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月4日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全文一萬六千多字的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以往中央文件篇幅,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全面深入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
我們認為,現階段黨的十九大“特色小鎮”戰略實施可謂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佳有力推動者,也是解決同新型城鎮化、脫貧攻堅戰關系的有效協調者。那么,特色小鎮如何“特色”?讓我們拭目以待。
1、不能把特色小鎮當成“筐”。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專家
目前,特色小鎮出現的主要問題有:第一,空心化,沒有產業;第二,特色小鎮走向房地產化;第三,地方政府過度借債搞特色小鎮。
商務部專家
未來世界的競爭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的競爭。特色小鎮的建設,將成為下一步打造全球最好城市群的最大競爭力。特色小鎮的發展最缺的兩個字是“理念”。
特色小鎮要健康發展,需要警惕三個誤區。首先是不能搞“非理性的城鎮化建設”,依靠房地產、大規模投資來造鎮、造城,這是對新型中國特色小鎮的一種誤解;其次是要警惕“非產業化因素”,靠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建設特色小鎮,只是整個特色小鎮里面的一種類型,不是全部類型;第三,要避免同質化現象,有些特色小鎮的同質化不僅是表面風光的同質化,更是服務過程、迭代過程的同質化,這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損害非常大。
2、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
新型城鎮化中的“新型”二字,應該體現在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鎮化不應僅是“造城”,不將人的因素納入考量的范疇,就不是真正的新型城鎮化。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專家
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將“三生融合”,即生態、生產、生活融合,這樣一種理念可能是城市下一步發展重要的一個參照。另外,特色小鎮高度強調文化和生態,文化一定要融入特色小鎮當中,改變我們原來“千鎮一面”的現象。
3、走少而特、少而精之路。
住建部專家
例如,某小鎮有一個很好的古建筑群,這不是產業,而是一種文化,靠著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這個小鎮快速地發展旅游業,到現在已發展成文化古鎮,很好地拉動了當地經濟。所以特色小鎮的建設關鍵就是要找到其具有唯一性、特色性的資源或者產業。如果具有這種唯一性,那就是深度的特色;有多種唯一性,那就是廣度的特色。
4、案例直擊。
金誠張家界天門仙境小鎮:小鎮的旅游大試驗
這里是《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然而游客們卻不能像納美人一樣在此長期駐足,享受這座現實版的“世外桃源”。這不僅是張家界的困擾,也是眾多傳統的觀光型旅游城市的共同煩惱。
旅游轉型恰逢特色小鎮興起,于是一場投資近200億元的旅游小鎮試驗在張家界天門山開啟。
金誠深入挖掘天門山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鬼谷子、赤松子、張良;哭嫁、繞棺、過趕年……”天門山鎮不止有山水風光,它還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民間習俗。同時,也是土家族世代相傳的居住聚集地。土家文化融合鬼谷文化、仙山文化和水文文化內涵,為發展休閑度假游、文化游、商務會展游、探險游和鄉村游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無數次溝通后,張家界天門仙境小鎮項目的方案不斷調整、逐漸完善。“度假休閑”是關鍵思路,為了讓游客留下來并且產生二次消費,項目規劃四部分建設內容,包括旅游休閑區、主題康樂區、健康療養區和會客莊園區。在金誠的運營下,眾多游客在山頂觀光時,不但能以新奇有趣的方式體驗天門仙境,還可以選擇在天門山下的天門仙境小鎮居住。
在天門仙境小鎮,超星級酒店將成為獨一無二的度假地標;游客也可以擇一隅特色民宿,看山澗的霧氣轉瞬即逝,聽天界佛國的暮鼓晨鐘,旅人成為歸者,隱于蒼翠的山林間。
但旅游特色小鎮不只是游客的更是當地居民的生活場所。通過特色小鎮開發,對鎮區進行科學規劃,配套建設道路、給排水、環保等基礎設施,實現以產業開發帶動城鎮經濟騰飛,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或許才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根本。
在完善基礎配套的同時,金誠把當地農業的種、養殖和旅游休閑服務、文化民俗體驗、健康養生度假相結合,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布局,使天門仙境小鎮的本地居民安居樂業。未來,還會讓當地農戶和創業者以自己現有的房屋、田地、山林、手藝、服務為創業基礎,參與小鎮各個產業的建設。旅游的增長會帶來大量的消費,隨著項目的開發會吸納大量的勞動就業,未來原住居民也可以通過開展民宿等有了可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