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誕生以來就吸睛無數的盒馬鮮生又在“搞事情”,這次,它攜手13家全國性地產商簽訂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擴大了自己的盟友圈,很明顯要進一步提高擴張速度。
聯姻地產商
3月28日,盒馬與13家全國性地產商,正式在上海簽訂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與盒馬簽約的13家地產商包括,印力、新城、恒大、碧桂園、融創、世茂、佳兆業、中海、復地、銀泰、合景泰富、居然之家、嘉豪商業。
簽約各方表示,將發揮各自優勢,以新零售為契機推進新商業建設。一方面,地產商將在全國范圍內為盒馬提供門店物業及相關服務支持,打造基于社區的生活服務中心;另一方面,盒馬也將發揮數字化優勢,支持合作伙伴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升級,共同探索新零售的各種創新業態,讓中國新零售力量繼續領跑全球。
除此之外,萬達、凱德、華潤、龍湖等知名地產商,也出現在了簽約儀式現場。
盒馬CEO侯毅表示,今年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進入全面爆發期,盒馬將進入更多的城市和社區,讓盒馬真正成為社區生活中心。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眾多合作伙伴的參與,“新零售不是一場獨角戲,盒馬將與包括商業地產在內的,新零售全產業全生態共同發展,共生共榮。“
這是新零售領域最大規模的一次簽約,顯示新零售的快速發展,已經引起主流地產商的廣泛重視。在前不久出爐的2018年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排名中,恒大、碧桂園、融創分列第一、第二、第五位。在商業地產界深耕多年的印力,近年迅速崛起的新城均出現在合作名單中。
近年來,商業地產的價值屬性日益突出,而“新零售”成為激活商業地產新價值的殺手锏。一份報告稱,互聯網巨頭大舉收購線下商業并紛紛布局線下,以盒馬為首的新零售成為地產商最鐘意的合作對象之一。
2017年以來,盒馬的超級發展速度,和“開一家火一家“的盛況引起行業矚目。2017年7月,盒馬鮮生在國內擁有13家門店,8個月過去,如今這一數字變成了36家,相當于每10天就開出一家新店。2018年,“盒馬速度”還在繼續加速,以北京為例,盒馬此前宣布今年將在北京開到30家,如今開了8家,這意味著年底前,僅北京就有22家店鋪將要開業。
盒馬是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傳統零售的新興業態,其“以門店為中心、3公里為配送半徑、最快30分鐘免費送貨上門”,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場景服務模式,受到消費者普遍歡迎,在消費者和商業中心之間建立起更加深厚的紐帶。
共榮互存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零售業的轉型無異于一場“舊城改造”,這是大勢所趨。對于商業地產來說,由互聯網巨頭主導的“新零售”變革,也帶動了商業地產項目的快速發展,老舊物業不斷被淘汰,升級改造成為了常態,也是為了適應消費升級大背景的外部環境變化。
轉型升級一直是近幾年來商業地產行業的關鍵詞,面對疲軟的行業環境,不少商業項目都在進行存量改造。據聯商網數據中心統計,2017年全國存量改造的商業項目(包括百貨轉型、更名重開、調整升級等模式)超過30個,略高于2016年,面積主要以3-5萬平方米為主,其中面積8萬平方米以上的不超過10個。這主要是因為存量改造項目一般都是面積較小、業態單一的傳統的商業,為適應市場競爭,需要調整升級。
與此同時,盒馬這兩年來全國各地但凡新店開業,無不客流爆滿,成為“現象級開業“。由此,盒馬成了地產商眼中的“香餑餑”——升級改造后的標配 。用盒馬CEO侯毅的話來說:“新零售最終滿足的是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過在新零售戰場,盒馬鮮生并不是唯一的玩家,很多后繼者們都開始嘗試自己的新零售道路。對此,侯毅表示,新零售的核心是技術,有了技術才有了一切,“并不是說賣賣龍蝦,搞個APP,弄個餐飲就是新零售了”。他認為,新零售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帶來零售效益的提升,是否帶來消費體驗的改變,以及是否擁有最重要的科技創新。目前,盒馬仍在不停的嘗試,侯毅表示,盒馬并不打算停留在盒馬鮮生這一個業態上,目前已經開出了第一家便利店和機器人餐廳,不過都還在測試中,而盒馬鮮生也在嘗試大量引進服務性業態。
實際上,曾有不少業內人士擔心盒馬鮮生會把客流全部吸引到自家,而商場其他的商業業態會受到消費者的冷落。對此,崇邦集團副總裁梁美芬并不這樣認為。
崇邦集團旗下的金橋國際商業廣場,是盒馬首店所在地。“盒馬進駐后,我們平均每個月增加3、4千名以年輕消費者為主體的新客流,以后崇邦的項目會優先邀請盒馬進駐,”梁美芬說,“新零售大潮正席卷而來,希望與伙伴們一起深入探索新零售帶來的機遇。”在她看來,盒馬鮮生的入駐并不會將商場的客流全部集中在盒馬一家店里,反而會因為帶來了巨大的客流,倒逼商場改善軟硬件設施,使消費者得到更好的購物體驗。
“現在互聯網巨頭引領下的新零售業態正在全國快速布局,正在取代傳統零售業態成為新的主力店,”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研究會會長王永平表示。
侯毅稱,“只有包括地產商在內新零售產業生態上的合作伙伴一起,才能讓新零售取得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發展。”基于盒馬大數據系統和數字化能力,盒馬可以在社區精準化營銷、優化選址和招商,個性化的客戶運營等方面,幫助商業地產一起實現商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