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荷蘭最大連鎖超市告訴你:如何將自有品牌占比做到50%?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6-05-04

  核心提示:荷蘭最大的零售商阿霍德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速度,除了依靠國際化的供應鏈優勢,成熟的自有品牌也是它圈占消費者的另一利器。
  在全球27個國家擁有9000家零售店,荷蘭最大的零售商阿霍德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速度,除了依靠國際化的供應鏈優勢,成熟的自有品牌也是它圈占消費者的另一利器。

  在歐洲市場中,自有品牌占比最高的是英國和瑞士,分別為47%和43%。因此,歐洲做自有品牌開發的零售商們有一個共識,即50%的占比是自有品牌的一個臨界點,一旦達到就很難超越。但是中國的零售商距離這條線還很遠,也就是說,自有品牌開發的成功與否,將關系到誰能登上中國零售市場的新大陸。

  在過去的幾年中,因為電商的沖擊與經濟結構的調整,傳統的零售商急于尋找一個新的突破點,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開發自有品牌。但大多數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占比都不超過10%。顧客在選購同一品類的商品時,更多的還是選擇了廠商品牌。

  那么,國內傳統零售商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培養顧客對于自有品牌的信任,引導顧客購買自有品牌?原阿霍德自有品牌副總裁埃德加(Edgar Elzerman)認為,自有品牌滲透率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消費者對自有品牌的接受度。這需要從戰略規劃到具體執行的全方位配合。

  像孩子一樣負責自有品牌的一生

  一些用心做自有品牌的零售商認為,自有品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盡可能多的為他付出精力、財力。但這個孩子不怎么爭氣,顧客提起自有品牌只有“價格便宜,品質不高”的印象,更不用說去與廠商品牌競爭。

  零售商們開始困惑,我們在做自有品牌的時候究竟缺失了什么?這是因為很多零售商在動手之前缺乏一個深入的思考。培養一個自有品牌,需要整體的規劃,只要零售商們保證上下環節的層層遞進就很有可能從10%的占比做到50%。

  通常來說,任何零售商做自有品牌都應該從自己最擅長的品類入手。一家熟悉果汁生產的零售商,卻偏偏要去做生鮮的自有品牌,失敗幾乎是必然的。所以說,新品開發是關鍵的一步,將自有品牌的品類嫁接在自己擅長的品類中,利用顧客既有印象為自有品牌投入市場奠定基礎。

  零售商開發自有品牌的初期,達不到理想的盈利是正常的。但是一些心急的零售商,會用廠商品牌的盈利來補貼自有品牌,這反而不利于自有品牌的發展。美國的自有品牌占比之所以沒有歐洲市場的占比高,埃德加認為這正是因為美國零售商大都比較短視,看重賺錢,他們總在思考如何最快速度的收回成本。而歐洲的零售商更注重為自有品牌培養忠實顧客,他們的自有品牌是一個長線投資的過程。

  20%?35%?45%?

  埃德加根據自有品牌市場占有率的增長情況,將它的開發過程分為三大階段。

  首先,一個初步建立的自有品牌需要做到占據15%到20%的市場份額。在這一階段,零售商們應該專注于新產品的開發,實現品類覆蓋。換句話說,在利用自己擅長的品類打開自有品牌市場之后,零售商們就應該去開拓其他品類了。畢竟,我們要做的是成為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銷售品牌的門店。

  在實現品類覆蓋的過程中,把控商品的定位十分關鍵。一些國內的零售商將自有品牌簡單的理解為“低價就能取勝”。事實上這是一個“短命”的做法。能被低價吸引的顧客總會被更低的價格吸引,這始終無法培養顧客對于自有品牌的忠誠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自有品牌的重心定位為中檔商品。中端的顧客群是零售商的主要銷售對象,這類人群會被真正的品質商品所吸引并且形成購買習慣。只要品質足夠好,1.99元和2.99元對于他們來說基本沒有區別。

  當自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到35%的時候,就進入第二個階段。顧客已經對自有品牌建立了基本的信任,零售商們要做的就是優化商品,提高銷售。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利潤,達到雙贏的結果。

  所謂優化商品,簡單來說就是專注于品類和品牌的管理。這時候的零售商不能再簡單的關注中檔商品,還要做出特色。這種特色一方面是指為自己的自有品牌貼上顧客關注的新概念,一款“有機菜花”就比“精品菜花”更能抓人眼球。另一方面則是對于品類的優化,經過了第一個階段的發展,零售商們對于各個品類的經營情況會有一個總體的認識,那么第二個階段就牽扯到如何選品的問題。

  零售商需要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增加或者刪減某一個品類,以提高商品的動銷率。自有品牌發展到此,已經可以算是一個能與廠商品牌相抗衡的真正的品牌。

  為了維護長遠的品牌效應,零售商們需要回歸商品的本質。更加關注品質管理與包裝設計。與廠商品牌相比,自有品牌從生產源頭到上架銷售都控制在零售商手中,實際上是降低了質管的難度。同時,為了讓消費者一眼就能注意到貨架上的自有品牌,凸顯包裝設計上的獨特性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環。

  埃德加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在美國第五大道(名品服裝聚集地)的櫥窗里會出現自有品牌的服裝,而它的制造商很可能是一家超市。這代表了什么呢?

  這說明自有品牌已經進入了最后一個階段,它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5%甚至更多。做到這一階段的零售商已經擁有了駕馭品牌的能力,雖然不能說隨心所欲,但開發各種衍生服務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們可以在自有品牌的基礎品類上嫁接更多的項目,吳曉波的藍獅子財經出版集團都開始賣酒了,超市開發一款旅游產品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譚。

  為了讓品牌本身擁有更大的價值,強大的市場營銷就顯得必不可少。我們的自有品牌也可以像“營銷大神”杜蕾斯那樣刷爆朋友圈,當然,是用一種叫好又叫座的手法。

  給你的自有品牌畫張流程圖

  對于自有品牌來說,僅僅有一個強大的戰略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如果在一個公司里面,只有開發組的人在推動自有品牌,這注定只能是一場蜉蝣撼樹的游戲。相反,如果員工提起某一品類,第一個推薦的就是自己引以為驕傲的自有品牌,那就說明,這家公司真正讓自有品牌的項目自上而下的得到了貫徹。

  我們總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自有品牌開發也一樣,動手之前需要有一個全面的評估。從大框架來說可以分為優勢與劣勢、機會和威脅,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再去了解別人。所謂“自己”,大到公司運營,小到產品、陳列,都涵蓋其中。而“別人”指的則是市場、顧客、以及競爭對手等因素。

  根據上述評估的結果,零售商們需要制定一個自有品牌目標。總體份額要占到百分之多少,總體銷售額要做到多少,以及總體利潤要達到多少?這三大問題既需要從自有品牌的整體上考慮,更要細分到各個品類的層面。就拿品牌架構來說,可以劃分為四個系列,超值品牌,中檔品牌,高檔品牌,以及有機品牌,都需要分別制定合理可及的目標,同時需要明確設計、運營等其他部門配合的責任。

  隨著時間的推移,零售商們需要把品類管理鍵入到推進自有品牌市場份額中來。我們可以將品牌層級劃分為五檔:品牌忠誠度以及品牌價值高的A類品牌、自有品牌、低價取勝的B、C類品牌、以及針對低端顧客的經濟型品牌。在搶奪顧客的過程中,自有品牌很容易取代B和C類品牌。而零售商未來要做的就是逐漸符合顧客的預期,將自有品牌優化到A級品質,B級價格,不斷在優化品類的同時推進這個轉化過程。

  顧客在選購商品的時候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零售商們要做的就是動用各種手段讓他們注意到自有品牌,通俗點來說,你在黑夜中拋媚眼,再美也沒人看見。所以我們需要陳列,用可替換商品來分配合適的貨架空間,并且,還要能反映顧客的需求。簡單的舉個例子,零售商們可以將自有品牌中檔的SKU放在國產品牌右邊,高檔的SKU放在貨架最上面,而那些超值商品就陳列在貨架最下面。

  雖然說做自有品牌不能做低價,但你必須承認,價格促銷是吸引顧客眼球最高效的手段。促銷自有品牌完全可以,但要注意策略。就以高檔品牌為例,促銷只是為了吸引顧客,不能把促銷程度做的太深,否則顧客會對品質產生疑惑。總而言之,自有品牌需要高的曝光度將它展示出來,盡管它的銷量無法與國產品牌銷量相比,但我們依然要把它添加到海報中去。

  當我們的自有品牌逐漸成熟之后,我們就可以去和供應商談判了。一個典型的食品零售商對采購條件所帶來的利潤變化非常敏感,降低1%的采購價格,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就可以提高原有利潤的15%。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零售商需要為不同的品類制定不同的采購流程,是合作還是強硬的談判?

  零售商的強硬還應該體現在對于質量問題的“零容忍”。對于顧客來說,出現質量問題的商品將會永遠列入他們的購買黑名單。自有品牌營銷團隊不僅要制定詳細的質量方針,還要將它傳達下去。讓自有品牌的質檢團隊將質檢規則清楚地溝通給各個相關方面,隨后在潛在供應商的工廠里做測試,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如果被質檢團隊認可,采購團隊將開始與供應商的價格談判過程。

  但這并不意味著質量的把控就到此為止了,質檢團隊和供應商應該有一個強硬的對話,如果產品出現問題,要么供應商做出不再發生類似事件的承諾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要么直接下架,同時馬上進行替代商品的尋找和開發。

   來自:第三只眼看零售(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