壓縮至5.9%,且成立了資金結算中心。
而從2015年央行多次降準降息,公司債放開,雅居樂便積極融資。“2016年債務置換及償還后,公司凈負債率下降至49.1%,較2015年下降了14.9個百分點,貨幣資金已經可以完全覆蓋短期借款,短期償債能力提升顯著。”億翰智庫研報指出。
至于架構調整,中交入主后,綠城調為一體四翼,但在今年將變為“五翼”,即投資開發、代建管理、資產經營、小鎮建設、生活服務。
無獨有偶,雅居樂亦于去年年中正式更名雅居樂集團,地產主業外,形成了雅生活集團、雅居樂環保集團和雅居樂教育集團三大業務板塊。
如此看來,站在千億入口的雅居樂身上總能看到綠城的影子。但不得不說,綠城的千億多重利好因素糅雜其中,在后市前景不明當下,抱團綠城或是雅居樂選擇的保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