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剛過,雙十二未臨,合肥實體連鎖店再傳“噩耗”:12月1日,家樂福合肥潛山路店正式關店。對于閉店原因,公告并沒有言明。據悉,潛山路門店于2011年開業,營業至今已有五年多。這也是繼2015年家樂福恒豐路店歇業之后,家樂福在合肥關閉的第二家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合肥兩家沃爾瑪門店同時關閉。另數據顯示,在短短五年時間,包括家樂福、樂購、沃爾瑪、百盛、金鷹、世紀聯華等合肥十幾家實體連鎖門店關門歇業,大型連鎖超市陷“倒閉潮”。
家樂福潛山店發布的停業公告表示,“家樂福潛山路店將于2017年12月1日起停止營業……在潛山路店購買的尚未消費完畢的購物卡可、繼續在合肥市內的其他家樂福門店進行消費”等信息,但未披露門店停業的具體原因。
據悉,家樂福潛山店位于合肥市蜀山區潛山路403號,于2011年開業,營業面積月7000多平方米。主要從事商品零售。門店內除了售賣傳統的中國食品外,還有眾多來自美國,韓國,法國等國家的“進口食品”,同時滿足了廣大中外顧客的不同需求。對于潛山店的關閉,不少當地消費者表示,“太意外了,都沒聽說”。
值得一提的是,家樂福是最早進入合肥的國際商業連鎖企業之一。據傳,2007年合肥三里庵門店曾經創造全球日銷量之最,不過這并未改變商業零售發展的頹勢。據悉,家樂福在合肥原來共有6家門店,在恒豐店和潛山路店停業后,還剩下寶業店、長江店、環球廣場、肥西站前路4家門店。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家樂福共關閉了2家門店,分別是洛陽新都匯店和利辛人民路門,潛山路店為年內關閉的第3家門店。
不可否認的是,家樂福在中國低迷早已不是秘密。有業內人士稱,家樂福不缺乏經驗,但它忽略了一點,就是中國的商業模式在轉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在改變,如果不能順應市場發展,關店是遲早的事情。
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不斷改寫著中國消費者購物習慣,使得傳統商企的“大連鎖”商業模式變得毫無意義。此時,那些在區域市場成規模、擁有相當數量客戶群體的商企,還能以“拆東補西”方式自救,而那些得不到有效“輸血”的城市單店,走向止損即成必然。
實體零售的生存環境越發嚴峻,不少商超都選擇轉型,閉店也成為零售業“供給側”改革的必經之路。業內普遍認為,閉店并非死路,至少這些企業敢于止損,去反思自己的過去、創新下一次發展機會。
作為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家樂福早已開始轉型,如2014年,家樂福便在上海開出了首家“Carrefour Easy”便利店;2015年,家樂福又推出“自持物業的購物中心”,首家家樂福購物中心落戶北京望京地區四元橋附近;2017年,家樂福又嘗試推出緊湊型門店,在上海浦東新區開出一家“新概念生活超市”,門店面積比傳統賣場面積減少了近40%;9月份,家樂福推出了屬于自己的錢包——Carrefour Pay,并計劃年底前推廣到全國所有門店。除此之外,家樂福還打算上海開出首家電影院,提供各種個性化服務,其中包括分時租賃,推出兒童放映廳等。
日前,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陳維敏也曾對媒體表示,家樂福中國區今后改造的門店和所有新開門店大多都會植入購物中心模式。而在這些購物中心項目中,除了大賣場之外,主要布局的就是生活類業態。根據家樂福的計劃顯示,3年內,購物中心項目中65%租賃面積是體驗型行業,比如餐飲、電影院、KTV、健身中心、美容店、SPA、兒童教育、服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