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川鄉,由于房舍外貌酷似雙掌合攏,取名為合掌造,村莊命名為“合掌村”。
從高處遙望那些山谷中靜靜合掌的小草房,如同踏入夢境的河流。數百年的村莊,沿襲并創造出一系列獨特的鄉土文化保護措施,依然完好的傳承著當地文化,它毫無爭議是日本最漂亮的小村子。
白川鄉合掌村,位于岐阜縣西北部白山山麓,與日本北陸地區的富山縣和石川縣接壤,屬于日本本島中部,歸屬日本東海地區,是四面環山、水田縱橫、河川流經的安靜山村。
岐阜縣自然環境優越,北部有海拔3000多米的連山;南部美濃地區則有廣闊的濃尾平原,自古就有“飛山濃水之地”的美譽。
該縣氣溫較低,年平均氣溫為15.5℃,縣內生息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
世界文化遺產白川鄉
1935年德國建筑師布魯諾 ? 塔特,在日本偶然發現了這座美麗鄉村,他被自然環抱著的合掌建筑村落的和諧景觀深深感動,回到德國后立刻寫了《再探美麗的日本》的書:向全世界介紹白川鄉合掌村的茅草屋建筑,高度贊賞百年歷史的茅草屋建筑結構完全符合建筑學原理,是當地農民祖先智慧的結晶。
199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該村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保存著日本傳統建筑技術和聚落文化風格。
這里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和田家,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和田家完好的保留了江戶時代的建筑文化精髓。
合掌村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上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沿襲并創造出一系列獨特的鄉土文化保護措施,如今這里被稱為“日本傳統風味十足的美麗鄉村”。
日本岐阜縣白川鄉原是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許是開發較晚,白川鄉合掌村落生態環境保存得十分完好。
白川鄉合掌村建筑,從此世界矚目。
白川鄉合掌村最大優點是:鄉村的建筑與山間的自然環境十分和諧,建筑構造形態完全符合當地的特殊氣候,為應對冬天3米多厚的積雪,人字形屋頂的斜面防積雪角度為60度,材料完全是自然生長的樹木、茅草。
1995年白川鄉合掌村申報世界遺產成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致認為:白川鄉的合掌村是“日本傳統風味十足的美麗鄉村”。
白川鄉的成功,與當地農民為保護家鄉的地域文化、保護山村的生態環境所做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
他們的經驗,對中國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具有積極的參考作用。
合掌村保護與開發措施
1、保護原生態建筑
白川鄉合掌村自然村落中的茅草屋建筑,全部由當地山木建造且不用一顆鐵釘,能保留至今確實很不容易。
1965年曾發大火燒毀了一半以上的茅草屋建筑,村里有三四人主動帶領大家重建家園,開始了一場保護家園建筑茅草屋的運動。
由此,繼承和發揚了合掌村的一個歷史傳統:每家都有囤積茅草的習慣,凡是一家房屋需要更換新茅草屋頂,家家戶戶攜帶自家囤積的茅草來相助并參與更換屋頂的工事,一家更換新屋頂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全部完工。大家把合掌建筑稱之為“結”的力量。
1975年地方政府開始向國家提出:要保護重要傳統遺產歷史建筑的申請。
政府組織相關專家,成立了合掌建筑群的修復委員會(由村民、教育委員會、建筑師、文物保護專家等組成)。國家、縣、市還下撥了保護修繕歷史建筑的經費。大家一致認為白川鄉合掌村建筑是家鄉的寶,保護傳統、保護歷史村莊是每個村民的責任。
2、制定景觀保護與開發規則
為妥善保護自然環境與開發景觀資源,合掌村村民自發成立了“白川鄉合掌村集落自然保護協會”,指定了白川鄉的《住民憲法》,規定了:合掌村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樹木“不許販賣、不許出租、不許毀壞”的三大原則。
協會制定了《景觀保護基準》,針對旅游景觀開發中的改造建筑、新增建筑、新增廣告牌、鋪路、新增設施 …… 等都做了具體規定。
例如:
用泥土、砂礫、自然石鋪裝,禁用 硬質磚類鋪裝地面;
管道、大箱體、空調設備等必須隱蔽或放置街道的后背;
戶外廣告物以不破壞整體景觀為原則;
水田、農田、舊道路、水路是山村的自然形態必須原狀保護,不能隨便改動。
村落建筑,是農村景觀中的重要因素,其材料、色彩、高度、造型對環境的影響都至關重要。
合掌村內凡有要改造或新建住房,都必須事先提交房屋外形的建筑效果圖和工程圖,說明材料、色彩、外形和高度,得到協會批準后才能動工。
如果大家都強調自家的建筑個性,可能會導致整體美觀的削弱和破壞,最終失去景觀整體美感,也就失去了審美觀賞價值。
有“白川鄉合掌村落自然環境保護協會”的把關,使得合掌村的整體風貌一直保存完好,如今合掌村成為世界聞名的原生態美麗鄉村。
3、建立合掌民家園博物館
當一些村民移居城市后,在協會的策劃下,針對空屋進行了“合掌民家園”的景觀規劃設計,院落的布局,室內的展示等都力圖遵循歷史原狀,使之成為展現當地古老農業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民俗博物館。
自然與合掌建筑結合而成的“合掌民家園”博物館,是數棟合掌建筑和周邊自然環境相結合的美麗小村莊。每合掌屋前后都種上了不同花草植物,裝飾得非常美麗。
合掌建筑與曰本園林相結合,十分和諧,構成了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鄉村景觀。整體村莊是精心打造的大花園,瀑布,水車、小溪、汀步、竹林、景石、花壇、座椅……等穿插在其中。
“合掌屋建造博物館”內展示了合掌村茅草屋建筑的結構、材料、以及建構方法的模型。
“合掌民家園”內的自然美麗景觀,得到世界各國游客的高度評價。
4、旅游景觀與農業發展相結合
白川鄉的居民都有這樣的共識:旅游開發不能影響農業的發展。如何發展當地農業并與旅游觀光事業緊密結合,是村民們面對的一大課題。
為提高整體經濟效益,白川鄉積極主動地制定了有關農業發展方向和政策的5年計劃。
白川鄉農用地面積有1950畝,其中水田1650畝,農家有229戶。
主要農副業生產項目,包括:水稻、養麥、蔬菜、水果、花卉、養蠶、養牛、養豬、養雞、加工業……等。這些生產項目在旅游區中也是觀賞點。
旅游觀光與農業生產相聯系,可提高經濟收入促進農業發展。
白川鄉把當地農副產品以及加工的健康食品與旅游直接掛鉤,使游客在觀賞同時品嘗當地新鮮農產品,或能帶有機農產品回家。
這種因地制宜,就地消化農產品的銷售方法,減少了運輸及人力成本,經濟實惠,受益的不僅是各地客人,還有當地全體農民。
5、開發傳統文化資源
為增加旅游的項目,白川鄉合掌村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具有本地鄉土特色的內容,他們充分挖掘以祈求神來保護村莊、道路安全為題材的傳統節日 —— “濁酒節”。
在巨大的酒盅前展開隆重儀式,從祝詞到樂器演奏、假面歌舞、化妝游行等內容以及服裝道具系統設計。
節日中,合掌建筑門前張燈結彩,村民都來參與和慶賀節日,節日的趣味性也成為吸引游客觀賞的重要內容。
除大型節日慶典外,村民們還組織富有當地傳統特色的民歌歌謠表演。把傳統手工插秧,邊唱秧歌邊勞作的方式作為一種觀光項目,游客都可主動參與,體驗勞動的快樂。
6、民宿與旅游的結合
由于旅客越來越多,留宿過夜、享受農家生活的客人也隨之增多。
白川鄉的民宿為迎合游客的居住習慣,對民居的室內做了改裝,建筑外形不變,內裝基本都是現代化家庭設施,配有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還有漱洗間設備、廚房煤氣灶等。
在全新的現代家庭環境中,依然保留了一些可觀賞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民具和農村過去的鄉土玩具,旅客在住宿中能感受到農村生活環境的樸實與溫馨。
在這里,城市的人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久違的寧靜和安逸。在民宿的外環境布局上,大家都習慣用不同植物花卉或農作物裝飾美化自家屋前屋后的環境,民宿為當地旅游業增加了一道特殊的風景。
7、與企業聯合建立自然環境保護基地
白川鄉與日本著名企業豐田汽車制造公司聯合,在白川鄉的僻靜山間里建造了一所體驗大自然的學校,為白川鄉旅游事業增添了一項知識性的教育內容,讓人們用生態環保的眼光檢點現代人的生活,用節能減排、資源再利用等各種環保措施來維護人類的自然環境,使環境更加美麗自然。
日本白川鄉開發保護的成功經驗,對中國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保護傳統老村落、維護生態資源、保持農村原有的生產安全格局、傳承地域文化和自然相和諧才是農村可持續發展之道。
文章來源:智薈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