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無人零售元年:“無人”是資本游戲還是零售救贖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中國商報       時間:2017-12-20

縱觀2017年的零售業,新零售也好、社區商業也好,都抵不過迅速“躥紅”的無人零售受人關注。從簡單的無人收銀,到號稱搭載各式“黑科技”的無人便利店,再到頗受資本喜愛的無人貨架,各種“無人”的業態呈現出爆發的態勢。可以說,在2017年,無人零售是當之無愧的零售業關鍵詞之一。

無人之風刮遍零售圈

毋庸置疑,無人零售是今年最受資本青睞的一個領域。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無人便利店項目已經吸金超過10億元,其中繽果盒子、小麥鋪等項目,融資金額均超過1億元。而就在臨近年底的現在,無人零售的火不僅沒有熄滅,反而有越燒越旺的態勢,有估算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無人零售行業的融資總額已達到近17億元,各家融資金額從500萬到數億元不等,項目包括智能售貨機、無人值守貨架、無人便利店等等。

諸多資本的熱捧使得無人零售走向了風口浪尖。縱觀2017年全年,無人零售的開局是從繽果盒子開始的。今年6月,繽果盒子正式落地上海,成為國內市場上首個規模化商用的無人零售品牌,并在7月獲得了由GGV紀源資本領投,啟明創投、源碼資本、銀泰資本等跟投的超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隨后,多家無人零售品牌如雨后春筍一般紛紛出現,除了猩便利、EasyGo、七只考拉等初創品牌,還有阿里的“淘咖啡”、京東的無人超市、順豐的無人貨架等巨頭的產品。與此同時,不少食品品牌也對無人零售頗感興趣:娃哈哈、阿里巴巴聯手打造信用服務亭,旺旺拓展千臺智能售貨機,伊利在上海試點無人便利微店,蒙牛也有了自己的無人便利店“神秘商店”……“無人”之風刮遍整個零售圈。

品牌有了,當務之急就是如何落地并快速占領市場,各家品牌對于自己的落地計劃都充滿了信心。繽果盒子在九月公開表示內部計劃為一年內投放5000家盒子,目前落地兩百多個;哇哈哈計劃三年供應10萬臺Take Go無人智能零售店;伊利發布計劃在2000多個社區內推廣無人便利微店;有美的和阿里支持的小賣柜打算在兩年內推動中國無人智能零售終端設備市場保有量突破100萬臺……可以說,在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的國內無人零售市場,諸多品牌都有著自己的發展野心。

梳理目前已有的無人零售業態可以發現,雖然目前各家品牌在應用技術、占地面積、落地選址、毛利水平方面都有所差異,但還是存在一些共性。根據艾瑞咨詢的《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從市場上門店數量較多的無人便利店分析來看,大部分面積在30平方米以內,平均毛利水平約為25%且有高于30%的無人店企業,而技術方面則較多的應用了RFID標簽技術。此外,人臉識別技術、人工智能等也是出現比較頻繁的。     在無人業態火爆的現下,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中提到,堅持創新驅動,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搭理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支持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顧客消費行為,支持企業開展服務設施人性化、智能化改造。而在《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中,商務部首次提及無人零售行業,并認為其對行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隨后,商務部表示,將適時發布《零售業技術創新框架》和技術應用典型案例,引導廣大零售企業加大先進技術的應用。而行業內部也出現了一些指導規范,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國內首份《無人值守商店運營指引》,針對目前市場上涌現出的眾多無人值守商店,在商品管理、售后服務、店內安全和應急處理、選址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和指導;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無人店分會公布了《中國無人店業務經營指導規范(意見征詢稿)》,要求無人店經營者開展相關業務應及時向政府監管部門申報外,同時需提交報備材料至行業協會,特別是新型特種無人店裝備,應在提交報備的同時提供安全性審核材料,并對無人店的設置、經營、倉儲、物流等均提出了明確的細化要求。 實體零售興趣缺缺

不過,盡管無人零售之風刮得越來越猛烈,傳統零售企業則出人意料的反應比較冷淡,要知道,它們一向對行業變化反應十分靈敏。在電商崛起的時候,不管是百貨還是商超都跟上做自己的電商業務,如大潤發的飛牛網;在新零售強調線上線下融合的時候,各家門店也開始做新零售業態,如永輝的超級物種。但很奇怪的是,對于無人零售的興起,大多數的零售企業顯得興趣缺缺。

中國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諸多無人零售品牌中,除了阿里、京東、蘇寧三大巨頭,大部分都是初創企業,少數是食品品牌如伊利、哇哈哈的跨界進軍,無人零售品牌的參與者多為互聯網企業,鮮有傳統零售企業的身影。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不論是線上的生鮮電商、綜合平臺電商,還是一些線下零售商,進軍無人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運營成本更低,二是受新技術的運用驅動,三是電商線上引流成本越來越高,企業由此爭相布局線下進行引流。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本身就已經算是重資產的傳統零售企業來說,盡管有著供應鏈方面的優勢,在沒有相關技術背景的情況下貿然進入無人零售領域顯然并不是明智之舉,利用自己的供應鏈和一些無人零售企業達成合作倒是不錯的出路。

不過,這并不代表傳統零售企業不看重零售技術,與單獨打造無人業態相比,它們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到了應用技術進行門店數字化上。走進現在的大賣場,無人收銀臺快成為標配,頗受消費者歡迎,而這在去年還僅有少數商家嘗試;傳統便利店也搭載上了新的技術,如羅森通過和火星兔子app的合作讓消費者可以在便利店里自行掃碼購物,見福便利店攜手微軟打造門店的人臉識別認知服務系統;購物中心則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對顧客的精準營銷。種種跡象表明,傳統零售也正在積極擁抱先進技術,實現向智慧零售的轉變。

“想要提供智慧服務,企業首先需要智慧,需要用大數據來讓企業持續進化。”廈門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認為,智慧商業并非用機器代替人類,而是讓人更加智慧,讓企業更加智慧,并提供智慧的服務,理解消費者的行為,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從而實現供應鏈的優化,甚至可以傳導至制造業,從而實現供給側的優化與改革。簡而言之,智慧零售的商業本質不會發生變化,給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才是其核心點。

回歸零售本質

不過,在無人零售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

以當下十分火爆的無人貨架而言,和無人便利店相比,定位辦公室場景的無人貨架在技術方面要求更低,成本也更低,鋪設起來相當快捷。今年以來,七只考拉已經鋪設了5000多個無人貨架點位,小e微店的網點數也達到5000多個,猩便利無人貨架點位數已超3萬個。但在快速布點的同時,防盜、銷售額等問題也是它們不得不面對的。有業內人士表示,置身于封閉的辦公空間,無人貨架沒法像無人便利店那樣采用攝像頭、無線射頻等各種技術,在對消費者進行監督和約束方面,更多的則是依賴于消費者自身的自覺性。此外,無人貨架體積有限,點位分散,若想及時補貨、定期更新品類、提供更多健康鮮食,就需要投入更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長久發展下去,其實未必會是一種低成本的運營模式。

無人便利店也是一樣面臨著自己的擴張難題。由于無人便利店多以“盒子”的形式呈現,在落地上勢必面臨相關政策的監管問題。如繽果盒子主要的場景在社區,面臨占用公用面積的問題。其創始人兼CEO陳子林表示,雖然會占用公用面積,但繽果盒子也會給業主回報,“這是一種便民設施,是雙贏。”“同樣的,快遞柜、制水機都占用了公用面積,不都正常進入小區了嗎。前提是你真的創造了價值、并且業主認可那就 OK。” 不過,陳子林還是強調這正是需要依靠政府出標準來解決的問題。陳子林認為無人零售店的發展成長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此外,由于大多數的無人零售業態缺乏相應的零售背景,沒有建立自己的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這也會是未來它們發展上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于供應鏈,陳子林表示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供應鏈品牌倍便利,但由于還是初創期,目前主要還是和其他的零售商合作。

面對如今發展的如火如荼的無人業態,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憂心,認為如果不能找到可以持續發展的模式,單純靠燒錢來跑馬圈地,一旦資金跟不上,很容易就出現問題,“現在的情況不覺得和生鮮電商當初興起的時候很像嗎?”該人士說。

人臉識別、RFID、重量感應、圖像識別等等各種“黑科技”的加持顯然給無人零售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過,在“高大上”的表象下,無人業態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艾瑞咨詢的《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行業研究報告》認為,無人零售強調的并非是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改變,它所要傳遞給消費者的信息更多地是消費模式的轉變。技術手段僅僅是對傳統零售進行賦能,相較于運營的優化,零售企業更需要關注的還是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快捷的生活方式。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