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寧云商披露今年1-6月業績快報,上半年營收835.88億元,同比增長22%,而2.92億元的凈利潤,相比2016年同期虧損1.21億元,扭虧為盈,同比增長340%。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其全年凈利潤7.04億元,扣非凈利潤為虧損的11.07億元。
蘇寧云商方面表示,2017年上半年消費市場穩中向好是公司實現不俗增長的基礎。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 3.1%,增速相比上年同期提升6.3個百分點。此外,伴隨公司互聯網零售轉型的不斷深入,零售、物流、金融三大業務單元核心能力進一步凸顯。持續踐行規模發展的盈利模式,亦讓蘇寧云商在收入較快增長、盈利能力凸顯的良性發展軌道上穩步前行。
受該消息影響,繼7月31日蘇寧云商股價開盤即漲停后,8月1日,其再度大漲3.45%,報收12.31元。
今年上半年蘇寧云商線下渠道升級效果顯著,可比店面收入增長達4.54%。規模效應亦帶來經營效益的進一步改善:互聯網方面持續鞏固家電、3C 品類優勢,在拓展新品類的同時, 線上自營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61.39%;物流方面則更注重服務質量提升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社會化收入(不含天天快遞)同比增長高達152.67%;而在金融板塊,蘇寧云商已獲得包括第三方支付、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基金支付在內的13家金融牌照。其在30日的業績快報中提到,蘇寧金融業務總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72%。
報告期內,蘇寧云商在加強差異化商品運作,以及對商品銷售價格管控以提升日常銷售毛利水平的同時,也在重大促銷節點實施積極的價格政策搶占市場。整體來看, 報告期內蘇寧云商線上銷售占比進一步提升,而整體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而物流、金融方面增值服務的收入增加,也有利于公司綜合毛利的改善。
在費用方面,蘇寧云商可比店面收入以及線上規模均保持快速增長,使得租金、人員等固定費用規模效應顯現,報告期內其運營費用率同比下降 1.59%。
業內人士表示,從上半年經營來看,蘇寧云商零售、物流、金融三大業務單元在收入規模、 盈利實現上已進入穩健快速的發展階段。下半年,該公司將繼續聚焦用戶體驗、經營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力爭帶來更好的業績表現。
“80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3億元,連0.5%的營收份額都沒達到,增速還是相對較慢,”上述長期跟蹤的行業研究員坦言對蘇寧云商的業績增長保持審慎。
上海某券商零售行業分析師也表示,“除了看到蘇寧云商上半年的業績增長,還是要看其持續性,畢竟家電、3C銷售和房地產市場的增長拉動作用有關”。
而根據年報,2016年蘇寧GMV(全年交易總額)為1884億元(含稅),相比之下,2016年京東GMV總額為6582億元,兩者仍然存在量級差距。
在7月的尾巴、8月的前奏,蘇寧在與京東互懟后,以“發燒”的名義開啟了今年818購物節的序幕,此次半年報亮眼的業績無疑將提振此次818購物節的信心。
業內專家表示,智慧零售的核心在于提升服務質量,創造極致的消費體驗。以智慧零售為依托,蘇寧易購通過商品與體驗的優化,擴大用戶數量并增強用戶粘性,有望迎來規模擴增和盈利優化。對此,蘇寧對于線上線下門店的優化升級,無疑是在向消費者表達其重拳提升用戶體驗的決心。
長江證券7月31日研報認為,“對比蘇寧主站、京東和天貓,三者在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廚衛、小家電、3C、母嬰和食品日用等品類的價格差距較小,但由于門店網點下沉基礎以及蘇寧易購服務站的布局,蘇寧在家電品類的配送下沉程度上優于京東。”
上海理工大學電子商務發展研究院院長楊堅爭稱,盡管在配送速度上,蘇寧仍待改善,但是在售后服務方面,蘇寧還是有其優勢。“蘇寧考慮線上線下同價,就討論了兩三年,后來下狠心轉型,前期基本上是燒錢的,這是一個涉及企業發展理念、商業模式,以及具體落實為系統開發、方案設計等艱難轉變,蘇寧的轉型,更多給同類商業企業帶來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