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出一個能搞定甲方爸爸的規劃,掌握必要的規劃手法是前提條件。
但行業現狀,無人來教這所謂的“規劃手法”,也并沒有以上這些手法。
以上手法名稱均為本人通過大量項目總結而得,故本文也將借助大量實際案例來講解這8類手法。
前4個大手法:分地,形態,組團,軸線。
后4個是規劃的小手法,包括:貼邊,錯位,對齊,板點。
大手法關注的是規劃過程中前期較宏觀的層面,先后順序同時對應規劃設計時的先后順序,但并不是唯一順序。
即做一個規劃,需先分地,再判斷形態,進而關注組團關系,最后強化軸線。
但不是每個規劃都需要用到以上手法。
分地
分地的作用是什么?規劃好不同物業類型各自的最優位置。
即對土地價值的判斷,確定商業應該在什么位置,不同的住宅產品類型應該在什么位置。
分地主要分三種情況:
1. 規模較小時,分地的概念會弱化,更加偏向于規劃分區
如下圖,分地主要體現在判斷低區組團和高區組團的位置。
2. 規模稍大時,是對不同產品類型的分地
如下圖,由于不同產品類型的組團較大,需要先確定不同產品類型的位置。
3. 物業類型增加時,需要判斷住宅與商業的不同位置
如下圖,首先需要根據區位,交通及周邊條件等信息判斷出商業辦公的合理位置,再來布置住宅。
形態
形態分兩個大類:平均層數和高低配
高低配又分4個小類:南北,東西,L型,U型,
1.平均層數
這里的平均層數是指整個規劃建筑都是相同的層數,出現較多的是全高層。
由于受到最小間距和日照限制,主要形態:貼邊,小組團,大花園,軸線。
如下圖,高層貼邊走一圈,中間形成大花園。
如下圖,高層貼邊走一圈后,中間錯落點綴一些樓,在靠中間處形成一條軸線。
如下圖,部分地塊較小,高層貼邊布滿的小組團,即完成了規劃。
地塊稍大時,高層貼邊走一圈后,適當在中間點樓,成為樓王。
如下圖,高層貼邊走一圈后,中間點一個樓王,同時形成軸線及大花園。
如下圖,地形呈45°角時,追求軸線及大花園的規劃形態。
如下圖,規模稍大時,人為分成幾個小地塊,每個小地塊貼邊布滿即形成小組團。
如下圖,規模稍大時,首先分成兩個大組團,組團內先貼邊走一圈,同時在中間點樓,形成中心花園及軸線。
2.高低配:南北
即高層位于北側,低層位于南側。
如下圖,最純粹的南北形態:最北側只一排高層。
高層的缺點:無組團無花園;高層的優點:視野較好。
如下圖,高層區形成獨立的組團。
3.高低配:東西
即高層只位于東側或西側。如下圖,最純粹的東西形態:高層只一列位于一側。
如下圖,高層和低層各自形成組團。
如下圖,高層組團較大,同時形成軸線及花園。
4.高低配:L型
即高層呈L型布置。如下圖,最純粹的L型:一列高層呈L型布局。
如下圖,規模較大時的L型,亦可把東西兩個組團看成是L型組團+南北形態組團。
如下圖,高層量較大時,一側出現兩列高層。
如下圖,高層量較大時,東側高層區形成組團,軸線及大花園。
如下圖,高層量較大時,北側高層區形成組團,軸線及大花園。
5.高低配:U型
即高層呈U型布置。如下圖,最純粹的U型:一列高層呈U型布局。
如下圖,由于U型布局,高層對內部低區影響較大,出現半U型。
組團
不同產品類型,由于高度及間距不同,形成不同的組團形態。
主要分3類:
別墅組團:低,密,整齊,小花園,組團感弱
洋房組團:密,整齊,小花園,錯縫,軸線
高層組團:貼邊,大花園,軸線
1.別墅組團
如下圖,規模較大,別墅密布,花園尺度較小,組團感弱。
如下圖,規模較小,別墅密布,花園尺度較小,組團感弱。
如下圖,別墅區,整齊密布,無花園無組團。
2.洋房組團
如下圖,洋房區,整齊密布,無花園無組團。
如下圖,通過板點組合及錯縫,形成軸線,無花園。
如下圖,貼邊布滿,中心適當放大形成軸線及花園。
如下圖,右側地塊,通過中間一列減樓和錯位形成軸線及花園。
3.高層組團
如下圖,經典形態:三列高層,中央一列減樓(少樓),形成縱向大花園及軸線。
如下圖,經典形態的變異:貼面布滿,中心點樓,形成南北大花園。
如下圖,經典形態被橫向拉大,貼面布滿,中心點樓較多,中心打開形成軸線及花園。
如下圖,強調儀式感的形態:貼邊布滿,中心點樓,橫向對齊,中軸對稱。
如下圖,規模較大時,通過不同朝向劃分小組團。
軸線
軸線一般結合花園一同出現。軸線可以分兩類:軸線打開和軸線點樓。
1.軸線打開
如下圖,最簡單的軸線,山墻間距適當加大結合兩側對稱排布形成打開的軸線。
如下圖,外側板式,中心通過對稱的點式形成打開的軸線。
如下圖,體量較大,住宅均為板式時,軸線感較弱。
如下圖,出現較多的軸線:貼邊布滿,只通過中心的樓對稱布局形成軸線。
如下圖,較異形的地塊:主動追求軸線對稱的形態。
如下圖,儀式感兼歷史感的另類軸線。
2.軸線點樓
如下圖,較常用的軸線形式:3列,中央一列減樓加大南北間距形成軸線及花園。
如下圖,較常用的軸線形式:3列,中央一列減樓加大南北間距形成軸線及花園。
如下圖,地塊方正,中軸對稱,儀式感較強的軸線。
如下圖,中軸對稱,軸線上樓較多,通過板點結合和錯位加強軸線的儀式感。
貼邊
貼邊,即建筑貼臨控制線布置,且控制山墻最小間距。
作用一:為主入口等重要節點留出舒適的空間
作用二:留出中心大花園
1. 用地縱向小,橫向大且規模較小時
如下圖,建筑沿用地紅線貼邊布置,留出中心大花園。
如下圖,沿用地紅線南側貼邊布置點式,讓出視線開口及日照,北側貼邊布置板式。
如下圖,縱向較大,橫向較小的用地同樣適用。
2. 用地縱向大,橫向小且規模較大時
如下圖,建筑T2三拼或T4雙拼的板式,沿用地紅線貼邊布置,流出中心大花園。
如下圖,亦可點式建筑貼邊布置,中心點樓。
3. 用地規模進一步擴大時
如下圖,首先建筑貼邊布置,然后中心點樓。
如下圖,用地更大時,增加中心點樓。
4. 貼邊布置亦用于其他形態的規劃
如下圖,L型規劃。
對齊
1. 高低配形態的規劃
如下圖,組團對齊。
2. 全高層形態的規劃
如下圖,組團內局部橫向對齊+軸線對齊。
如下圖,組團內局部橫向對齊+縱向對齊+軸線對齊。
如下圖,組團整體橫向對齊+縱向對齊+軸線對齊。
如下圖,橫向對齊+縱向對齊+軸線對齊+組團對齊。
3. 其他類型
如下圖,橫向對齊+軸線對齊,出現一部分用地位于最北側,專門用于入口空間及配套。
如下圖,當用地紅線呈斜線時,橫向對齊+紅線對齊。
如下圖,橫向對齊+紅線對齊+軸線對齊。
錯位
錯位的應用一:1.充分利用面寬資源;2.縮小間距。
如下圖,錯位:充分利用面寬資源。
如下圖,錯位:充分利用面寬資源,縮小間距。
如下圖,錯位:充分利用面寬資源,縮小間距。
錯位的應用二:1.讓出空間;2.強調組團及軸線。
如下圖,錯位:讓出入口廣場。
如下圖,錯位:讓出南側中間,讓出中心花園。
如下圖,錯位:讓出入口廣場,讓出花園,強調組團。
如下圖,錯位:讓出入口廣場,強調組團及軸線。
如下圖,錯位:讓出入口廣場,強調組團及軸線。
如下圖,錯位:充分利用面寬資源,強調組團及軸線。
板點
板點的應用一:周邊布置板樓,中心布置點樓
如下圖,板點:讓出入口通道。
如下圖,板點:花園最大化。(中心布置點樓,對日照的影響亦較小。)
如下圖,板點:花園最大化。(中心布置點樓,花園的形態多呈現面寬小,進深大。)
如下圖,板點:花園最大化。
如下圖,板點:花園最大化。
如下圖,板點:花園最大化,強調軸線及儀式感。(板點結合,亦可調節間距。)
板點的應用二:中心布置板樓
如下圖,板點:大面寬樓王。(中心布置板樓,花園的形態多呈現面寬大。)
如下圖,板點:強調軸線及儀式感。(由于是洋房組團,可以排布較密,無花園。)
以上為了方便強調某一類手法,分析時只強調了一類規劃手法,但在實際案例中,往往是綜合應用的結果。
如下圖,軸線+貼邊+對齊+錯位+板點。
因此,可以通過反向思維來加以運用:即當做完一個規劃之后,分析應用了幾類手法。
若應用的手法較少時,可以通過增加手法來優化規劃。
文章來源:住建師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